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 大李杜 小李杜分別是誰,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別是誰 有什麼關係嗎

時間 2021-08-30 11:13:06

1樓:

關於「李杜」,陳正敏《遁齋閒覽·編詩》、莊綽《雞肋編》捲上、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五都有闡述。而以《冷廬雜識》述之最詳。茲錄如下:

漢李固、杜喬;李雲、杜眾。晉杜預、魏李衝。唐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

宋李韶、杜範。《新唐書·杜審言傳》:「少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

世稱崔、李、蘇、杜。」杜子美詩云:「李、杜齊名真忝竊」,又指李銜矣。

2樓:吳田田

李杜就是大李杜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本杜:李商隱杜牧

3樓:

李杜=大李杜

大李杜:李白 & 杜甫

小本杜:李商隱 & 杜牧

希望可以幫上忙

4樓:匿名使用者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李商隱、杜牧

不過後面的兩個比前面兩個差遠了

5樓:匿名使用者

李杜就是大李杜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本杜:李商隱杜牧

這源於古人的說法,所以現代人也這麼稱呼

6樓:笑冰顏

樓上正解 李白杜甫

李商隱杜牧

7樓:紀川藤一

首先是有李杜的,人們說的是李白和杜甫,後來人們漸漸知道了李商隱和杜牧,也把他們稱為李杜,但是由於不好分辨,所以在前面加上大和小 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8樓:咖啡情愫

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9樓:匿名使用者

李杜,唐朝玄宗時最著名的兩位詩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合稱,他們也是好朋友.(「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隱、杜牧。)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後期最為傑出的詩人。

繼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後,他和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商隱詩繼承、發展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技巧,成就很高。就內容而言,有政治詩、詠史詩、寫景詠物詩和愛情詩幾方面。

10樓:匿名使用者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本杜:李商隱杜牧

11樓:

大李杜: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和杜牧

12樓:匿名使用者

各位說的都很好,我只是湊個熱鬧

13樓:

回答的很詳細了,我也不重複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雙峰並峙的兩大詩人就是李杜,也就是李白杜甫。他們是盛唐詩壇最幾傑出的詩人。後唐時期出現了小李杜,也就是杜牧和李商隱

15樓:軒轅甜甜

李杜就是李白和杜甫

大李杜也是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是李商隱和杜牧

16樓:

李杜就倆,大的是李白和杜甫,小的是李商隱和杜牧

17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杜甫 李商隱杜牧

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別是誰?有什麼關係嗎?

18樓:浨芮

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李商隱和杜牧。都是唐朝的大詩人,詩詞有自己的特色,為了區分才有大小之分。

李商隱:(約公元813—約公元858年),唐朝詩人,字義山,號玉溪(xī)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祕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

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黃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於秉性剛直,屢受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其詩被稱為「詩史」。

19樓:張敦揚小男神

大李杜是李白杜甫

小李杜是李商隱和杜牧

關係:都是唐朝人。

一、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二、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三、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四、杜牧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20樓:fei心

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別是誰?有什麼關係嗎?

大李杜是李白杜甫

小李杜是李商隱和杜牧

關係:都是唐朝人。

拓展資料

一、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二、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三、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四、杜牧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21樓:雲端之上

大李杜就是李白跟杜甫,小李杜就是李商隱跟杜牧。他們都是唐代的大詩人

22樓:小月

大李杜是李白杜甫

小李杜是李商隱和杜牧

關係:都是唐朝人。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

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中文名:李白。外文名:

li bai。別名:李太白,青蓮居士、詩仙。

國籍:中國。民族:

漢族。出生地:唐劍南道綿州或西域碎葉。

出生日期:701年2月28日。逝世日期:

762年。主要成就:創造了古代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高峰,為唐詩的繁榮與發展開啟了新局面,批判繼承前人傳統並形成獨特風格,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時代。

代表作品:《蜀道難》、《行路難》、《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集為《杜工部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7歲學詩,15歲揚名。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一生坎坷,終不得志。因其在詩歌創作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被譽為"詩聖",詩作流傳至今約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於風景秀麗的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詩中提到的「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的成都草堂。

他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留下詩作240餘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千古絕唱。杜甫一生潦倒,其詩「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

杜詩對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

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

李商隱(約公元813—約公元858年),唐朝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祕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

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較突出。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諸家所釋不一。

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也工四六文。

有《李義山詩集》,文集已散軼,後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黃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於秉性剛直,屢受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其詩風格俊爽清麗,獨樹一幟。尤其長於七言律詩和絕句。

有《泊秦淮》等詩。

唐代詩人「小李杜」指的是誰,唐代大小李杜分別指誰

小李杜是李商隱 杜牧他們生於晚唐所以稱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 杜甫他們生於中唐所以稱大李杜。 小李杜 指晚唐詩人李商隱和杜牧。清吳錫麒 杜樊川集註序 義山 牧之,世亦以 李杜 並稱。為了和盛唐李杜相區別,人們習慣地稱李白 杜甫為大 李杜 稱李商隱 杜牧為小 李杜 貪玩的考拉 李商隱 杜牧 大李杜 李白...

對聯站三尺講臺,傳李杜韓柳詩文

冀北侯 持五尺寶劍,撻趙秦吳汪之流。 語文作業本答案 上聯 站三尺講臺,傳李杜韓柳詩文 下聯 立十年寒暑,育梅蘭蓮菊芳華 上聯 陶淵明寄託理想描繪世外桃源 下聯 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畫天上街市 上聯 日麗驅寒梅早放 下聯 春風送暖燕先歸 上聯 站三尺講臺,傳李杜韓柳詩文 下聯 立十年寒暑,育梅蘭蓮菊芳華...

爸爸叫李哲賢媽媽叫杜琦慧5月18號生了個女孩,取什麼樣的名字呢

李純熙 詩經 周頌 酌 時純熙矣,是用大介 純 大。熙 光明。李靜嘉 詩經 生民之什 既醉 其告維何?籩豆靜嘉 靜嘉 潔淨美好。李淑慎 詩經 邶風 燕燕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和善謹慎。李琇瑩 詩經 衛風 淇奧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 琇 寶石。瑩 光亮透明。李舒窈 詩經 陳風 月出 舒窈糾兮,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