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科學理解 人是萬物的尺度,你怎樣理解 人是萬物的尺度 這句話的含義?

時間 2021-08-15 14:42:13

1樓:命運終點

普羅泰戈拉留傳下來的最主要的哲學名言就是在《論真理》中說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

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

風本身無所謂冷熱。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

行為本身無所謂好壞。

普羅泰戈拉的這句哲學名言在當時具有反傳統的意義。在當時的希臘,傳統觀念是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事物存在還是不存在,是好還是壞都是由神決定的。普羅泰戈拉在懷疑神的存在以後,讓人取代神的地位,這在希臘哲學史上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但是,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客觀事物的存在和性質並不以人是否感覺它們和感覺他們怎樣而發生什麼變化。他把事物的性質,如冷熱,看成是主觀感覺的產物,否定了事物性質的客觀性,這就很容易陷入主觀唯心主義之中。

2樓:瑞達教育

鍾氏雞湯:人是萬物的尺度

你怎樣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的含義?

3樓:匿名使用者

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

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風本身無所謂冷熱。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

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行為本身無所謂好壞。

4樓:路戍人

首先,「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是指「人類」之人,是相對於神和自然而言的「人」。此種意義上的「人」是相對於、也是對立於傳統宗教中的「神」和早期自然哲學中的「自然」或「物」。正是從此種意義上,普羅泰戈拉主張:

人類社會的一切事務要以人類自己為中心和標準、由人類來主宰,即「以人類自己為萬物的尺度」;而不要一切依賴於神、委命於神、受神主宰,即「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也不應該「聽自然的話,按自然行事」,即「以自然為萬物的尺度」。

其次,「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是指「個體」之人。此種意義上的「人」不僅相對於、對立於傳統宗教中的「神」、早期自然哲學中的「自然」或「物」,而且也相對於、對立於傳統意義上的人類整體、群體或城邦國家。正是從此種意義上,普羅泰戈拉主張:

每個人的一切事務應該以個人自己為中心和標準、由個體自我來主宰,即「以個人自己為萬物的尺度」,而不應該把個人的一切事務屈從於人類整體、城邦整體,即「以人類或城邦為萬物的尺度」。

再次,「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實際上主要是指人的感覺。「人是萬物的尺度」,顯然講的是人們認識中的判斷和取捨標準。相對於「自然」和「物」,作為「尺度」的是人特有的感覺和思想,所以「人是萬物的尺度」實際上是指「人的感覺和思想是萬物的尺度」。

那麼,在感覺與思想二者中,作為「尺度」到底誰更為根本?從普羅泰戈拉一貫的傾向來看,他強調的主要是感覺,但也沒有完全否認思想(精神、理性)的尺度意義。於是,「人是萬物的尺度」其實主要是強調「人的感覺是萬物的尺度」,尤其強調「個人的感覺是萬物的尺度」。

這與巴門尼德、柏拉圖的人類理性主義在根本上、基本傾向上是對立的,但還帶有人類理性主義的痕跡,因為畢竟「人是萬物的尺度」從命題本身及普羅泰戈拉實際使用上看,都並未完全否定人的思想和理性。

最後,「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也指人的肉體與慾望,尤指個人的肉體與慾望。人是肉體與精神的統一體,作為萬物尺度的「人」,其肉體與精神2個方面到底誰更為根本?在道德和價值層面上,普羅泰戈拉總的思想傾向是更強調人的肉體與慾望,這與蘇格拉底、柏拉圖的禁慾主義倫理觀和理性主義價值觀是對立的。

這樣,在道德論、價值論上,「人是萬物的尺度」所主張的是「人的肉體與肉體慾望是萬物的尺度」,而反對「人的理性精神是萬物的尺度」。

5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萬物的尺度,我覺得應該是人是這個世界的主宰,也是這個世界上的文明的一種體現

6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思想會對萬物的價值進行一個整體的判斷,或者一個判定這種判斷或者判定才能知道具體會要做什麼。

怎樣用哲學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

7樓:少陵五老

普羅泰戈拉留傳下來的最主要的哲學名言就是在《論真理》中說的:「人是萬版物的尺度,存在時萬權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

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

風本身無所謂冷熱。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

行為本身無所謂好壞。

普羅泰戈拉的這句哲學名言在當時具有反傳統的意義。在當時的希臘,傳統觀念是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事物存在還是不存在,是好還是壞都是由神決定的。普羅泰戈拉在懷疑神的存在以後,讓人取代神的地位,這在希臘哲學史上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但是,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客觀事物的存在和性質並不以人是否感覺它們和感覺他們怎樣而發生什麼變化。他把事物的性質,如冷熱,看成是主觀感覺的產物,否定了事物性質的客觀性,這就很容易陷入主觀唯心主義之中。

「人是萬物的尺度」,如何理解這句話?

8樓:匿名使用者

普羅泰戈拉留傳下來的最主要的哲學名言就是在《論真理》中說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

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

風本身無所謂冷熱。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

行為本身無所謂好壞。

普羅泰戈拉的這句哲學名言在當時具有反傳統的意義。在當時的希臘,傳統觀念是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事物存在還是不存在,是好還是壞都是由神決定的。普羅泰戈拉在懷疑神的存在以後,讓人取代神的地位,這在希臘哲學史上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但是,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客觀事物的存在和性質並不以人是否感覺它們和感覺他們怎樣而發生什麼變化。他把事物的性質,如冷熱,看成是主觀感覺的產物,否定了事物性質的客觀性,這就很容易陷入主觀唯心主義之中。

「人是萬物的尺度」出處?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人是萬物的尺度 是古希臘辯士學派哲學家普羅泰戈拉一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 有消極和積極的兩種理解。積極方面說,個人是全知的,個人的感覺就是一切 消極方面說,個人是無知的,對於客觀存在一無所知,所知者只是我自己的感覺。我們認為,後者是古代的傾向,而前者是近代才出現的傾向。我們從古人對感覺的樸素理解,如...

人是萬物的尺度 是誰的名言,「人是萬物尺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公元前 5世紀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的著名哲學命題。最早見於柏拉圖的對話 泰阿泰德篇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意思是說,事物的存在是相對於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怎樣 對同一事物的感覺,因人因時而異,這些不同的感覺並無真假是非之分。這種觀點曾受到蘇格...

世間萬物是怎樣演變而來的,世間萬物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1 前生命史 w6 s 8 t1 0 t4 c z j i 距今4.38 3.55億年間。生物發展史上有兩大變革,其一是生物開始離開海洋,向陸地發展。首先登陸大地的是綠藻,進化為裸蕨植物,它們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在變化多端的陸地環境生長,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其二是無脊椎動物進化為脊椎動物,志留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