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張騫精神,張騫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時間 2021-09-15 05:04:49

1樓:三千

他主要屬於為人助人為樂,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你能從張騫身上學到那些精神?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未艱險,在當時世界通訊、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獨自率領100多人就敢深入敵腹,探詢未知。其精神尤為可貴。

堅韌不拔,歷盡13載之苦,為漢王朝尋求戰略同盟;

不辱使命,在探尋的過程中雖被匈奴人抓住,囚禁起來並許以妻妾想將他同化為遊牧民族,但張騫仍然信念堅定,不忘武帝之宿願。藉機逃脫並完成了使命!

不斷求新,張騫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尋求戰略同盟,但在尋求的過程中,留心學習,發現漢人抵擋不住匈奴的攻擊不只是在機動效能上不如人家,更是在裝備上如「汗血寶馬」鑄劍的「玄鐵」和長期的草原遊牧生活習性,都是他們取勝的根本...歸國後,不但將自己所見所聞都描述給漢武帝,更是帶回了「汗血寶馬」「玄鐵」(還有部分蔬菜)等等樣本。為武帝打下漢室基業提供了一手的材料和諸多的建議!

其影響功不可沒...

3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則是漢代開疆拓土、建功異域武人的代表。兩漢時期,強大的遊牧民族的時常威脅著邊疆,漢帝國的安全的得不到保證,外交也被遮蔽起來。為了消除邊患,遠交異域,懷著遠大理想,精忠尚武的漢代武人,或縱橫沙場,或跋涉異國,拒敵國之擾,分社稷之憂。

西漢時期,漢帝國為了樹立威信,擴大影響,孤立和削弱匈奴,配合軍事行動最後徹底戰勝匈奴,漢武帝下詔招募出使西域之人,滿懷抱負的張騫,挺身應募,毅然擔當起國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他率部穿越戈壁沙漠、克服水源奇缺等困難,逃脫匈奴**,兩次出使西域。他卓著的外交成就被司馬遷譽為西域「鑿空」。

在還偏於封閉的當時社會,張騫的出使,使西域諸國從此呈現在中原人的視野中,東西方的商人們紛紛沿著張騫開闢的道路往來**,成就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民族文化交流史上新紀元,他也被稱為「漢代外交第一人」。張騫還隨大將軍衛青兩次出兵匈奴,因為張騫具有在沙漠行軍的經驗和豐富地理知識,又熟悉匈奴軍隊的特點,所以他成為漢朝軍隊的先導;他還指引行軍,指導佈陣,對軍事行動的勝利起著重大的作用。

漢帝國有了張騫式的武人,想威播四夷就不乏強人,想鎮守四方就不缺猛士。

張騫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樓:就一就

(1)他持節不失,維護國家利益。他第一次出使西域,前後歷經三十年,受到匈奴的威逼利誘長期關押,他那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2)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維護國家尊嚴(3)信美愛人,以誠質信

5樓:拉美西斯茈芸

富有開拓,冒險精神和堅持

6樓:王詩兵

沙漠苦寒之地,非毅力至深之人不能持之以恆.

數十年不改變,非愛國至深之人不能由始至終.

7樓:匿名使用者

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

8樓:匿名使用者

不怕死啊,意志頑強啊,敢冒險啊

9樓:珠心翔

咦?初一的歷史吧。去看看歷史書哦。(不要罵我我是任務哈。。)

張騫是哪個朝代的,張騫是什麼朝代的人

爬山虎的腳丫呀 西漢張騫是西漢時期外交家。漢中成固 今陝西城固 人。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年 為郎。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

張騫出使西域是在什麼年代,故事張騫出使西域出自哪本書,是什麼朝代的

3.公元前2世紀 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 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 約公元前138年 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

雷鋒的釘子精神,什麼是釘子精神,雷鋒的釘子精神,什麼是釘子精神

釣魚不是吊魚 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鑽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 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 釘子 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雷鋒精神內涵之三 螺絲釘 精神 雷鋒謙虛待人,甘於平凡,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服從革命的需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