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內容,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怎麼寫的

時間 2021-08-17 00:02:54

1樓:喬木查

望廬山瀑布

李 白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註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雲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

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定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

《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怎麼寫的

2樓:慧慧的網盤

望廬山瀑布出自唐代詩人李白,原文: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釋義: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3樓:博達國學

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4樓:雪無痕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5樓:匿名使用者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久天。

6樓:匿名使用者

望廬山瀑布

朝代:唐代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李白想象的內容是什麼

7樓:雪雅星箜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李白想象的內容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彷彿三幹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

創作背景:

這兩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遊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容也有一部分重複,疑非一時之作。詹鍈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於開元年間入長安之前所作。

8樓:匿名使用者

把瀑布從山頂流下來想象成銀河從天上掉落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寫的是什麼?

9樓:未然知依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望廬山瀑布》賞析:

1、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

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定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2、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

「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3、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4、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5、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6、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

《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10樓:百度使用者

《望廬山瀑布》 -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渾、奇異、壯麗的景象,字裡行間都流露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的情懷.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什麼意思

11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jack00985dn5

第一句:陽光照耀在香爐峰上紫色的煙霧蒸騰繚繞第二句: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鏈高高地掛在山前1,2句:

太陽照射香爐峰升起淡淡的紫煙,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懸掛在山的前面。第三句:長長的水流奔瀉而下,好像有三千尺那麼長第四句:

讓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之上落了下來3,4句:飛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懷疑那是銀行傾落於九天。陽光照在香爐峰上,騰起一片紫色的霧煙,遠遠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掛在前面的壁川。

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觀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銀河來自於九重之天。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熱愛與讚美的情感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彷彿三幹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望廬山瀑布二首《望廬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緻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

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作品原文望廬山瀑布二

12樓:匿名使用者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緻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彷彿三幹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

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

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

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讚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

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

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

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

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

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13樓:匿名使用者

創作的,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緻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彷彿三幹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

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

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怎麼寫的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註釋 1 廬山 我國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2 香爐 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狀像香爐且山上籠罩煙雲而得名。3 紫煙 指日光照射的雲霧水氣呈現出紫色的雲霧水氣。4 川 河流,這裡指瀑布。...

望廬山瀑布的意思,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嘉獎令扒蝸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望廬山瀑布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賞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

古詩《望廬山瀑布》的意思是什麼,《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噠噠大寶貝 望廬山瀑布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原文 李白 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賞析 這首詩是七言絕句。此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