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全部吳國人物,三國演義吳國有哪些人物

時間 2021-08-30 09:29:17

1樓:鉤再劭迷堞藯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大概孫武后代,破虜將軍,豫州刺史,烏程侯,後在行峴山偵察,被劉表將軍黃祖軍士射殺。孫羌,字聖壹,孫堅兄。孫靜,字幼臺,孫堅季弟,昭義中郎將。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討逆將軍,吳侯。孫紹,孫策子,上虞侯。孫奉,紹子,上虞侯,被吳帝孫皓殺死。

孫權,字仲謀,孫堅次子,大皇帝。孫登,字子高,權長子,東中郎將。孫璠,登子。

孫希,登子。孫英,登次子,吳侯。孫慮,字子智,登弟,建昌侯,鎮軍大將軍。

孫和,字子孝,慮弟,孫權子,南陽王。孫皓,字元宗,孫和子,吳國末帝。孫瑾,孫皓長子,中郎。

孫德,孫皓弟,錢唐侯。孫謙,孫皓弟,永安侯。孫霸,字子威,和同母弟,魯王。

孫基,霸子,吳侯。孫壹,霸子,宛陵候。孫奮,字子揚,霸弟,孫權子,齊王。

孫祺,孫奮弟,孫權子,都亭侯。孫纂,孫祺子,都亭侯。孫休,字子烈,孫權六子,琅邪王,吳國第三代皇帝。

孫(雨+單),孫休子,豫章王。孫亮,字子明,孫權少子,吳國第二代皇帝,廢為會稽王。孫翊,字叔弼,孫堅三子,偏將軍,領丹楊太守,為左右所殺。

孫鬆,孫翊子,射聲校尉、都鄉侯。孫匡,字季佐,孫堅四子,孫翊弟。孫泰,孫匡子,長水校尉。

孫秀,孫泰子,前將軍、夏口督,後被迫去晉。孫韶,字公禮,孫策賜姓孫,列入家譜,幽州牧、假節,揚威將軍,建德侯。孫楷,孫韶子,武衛大將軍、臨成侯,後被迫去晉。

孫越,孫韶子,楷弟,右將軍,建德侯。孫異,孫韶子,楷弟,領軍將軍孫賁,字伯陽,孫羌子,豫州刺史,都亭侯。孫鄰,孫賁子,夏口沔中督、威遠將軍,都鄉侯。

孫苗,孫鄰子,都鄉侯。孫旅,孫鄰子。孫輔,字國儀,孫賁弟,平南將軍,假節,領交州刺史。

孫興,孫輔子。孫昭,孫輔子。孫偉,孫輔子。

孫昕,孫輔子。孫皓,孫靜長子。孫綽,孫皓長子。

孫綝,字子通,孫綽子,大將軍,假節,永寧侯。孫超,孫皓次子,偏將軍。孫恭,孫皓三子。

孫峻,字子遠,孫恭子,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假節,富春侯。孫瑜,字仲異,孫靜次子,丹楊太守,綏遠將軍。孫彌,孫瑜子。

孫熙,孫瑜子。孫耀,孫瑜子。孫曼,孫瑜子,將軍。

孫紘,孫瑜子。孫皎,字叔朗,孫靜三子,左部大督。孫胤,孫皎子,丹楊侯。

孫晞,孫皎子,丹楊侯。孫諮,孫皎子,羽林督,為滕胤所殺。孫彌,孫皎子,無難督,為孫峻所害。

孫奐,字季明,孫靜四子,揚威將軍,封沙羨侯。孫承,孫奐子,昭武中郎將。孫壹,孫奐子,鎮軍將軍,假節督夏口,後被迫逃魏。

孫封,孫奐子,自殺。孫謙,孫靜五子。孫河。

孫桓,字叔武,孫河子,建武將軍,丹徒侯。孫安,孫旅叔父。孫熙,孫旅叔父。

孫績,孫旅叔父。吳景,孫堅舅舅,丹楊太守。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人,折衝中郎將。

太史享,太史慈子,越騎校尉。士燮,字威彥,蒼梧廣信人,左將軍。士廞,士燮子,武昌太守,因為士徽一事被廢。

士徽,士燮子,自署交阯太守,被誅。士祗,士燮子,因為士徽一事被誅。士*,士燮子,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頌,士燮子,因為士徽一事被誅。士壹,士燮二弟,因為士徽一事被誅。士匡,壹子,中郎將,因為士徽一事被誅。

士(黃+有),士燮三弟,因為士徽一事被誅。士武,士燮四弟。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二張之一,綏遠將軍,由拳侯。

張承,字仲嗣,張昭長子,衛尉,都鄉侯。張休,字叔嗣,張昭次子,羽林都督,平三典軍事,揚武將軍,由拳侯。張奮,張昭弟,平州都督,封樂鄉亭侯。

顧雍,字元嘆,吳郡吳人,丞相,平尚書事,醴陵侯。顧邵,字孝則,雍長子,豫章太守。顧譚,字子默,顧邵子,太常,平尚書事。

顧承,字子直,顧邵子,奮威將軍,領京下督。顧裕,雍次子,醴陵侯。顧濟,雍少子,騎都尉。

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宣城侯。諸葛恪,字元遜,瑾長子,大將軍,荊、揚州牧,恪陽都侯。諸葛竦,恪子。

諸葛融,瑾子,恪弟,奮威將軍。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驃騎將軍,領冀州牧,臨湘侯。步協,騭子,撫軍將軍,臨湘侯。

步闡,協弟,西陵督,昭武將軍,西亭侯。步璣,協子,臨湘侯。步璿,璣弟。

周昭,字恭遠,中書郎。張紘,字子綱,廣陵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張玄,紘子,南郡太守、尚書。

張尚,玄子,侍中、中書令。秦鬆,字文表,廣陵人。陳端,字子正,廣陵人。

裴玄,字彥黃,下邳人,太中大夫。嚴畯,字曼才,彭城人,衛尉。程秉,字德樞,汝南南頓人,太子太傅。

劉略,劉穎弟,零陵太守。闞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太子太傅,領中書令。唐固,丹楊人,尚書僕射。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人,長史,太子少傅。薛珝,綜子,威南將軍。薛瑩,字道言,珝弟,綜子,光祿勳,著《新議》。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周循,瑜子,騎都尉。周胤,循弟,瑜子,興業都尉,都鄉侯。

周峻,瑜兄子,偏將軍。周護,峻子。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漢昌太守、橫江將軍。

魯淑,肅子,昭武將軍,假節,夏口督,都亭侯。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左護軍、虎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候。呂霸,蒙子,孱陵候。

呂琮,霸兄,孱陵候。呂睦,琮弟,孱陵候。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蕩寇將軍,江夏太守。

程諮,普子,亭候。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偏將軍,武鋒中郎將,武陵太守。黃柄,蓋子,關內侯。

韓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人,昭武將軍,領冠軍太守,石城侯。韓綜,當子,石城侯。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人,湯寇將軍,領濡須督。

蔣壹,欽子,宣城候。蔣休,欽子。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漢中太守、奮威將軍,陵陽侯。

周邵,泰子,裨將軍,陵陽侯。周承,泰子,陵陽侯。陳武,字子烈,廬江鬆滋人,偏將軍。

陳修,武子,校尉,修都亭候。陳表,字文奧,武庶子,偏將軍,都鄉侯。陳敖,修子,別部司馬。

陳延,修子,別部司馬。陳永,修子,將軍。董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人,威越校尉,偏將軍。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升城督,折衝將軍。甘瑰,寧子。淩操,破賊校尉。

淩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操子,偏將軍。淩烈,統子,烈亭侯。淩封,統子,烈亭侯。

徐盛,字文響,琅邪莒人,建武將軍,領廬江太守,都亭候。徐楷,盛子,都亭候。潘璋,字文珪,東郡發*人,襄陽太守,右將軍。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大將軍,左右都護,假節,領徐州牧,安豐侯。丁封,奉弟,後將軍。朱治,字君理,丹楊故鄣人,扶義將軍,毗陵侯。

朱才,治子,偏將軍,毗陵侯。朱琬,才子,鎮西將軍,毗陵侯。朱紀,治子,才弟,校尉領兵。

朱緯,治子,紀弟。朱萬,治子,紀弟。朱然,字義封,治姊子,本姓施,後為治繼子,左大司馬、右軍師,當陽侯。

朱績,字公緒,然子,左大司馬,樂鄉督。呂範,字子衡,汝南細陽人,大司馬,南昌候。呂先,範長子。

呂據,字世議,範次子,驃騎將軍,平西宮事,南昌候。朱桓,字休穆,吳郡吳人,前將軍,領青州牧,假節,嘉興侯。朱異,字季文,桓子,鎮南將軍,大都督,嘉興侯。

朱據,異叔父,驃騎將軍。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騎都尉。虞汜,翻第四子,監軍。

虞忠,汜弟,宜都太守。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鬱林太守,偏將軍。陸巨集,績長子,會稽南部都尉。

陸睿,績次子,長水校尉。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本名儀,江東大族,丞相,荊州牧,江陵候。陸延,遜長子。

陸抗,字幼節,遜次子,大司馬、荊州牧,鎮軍大將軍,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治樂鄉,江陵候。陸晏,抗子,陸景,抗子,晏弟,裨將軍、夷道監,江陵候。陸玄,字士仁,抗子,晏弟,偏將軍、中夏督,毗陵侯。

陸機,抗子,晏弟。陸雲,抗子,晏弟。陸瑁,字子璋,陸遜弟,議郎、曹尚書。

陸喜,瑁子,曹尚書。陸苟,遜族子弟。陸凱,字敬風,吳郡吳人,遜族子,鎮西大將軍,都督巴丘,領荊州牧,左丞相,嘉興侯。

陸禕,凱子,陸式從兄,太子中庶子,嘉興侯。陸胤,字敬宗,凱弟,西陵督,都亭侯。陸式,胤子,柴桑督、揚武將軍,都亭侯。

張溫,字惠恕,吳郡吳人,輔義中郎將。張祗,溫弟。張白,溫弟。

駱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偏將軍,新陽亭侯。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屯騎校尉、少府,太子太傅。朱據,字子範,吳都吳人,驃騎將軍,雲陽侯。

朱熊,據子,驃騎將軍,雲陽侯。朱損,據子。謝景,字叔發,南陽宛人,豫章太守。

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安東將軍,山陰侯。賀達,齊子。賀景,齊弟。

全綜,字子璜,吳郡錢唐人,右大司馬、左軍師,徐州牧,錢唐侯。全懌,綜子,錢唐侯,降魏……全禕,懌兄子,降魏。全儀,懌兄子,降魏。

全靜,懌兄子,降魏。呂岱,字定公,廣陵海陵人,上大將軍,都鄉侯。呂凱,岱子,副軍校尉,都鄉侯。

周魴,字子魚,吳郡陽羨人,裨將軍,關內侯。周處,魴子,東觀令、無難督。鍾離牧,字子*,會稽山陰人,漢魯相鍾離意七世孫,前將軍,假節,領武陵太守,秦亭侯。

鍾離褘,牧子,秦亭侯。潘浚,字承明,武陵漢壽人,奮威將軍,劉陽侯。潘翥,浚子,劉陽侯。

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本姓氏,偏將軍,都亭侯。胡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右領軍,鄉侯。吳範,字文則,全稽上虞人,騎都尉,領太史令。

劉敦,字子仁,平原人,軍師。趙達,河南人,會異術。滕胤,字承嗣,北海劇人,都下督。

濮陽興,字子元,陳留人,太常,衛將軍、平軍國事,領青州牧,外黃侯。王蕃,字永元,廬江人,常侍。王著,蕃弟。

王延,蕃弟。樓玄,字承先,沛郡蘄人,大司農。賀邵,字興伯,會稽山陰人,左典軍,中書令,領太子太傅。

韋曜,字弘嗣,吳郡雲陽人,太史令。韋隆,曜子。華核,字永先,吳郡武進人,中書丞,除陵亭候。

隨春,偏將軍。戴良,交州刺史。陳時,交阯太守。

宋謙,將領。鮮于丹,將軍。吳碩,裨將軍,關內侯。

張樑,裨將軍,關內侯。饒助,永安人,襄安長。顏連,無錫人,居巢長。

馬普,濟陰人。

2樓:匿名使用者

大喬,小喬,孫尚香,吳國太,孫氏是陸遜的老婆

三國演義吳國有哪些人物?

3樓:你好嘛

1、孫登

孫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吳皇太子,吳大帝孫權長子,會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異母兄。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孫登多次勸諫孫權,對時政多有匡弼。鎮守武昌時,處理政務謹慎得體。嘉禾元年(232年)後還居建業。

2、呂蒙

呂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鄧當死後,呂蒙統領其部眾,拜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

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掩護孫權逃生,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

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3、賀齊

賀齊(?-227年),字公苗,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年輕時任會稽郡吏。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孫策巡視會稽,經考察推舉賀齊為孝廉,任永寧長,後任南部都尉、平東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賀齊任威武中郎將,受孫權派遣,討伐丹陽郡黟、歙等地。

4、諸葛瑾

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漢族,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

經弘諮推薦,為東吳效力。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並努力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呂蒙病逝,諸葛瑾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

孫權稱帝后,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

5、朱然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毗陵侯朱治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為養子,並在讀書期間和孫權相交甚篤。孫權統事後,朱然歷任、餘姚長、山陰令、臨川太守,加折衝校尉,率軍平定山賊。曾隨呂蒙擒殺關羽,以功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

呂蒙死後,朱然代替呂蒙鎮守江陵。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三國演義主要人物

1 劉備 劉備 161年 223年6月10日 即漢昭烈帝 221年 223年在位 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政治家。2 諸葛亮 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 三...

三國演義人物評價,三國演義的人物評價

遍地鳳火 三國演義 梗概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群雄紛爭,魏 蜀 吳三國相繼倔起,成鼎足之勢,直至最終都被西晉所滅,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歷史長劇。本書就是以此為歷史背景演繹出的一部歷史 漢末爆發黃巾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割據一方 擁兵自重的豪強,他們彼此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戰。漢...

三國演義人物評價,三國演義的人物評價

曹操,劉備,孫權,張飛,諸葛亮,趙雲,周瑜,關羽,呂布。三國演義人物評價 三國演義的人物評價 三國演義裡的人物評價 諸葛亮足智多謀,料事好神,有著胸懷坦蕩的大智慧 三國演義中的五個人物評價五十字左右 1 諸葛亮的人物特徵 1 足智多謀 料事如神,有著胸懷坦蕩的大智慧。2 忠貞不渝 為國為民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