我國最早的字典是什麼,我國最早的文字是什麼

時間 2021-08-13 10:06:58

1樓:盍然泥夜蓉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

詞典;而《說文解字》才是中國最早的字典!

《說文解字》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分析字形和考證字源的字書,簡稱《說文》,作者是東漢時期的許慎,他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完成了這部中國古代字書的奠基之作。該書原有十四篇,敘目一篇。正文以小篆為主,收入九千三百五十三字,還有古文、籀文等異體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說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在流傳中被改動較多,現在的版本由宋朝徐鉉校定,和原書出入很多,徐氏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成了上下兩卷,總共三十卷,收入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說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九字。

《說文解字》改變了周、秦到漢字書的編纂方法,將所收字編成四言、七言韻語的形式,開創了部首編排法,共分為五百四十部。許氏總結了先前的「六書」理論,創造了系統解釋

文字之法,是先解釋字義,再剖析形體構造,最後註明讀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書中沒有出現過的。《說文解字》對古文字、古文獻和古史的研究多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存版本以徐鉉校訂的宋刊本最早,《四部叢刊》初編和《續古逸叢刊》也有影印本。

到了清朝,學者們把研究《說文》作為考據物件之一,作注的就有幾十家,其中有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的《說文句讀》、《說文釋例》和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最有名。近代的丁福保比較研究了先前各家專著,參考甲骨文、金文的資料,彙編成《說文解字詁林》,後來又補充資料編為《補遺》,作為總註釋。

2樓:位心水校瑛

中國第一部字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中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中文字典。漢朝許慎編著。原作寫於100年到121年,現已失落。

傳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註釋本。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型**。許慎寫完之後,獻給漢安帝。

全書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

第一部詞典

《爾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作為書名,"爾"是"近"的意思(後來寫作"邇"),"雅"是"正"的意思,在這裡專指"雅言",即在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都合乎規範

3樓:檢甘謝米雪

一古代字書的雛形——周秦漢時期的識字課本二古代字書的產生1

《爾雅》——第一部故訓詞典2

《方言》——第一部方言詞典3

《說文解字》——第一部字典4

《釋名》——第一部聲訓詞典

4樓:醜籟公冶君昊

中國最早的字典是《爾雅》。《爾雅》的字是按意義分類的,全書共十九章。

中國按字的形體及偏旁編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是研究中國文字學的主要參考書。

5樓:印玲崔筠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但《康熙字典》是

我國第一

部以「字

典」命名

的現存字

典.參考資料:

6樓:堯津過博雅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什麼?

7樓:閒擲葡萄

《爾雅》是第一部詞典。我國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

8樓:但蓉扈菀菀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

9樓:農輝嬴夢寒

說文解字

中國最早的字典可算是《爾雅》,成書時期大約在漢朝之前,因為《爾雅》把字分類並作出解釋,儒家學者把《爾雅》歸類為訓詁。

爾雅》的字是按意義分類的,全書共十九章。

中國按字的形體及偏旁編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

我國最早冠以字典名稱的辭書是《康熙字典》

我國最早的文字是什麼 40

10樓:阿沾

我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大約一個世紀以前,中國河南安陽,有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從此,中國殷商史的研究進入到一個新時期。按中國古文字學家的意見,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較完備的文字」。

它已經比較複雜,已發現多達3000個以上字彙,包括名詞、代名詞、動詞、助動詞、形容詞等數大類,而且還能組成長達170多字的記敘文。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

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準劃分的五期。

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11樓:透過玻璃行業

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可能還有更早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說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只能說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漢字

13樓:楊致遠

應該說目前發現的是甲骨文,但不知你所指是字型呢還是什麼?

14樓:花叡

某書上答案是象形文字

15樓:米林小姐

我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你歷史課沒好好上吧?o(∩_∩)o哈

16樓:匿名使用者

雲南撫仙湖下2萬年前石刻算我國最早的文字嗎?

17樓:念玉畢巧蕊

甲骨文,起源於猿人時代

18樓:公珍碧魯哲

應該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吧

19樓:葉巨集深仝生

陶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

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號就是陶文。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的符號。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自公元前4800——2023年之間。

此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缽外口緣的黑寬頻紋和黑色倒三角紋上,極少數刻在陶盆外壁和陶缽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個陶文。對這些陶文的性質,學界看法不一。

裘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於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範疇。唐立庵(蘭)先生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2023年左右的歷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

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係,應該是肯定的。

20樓:貫麗範小霜

商代甲骨文吧!大概!可能是!!

21樓:皇甫來福徭溪

我國,最早的是像形文字,由於那時沒有條件而被刻在甲骨上,所以又稱甲骨文!往採納!

22樓:薄瓔脫雅嫻

應該是倉頡創的字,但是考古實物是商朝的甲骨文

23樓:北凌簡蘊涵

甲骨文,在動物肩胛骨上燒錄的文字。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什麼,中國最早的詞典是什麼

閒擲葡萄 爾雅 是第一部詞典。我國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編的 說文解字 但蓉扈菀菀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編的 說文解字 農輝嬴夢寒 說文解字 中國最早的字典可算是 爾雅 成書時期大約在漢朝之前,因為 爾雅 把字分類並作出解釋,儒家學者把 爾雅 歸類為訓詁。爾雅 的字是按意義分類的,全書共十九章。中...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

歐陽鐵蛋 爾雅 是中國最早的 詞典 而 說文解字 才是中國最早的 字典 滿意回答 一 古代字書的雛形 周秦漢時期的識字課本二 古代字書的產生 1 爾雅 第一部故訓詞典 2 方言 第一部方言詞典 3 說文解字 第一部字典 4 釋名 第一部聲訓詞典 三 古代字書的演變 1 玉篇 第一部楷書字典 2 一切...

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是什麼呢,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是什麼?

小樂學姐 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是孫子兵法。孫子兵法 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 兵學聖典 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孫子兵法 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