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籍第一部藥典書,中國古代書籍之最有那些?

時間 2021-08-31 15:06:19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部藥典書是《新修本草》。

2樓:匿名使用者

《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藥學專著。其著作年代及作者問題,由於《帝王世紀》有:「炎帝神農氏……嘗味草木,宜藥療疾,著本草四卷」之說,故使人認為《本經》作者是神農。

如北齊顏之推《家訓》即謂「本草神農所述」。但神農在歷史上是傳說中的人物,況神農時代,尚未有文字,因此不能認為是神農所著。據樑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序中謂:

「本經所出郡縣,乃後漢時制,疑係仲景、元化等所記」。宋代掌禹錫在《嘉佑補註本草》序中謂:「上世未著文字,師學相傳,謂之本草。

兩漢以來名醫益眾,張機、華倫輩始因古學,附以新說,通為編述,《本經》由是見於經錄」。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謂:「神農作本草非也。

三五之世,樸略之風,史氏不繁,紀錄無見。斯實後醫工知草木之性,託名炎帝耳」。近代梁啟超在《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衝說:

「此書在東漢三國間已有之,至宋、齊間則已立規模矣。著者之姓名雖不能確指,著者之年代則不出東漢末訖宋、齊之間」。故現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本經》為東漢末年(約公元200年)之作品,非一人之手筆,是集體所創作,而託名於神農。

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說:「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始能人說」,所以《本經》上冠以神農二字,亦即此故。

《本經》載藥365種,其中有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此據顧觀光輯本統計之數,其他各本,互有出人)。根據藥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種,無毒。

大多屬於滋補強壯之品,如人蔘、甘草、地黃、大棗等,可以久服。中品一百二十種,無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補虛扶弱,如百合、當歸、龍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黃連、麻黃、白芷、黃芩等。下品一百二十五種,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積,如大黃、烏頭、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

《本經》對每味藥所記載的內容,有性味、主治、異名及生長環境。如「當歸味甘溫,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一名幹歸。

生川穀。」這些內容以當時的水平來衡量,是比較切實的。

《本經》不僅記載著365種藥的性味、主治等內容,還在其《序錄》中簡要地提出:「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各隨其所宜」等基本理論及用藥原則。

並總結了「藥有君臣佐使」,「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等藥物配伍方法。為了保證藥物質量,還指出要注意藥物的產地,採集藥物的時間、方法、真偽。製成各種劑型,要隨藥性而定。

用毒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隨病情的發展而遞增。服藥時間應按病位所在確定在食前、食後或早晨、睡前服藥。如此等等,對臨床用藥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本經》是漢以前勞動人民在實踐中所積累的用藥經驗的總結,它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是中藥學按功用分類之始。它所述的藥物主治大部分是正確的,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如水銀治疥瘡,麻黃平喘,常山治瘧,黃連治痢,牛膝墜胎,海藻治癭瘤。

不但確有實效,而且有一些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載。如用水銀治**疾病,要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

中國古代書籍之最有那些?

3樓:萬家小公舉

1、最早的字典是《說文解字》。《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為許慎。

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

2、最早的詞典是《爾雅》。《爾雅》是辭書之祖。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漢語詞彙。它不僅是辭書之祖,還是典籍——經,《十三經》的一種,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爾雅》是第一部詞典,「爾」是「近」的意思(後來寫作「邇」),「雅」是「正」的意思,在這裡專指「雅言」,即在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都合乎規範的標準語。《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漢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4、最早的方言詞典是《方言》。《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作者揚雄(公元前53—公元19年)。《方言》是漢代訓詁學一部重要的工具書,也是中國第一部漢語方言比較詞彙集。

它的問世表明中國古代的漢語方言研究已經由先前的萌芽狀態而漸漸地發展起來。《方言》被譽為中國方言學史上第一部「懸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世界的方言學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4樓:容秉睿

很多呀,上網一查就查到了

中國第一部藥典

5樓:youth小杰

《新修本草》是蘇來

敏於唐顯慶源二年表請修定本草,得到唐高宗的批准,並命李劾等組織二十二人修定,實際上是由蘇敬負責。於顯慶四年修定完畢,名曰《新修本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藥典。

它比世界上有名的歐洲紐倫堡藥典要早800餘年。

本書原著已不全,現僅有本草部分殘卷的影印本;但原書的主要內容,還可從《證類本草》、《本草綱目》中見到。現有復輯本問世,名之曰《唐·新修本草》。

成書於唐顯慶四年的本草學著作《新修本草》是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權力機關頒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學專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新修本草》正文部分收錄了850種藥,比前代藥學家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新增藥物114種,對古書未載的內容加以補充,內容有誤者,重加修訂,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從正式頒佈天下之後就作為臨床用藥的法律和學術依據,流傳了400餘年,代表了中古時期中國中醫藥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6樓:手機使用者

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因為中國是從2023年開始即1911-2023年為舊中國,1949至今為新中國,唐朝只能叫唐朝,就好比父親和兒子是兩個不同的慨念一樣不能混談,

7樓:2018伐木累

本草綱目,我國第一部藥典性的著作

8樓:高樓居士

第一部藥典書是《新修本草》

中國古書「第一部」有哪些?

9樓:易書科技

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第一部韻書是《切韻》

第一部方言詞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書是《字通》

第一部詩集是《詩經》

第一部文選是《昭明文選》

第一部筆記**集是《世說新語》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是《論語》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第一部斷代史史書是《漢書》

第一部歷史批評著作是《史通》

第一部兵書是《孫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

第一部農業百科全書是《齊民要術》

第一部農業生產技術論著是《天工開物》

第一部植物學詞典是《全芳備祖》

第一部藥典書是《新修本草》

第一部醫藥書籍是《黃帝內經·素問》

第一部地理書是《禹貢》

第一部茶葉製作書是《茶經》

第一部建築學專著是《營造法式》

第一部珠算介紹書是《盤珠演算法》

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是《古畫品錄》

第一部系統的戲曲理論著作是《閒情偶記》

第一部戲曲史是《宋元戲曲韻史》

第一部圖書總目錄是《七略》

中國第一部字書是什麼

10樓:偷個貓

中國第一部字書是《字通》。

《字通》是南宋中期李從周撰寫的一部主要解說隸楷同形異源構件和形近構件**的字書,也是目前可見的宋代最後一部規範、解說楷書字形的字樣之書。《字通》作為與宋**學有著深刻聯絡的字樣學著作,對於我們認識宋**學影響下的文字觀念、文字規範態度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書之最

第一部字書是《字通》。

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

中國古書"第一部"有哪些?

1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第一部詞典是《爾雅》;第一部韻書是《切韻》;第一部方言詞典是《方言》;第一部字書是《字通》;第一部詩集是《詩經》;第一部文選是《昭明文選》;第一部筆記**集是《世說新語》;第一部語錄體著作是《論語》;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第一部斷代史史書是《漢書》;第一部歷史批評著作是《史通》;第一部兵書是《孫子》;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第一部農業百科全書是《齊民要術》;第一部農業生產技術論著是《天工開物》;第一部植物學詞典是《全芳備祖》;第一部藥典書是《新修本草》;第一部醫藥書籍是《黃帝內經?素問》;第一部地理書是《禹貢》;第一部茶葉製作書是《茶經》;第一部建築學專著是《營造法式》;第一部珠算介紹書是《盤珠演算法》;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是《古畫品錄》;第一部系統的戲曲理論著作是《閒情偶記》;第一部戲曲史是《宋元戲曲韻史》;第一部圖書總目錄是《七略》?

我國第一部斷代史史書,中國古代第一部斷代史史書是什麼?

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即記述一個朝代歷史的史書,叫斷代史。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是東漢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固編著的 漢書 又稱 前漢書 班固 32 92 字孟堅,扶風安陵 今陝西咸陽東北 人,自幼聰敏。九歲就能作文章 誦讀詩賦,成年後博通各種書籍,有很深的史學修養。西漢司馬遷著的 史記 只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

中國第一部兵書,中國第一部兵書是

中國第一部兵書是 孫子 春秋.孫武 一說孫臏 又稱 孫子兵書 吳孫子兵法 孫武兵法 或 孫武兵書 孫子 是中國古代最早最傑出的兵書,被譽為 兵學聖典 百世兵家之師 其作者春秋時期孫武被稱為 武聖人 與 文聖 孔子齊名。孫子兵法 又稱 孫子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兵書,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兵書,作者是春秋末...

為什麼中國古代沒能統一東南亞,為什麼中國古代沒能統一東南亞?

為什麼就要統一?至少我知道中國和越南打的戰爭中勝少敗多,中國一直有大中原思想,自認為是天國,所謂的蠻夷之地根本就不放在眼裡,傳統文化也是中庸之道,對佔領它國也不是太感興趣。自己的理解。腐敗而低效能的官僚機構,土地兼併造成大量流民,政治上官僚集團內互相傾軋,農民起義等一系列內部矛盾,中國的歷代 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