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的作者是誰,馬說的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的?

時間 2021-09-04 15:19:18

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 韓愈

這篇《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棗800)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提拔,未被採納。他在京城應試覓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後無限怨鬱,離開長安。

坎坷遭遇正是他寫這篇《馬說》的思想基礎。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陳心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朝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自稱昌黎韓愈,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貞元八年(792)中進士後,過了四年才被宣武節度使任命為觀察推官,貞元十八年(802)授四門博士,歷遷監察御史,因上書言關中災情被貶為陽山(今屬廣東)縣令,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參軍,國子監博士,後隨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亂,遷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諫憲宗迎佛骨被貶潮州刺史,穆宗時,任國子監祭酒,兵部、吏部侍郎等。有《昌黎先生集》。

在中唐,韓愈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文學家。一方面他有大量傑出的詩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為文壇詩壇的領袖,廣交文友,提攜獎掖,不遺餘力,在他周圍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風格相近的文人。他不僅大力稱讚比他年長的孟郊,還獎拔比他年輕的賈島,又鼓勵李賀這位天才詩人,併為他因避父諱而不得參加科舉而大聲疾呼;此外,他還與皇甫湜、盧仝、樊宗師、劉叉、李翱等有密切交往。

這樣,他與他周圍的這些文人便形成了一個文學集團,並以他本人為主將,掀起了一個很有影響的新詩潮。」

2樓:匿名使用者

韓愈 ,不信去語文書上查。

馬說的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韓 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

《新語文讀本》卷2,《馬說》一文作者韓愈是哪個朝代的文學家

4樓:dbbdhdj的春天

韓愈是唐朝的人。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貞元十九年(803年),因論事而被貶陽山。後歷都**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

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

如果有幫助 望採納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韓愈,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6樓:白羊不是我的

宋代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馬詩的作者,馬詩的作者簡介

馬詩 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李賀。李賀,字長吉,是 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後裔。有 詩鬼 之稱,是與 詩聖 杜甫 詩仙 李白 詩佛 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 雁門太守行 李憑箜篌引 等名篇。著有 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所見》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是出自什麼朝代?

康熙同情 教信仰,就耶穌 受死而寫的一首詩 所見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是出自什麼朝代? 牙牙的弟弟 袁枚,清朝。所見 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寫了作者偶然所見牧童騎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過對牧童的動作神態變化的描寫,表現了牧童天真活潑機智靈活的性格和熱愛大自然情趣的特點。描繪了...

為什麼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馬說 作者為什麼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聖劍無名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唐代韓愈的一句名言。其意思是指世上有識別馬的伯樂,然後千里馬才被發現。千里馬一直都存在著的。但是伯樂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的。這說明這樣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當有人識才之才才會湧現出無數的人才,能識別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難得 更可貴。韓愈在 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