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夷吾舉於士」中的「於」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9-04 01:14:40

1樓:加爾基

」於「的意思是:從。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

原文節選如下: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如下: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2樓:舟字蘅

「於」是狀語後置的標誌,在這裡被翻譯為:從,在。這句話要按照「管夷吾於士舉」翻譯,即:

管夷吾是從獄官手裡被釋放並加以任用的

3樓:

從舉於士,就是從士發跡的

4樓:鄭氏少將

在古代,將人分為五種,分別為士、農、工、商、卒,這裡的士,應該是同「仕」,就是當官的意思

關於管夷吾舉於士

5樓:憑欄看劍

管夷吾舉於士

關鍵字: 士:此 處指獄囚管理者,獄官。

句意:管夷吾是從獄官手裡被釋放並加以任用的。

典故:管夷吾,即管仲。當年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公子糾失敗後,管仲隨他一起逃到魯國,齊桓公知道他賢能,所以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而把管仲押回自己處理。

魯君於是派獄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國,結果齊桓公用管仲為宰相。

管仲(?——公元前**五年),生活在春秋中葉,齊國穎上(今安徽省穎上縣)人。名夷吾,字仲,溢號敬,也稱敬仲。

他是輔佐齊桓公建立霸業的名相,是我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政治家。管仲青年時曾與好友鮑叔牙一同經商。後來鮑叔牙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到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被囚而歸齊。

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公元前六八五年被齊桓公任為相,執行四十年,使齊桓公完成霸業。正如司馬遷在《史記·管晏列傳》中所講的:「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所處的時代,人們認為「天」主宰著一切。他卻把「天」看成是「自然之天」。他說:

「春夏秋冬,陰陽之推移也。」「天」只是日夜的更替,沒有什麼「神」在支配。他認為「水旱」、「饑饉」、「禍亂」.等,並不是什麼「天」對人們的一種懲罰,而是由於自然氣候不好,由於「人道不順」的結果。

管仲主張「是必立,非必廢,有功必賞,有罪必罰。」他還主張「罰不避親」和「察能授官」。要求「德當其位」,「功當其祿」,「能當其官」。

他在齊國的舉賢制度中規定每年實行「三選」(即鄉長所選,官長所選,公所訾相)。鄉長所屬中如果有賢德之人不報告,就是犯了「蔽賢」之罪。管仲自己帶頭執行尚賢政策,親自推薦放牛出身的甯戚為大司田,成為齊桓公富國強兵的得力助手。

這樣使齊國「匹夫有善,可得而舉,匹夫不善,可得而誅,民皆勉為善」。

管仲十分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提倡「農戰」。《管子》一書開宗明義第一篇第一句就說:「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因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留處。

倉廩實則知禮義,衣食足則知榮辱。」就是說,管理國家必須先從經濟入手,只有倉庫裡裝滿了糧食,才能談得上道德。而要「倉廩實」,就必須「務五穀」。

「務五穀則食足,養桑麻,育六畜**富。」他主張按土地好壞分等徵稅,適當徵發力役,禁止掠奪家畜。同時他還主張「官山海」,就是發展官營煮鹽冶鐵,製造農具,鑄造錢幣,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還通過商人「負任擔荷,服牛軺馬,以週四方」,擴大交流,「通貨積財」。

管仲為幫助齊桓公建立霸業,還對軍制進行了改革,在國都的十五個士鄉中,實行軍政合一的編制,寓兵於民,把居民組織與軍事組織統一起來,五家為軌,十軌為裡,四里為連,十連為鄉,五鄉為軍,國有三軍。齊桓公親率一軍,高子、國子二上卿各率一軍,編制好之後,不準自由遷徙。這樣,居民們平時一起勞動,彼此熟悉,打仗時可以互相幫助,緊密配合,是故「夜戰其聲相聞,足以無亂;晝戰其目相見,足以相識;歡欣足以相死。

」所以「以守則固,以戰則勝」。同時,還對「鄙」野(即國都以外)無權當兵的奴隸居住區的居民進行了類似的編制,從而改革了西周以來的舊軍制,使齊國有了一支平時能生產,戰時能打仗的強大軍隊。

齊國經過管仲幫助齊桓公五年的內部整理,於公元前六一八年時,已兵精糧足,成為中原各諸侯中的一個強國。於是他們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號,「挾天子之命以令諸侯」,開始了兼併諸侯,統一中國的霸業

6樓:蝸牛詞典

管仲從階下死囚犯一躍而為齊相的直接原因是其知心好友鮑叔牙的推薦。當齊桓公欲委相於鮑叔牙時,鮑叔牙以國家社稷為重,力薦管仲:「治理國家的大事,不是我能勝任的,只有管夷吾才行。

我有五個方面不如管夷吾:寬厚惠民,我不如他;治國不失權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諸侯,我不如他;制定禮儀示範於四方,我不如他;披甲擊鼓,立於軍門,使士氣倍增,我不如他。管夷吾猶如人民的父母,治理兒子,不能不用他們的父母。

」(《管子·小匡》下注只書篇名。)

7樓:匿名使用者

士是「士師」的省稱,這個詞的本義是指法官,此處引申為刑獄的管理者,即獄官。

這個詞在古代的標準用法就是單用一個士字,具體是「士某」,翻譯過來就是一個叫「某」的法官,(這個某代表此人的名字。)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什麼意思?

8樓:小木頭

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四個人的出身都比較貧寒。

9樓:海希音

舜、傅說、膠鬲、管夷吾是四個人的名字,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四個人的出身都比較貧寒

10樓:匿名使用者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

11樓:手機使用者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

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這三句的相關故事

12樓:森海和你

1、管夷吾舉於士

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2、孫叔敖舉於海

孫叔敖引流期思之水,將其用於澆灌雩婁良田,楚莊王以此看出孫叔敖治理國家的才能,便任命孫叔敖為楚國令尹。

孫叔敖於淮河岸邊長大,幼時飽嘗水旱災害之苦。因此,興修水利、**水患,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抱負。孫叔敖當了令尹後,更是大修水利工程

3、百里奚舉於市

百里奚發跡於市井之中,是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從集市上把百里奚買回來的故事,百里奚是大器晚成的曠世奇才,後成為大秦名相,為秦國統一天下做出了傑出貢獻,被稱為「五羖大夫」。

「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意思: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出處:戰國.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節選: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擴充套件

資料

這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

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全文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13樓:王定霖

管夷吾是從獄官手裡被釋放並加以任用的

典故:管夷吾,即管仲。當年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公子糾失敗後,管仲隨他一起逃到魯國,齊桓公知道他賢能,所以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而把管仲押回自己處理。

魯君於是派獄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國,結果齊桓公用管仲為宰相。

百里奚,亦稱百里子或百里,宇裡,名奚。春秋時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

百里奚輾轉到虞國任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晉國借道於虞以伐虢國,大夫宮之奇以「辱亡齒寒」勸諫虞君,虞君因曾經接受晉獻公的寶玉「垂棘之璧」與名馬「屈產之乘」而答應了晉國。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無能,很難納諫,便緘默不語。

結果晉在滅虢之後,返回時就滅了虞國,虞君及百里奚被俘。後來,晉獻公把女兒嫁給秦穆公,百里奚被當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國。他以此為恥,便從秦國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邊境的人抓獲。

秦穆公聽說百里奚賢智,想用**贖回他,又怕楚人不許,就派人對楚國人說:「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國人同意將百里奚交還秦國。

百里奚回到秦國,秦穆公親自為他開啟囚鎖,向他詢問國家大事。百里奚推辭說,他是亡國之臣,不值得詢問。秦穆公說:

「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秦穆公與百里奚談論國事數日,秦穆公十分賞識他,授以國政,號稱:「五羖大夫」。

這時他已是70多歲的高齡

孫叔敖(約前630-前593),蒍氏,名敖,字孫叔,春秋時期楚國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楚國名臣。在海子湖邊被楚莊王舉用,因此,有「孫叔敖舉於海」之說。貌似,曾看到文獻,說孫叔敖擢為楚國令尹之前原是一鹽販,也就是在海邊。

關於管夷吾舉於士,“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這三句的話的相關故事有哪些呢?

憑欄看劍 管夷吾舉於士 關鍵字 士 此 處指獄囚管理者,獄官。句意 管夷吾是從獄官手裡被釋放並加以任用的。典故 管夷吾,即管仲。當年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公子糾失敗後,管仲隨他一起逃到魯國,齊桓公知道他賢能,所以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而把管仲押回自己處理。魯君於是派獄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國,結果齊桓公用...

受地於先王的「於」是什麼意思,雖然,受地於先王 中的 雖然 是什麼意思

夢裡愛上琳 從 意為 從先王那裡接受土地 雖然,受地於先王 中的 雖然 是什麼意思 5 雖然 雖然這樣,即使這樣。雖 雖然 即使 然 這樣。本句話的意思 雖然這樣,但這是 我從先王那繼承的封地,我願意一生守護它,不敢交換!本句出自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 是寫唐雎 j 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

築舉相是什麼意思,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什麼意思?

動 舉用 任用。屈原列傳 莫不求忠以自為,賢以自佐。本句的意思是傅說是從築牆的尼瓦工匠裡面舉用的。傅說舉於版築之間是什麼意思 傅說是從一個築泥牆的建築工人之間推舉出來作為殷王武丁的宰相的。急!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於的意思 傅說從築牆的工匠中被殷王提拔。於 是 從 的意思。傅說原在傅巖為人築牆,因以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