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絲綢之路有關的古代詩句,與絲綢之路有關的詩句

時間 2021-09-18 18:26:08

1樓:賀顯華老師

我給你提供兩首:

一、王之渙 涼州詞:又名《涼州歌》。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二、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 , 西出陽關無故人 。

2樓:烏暄

誰帶我踏上孤獨的絲路,追逐你的腳步。

誰帶我離開孤獨的絲路,感受你的溫度。

3樓:國際榮耀髮型總監

1.【七絕·重走絲綢之路】

壯志西行追古蹤,孤煙大漠夕陽中。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

2.【七律·慢步絲綢路】

小雨泥淋釉傘輕,天宮著意雨霏晴。

尋遺塞外昭君怨,頓起凝愁憫淚傾。

但使邊關磐若石,絲綢古道漾簫笙。

如今落雁塵埃遠,不盡天山萬古情。

3.【七絕·絲綢之路】

荒灘大漠鬼難行,鵬鳥欲飛終未能。

但見巨龍呼嘯過,絲霞萬匹映天紅。

4.【絲綢之路賦】

朗朗神洲,祚傳千載;漫漫絲路,澤遺百代。嘆興亡於幹戟,論沉浮於竹帛。長安城月,曾閱漢唐之隆盛;戈壁灘沙,猶憶王師之偉徵。

四海麟龍,潛於新域;千古傑豪,會於故都。尋常巷陌,閒談五柳雅文;崔嵬樓闕,雄踞九朝明君。東海魚鹽,北胡貂駒,商賈販運於市館;南國象牙,西昆珏珠,王孫贈饋於几案。

百物豐殊,倉廩藏實以為山;萬類盈逾,賢聖結聚而為雲。長安起歌,聲斷霧煙;上苑醉筆,文笑詩仙。布上國之氣象,以興南越;施大朝之隆恩,以定西厥。

於是朝貢覲賀至長安者,絡絡不絕也。

敕勒張騫博望侯,中華古爍惠西歐。

班超遠大攜珍寶,浩獵寒風舞緞綢。

寰球一段金飄帶, 樂舞長安紫禁開。

朝野交流穿朔漠, 中西融合越烽臺。

絲綢茶葉陶瓷萃, 商賈僧人行旅偕。

異域駝鈴風雨路, 漢唐氣象大胸懷。

金戈鐵驥下樓蘭,漫卷烽煙掃宇寰。

白骨堆山銷鎧甲,赤光遮眼映旌幡。

羌笛一曲絲綢路,胡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風今又現,葡萄美酒話纏綿。

長安望斷絲綢路。夕照裡,殘紅吐。陽關丘嶺馭馱疏,風雪祁連橫簇。蒼茫戈壁,連綿沙瀑,商賈晨昏渡。

西番自古荒涼處。與昔比,今非故。崑崙天塹已通途,西子婀娜堪賦。資源獨有,商機無數,四海人皆慕。

與絲綢之路有關的詩句

4樓:法權術

描寫絲綢之路的詩

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王之煥

2.「邊城暮麗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涼州詞》張 籍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 維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涼州詞》王 翰

5.「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王昌齡

6.「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王 維

有關「絲綢之路」的詩詞?

5樓:防忽悠辦事處

有關「絲綢之路」的詩詞:《敕勒歌》 (北朝)斛律金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涼 州 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4.《從軍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古渾。

5.《出塞 (其一)》(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6.《觀 獵》(唐)王 維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跟絲綢之路有關的詩句

6樓:艾特特特特特忒

《出 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①山。

羌笛②何須怨楊柳③,

春風不度玉門關④。

註釋:①萬仞:一仞八尺,萬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②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種管樂器,有二孔。 ③楊柳:

指「折楊柳曲」,是一種哀怨的曲調。④玉門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評析:這首詩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詩的首句,寫洶湧澎湃的黃河,發源於雲端,突出其源遠流長,展示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

次句寫涼州城的戍邊堡壘,地處險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詩常用詞,通常與「孤」相連用(如「一片孤雲」、 「孤帆一片」等等),這裡即「一座」的意思。

三句遞轉,寫所聞。羌笛奏著《折楊柳》的曲調,勾起征夫離愁。唐時有折柳贈別的風俗,因而見楊柳而生愁,甚至聽 《折楊柳》歌而生怨。

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無法折柳寄情,聽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凍」、「征戰無期」、「歸家無望」。然而,「怨」也罷,愁也罷,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須怨」。

這種寬解語,著實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尋味,不愧為邊塞詩的絕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臵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③,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註釋:①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②胡天:指西域的氣候。

③轅門:古代軍營前以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門,後遂稱營門為轅門。

評析:這是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

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然後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境。最後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迴路轉,不見蹤影,隱含離情別意。

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後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緻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①西見煙塵飛,漢家②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註釋:

①金山:即阿爾泰山。

②漢家:這裡實借漢以指唐。

③連錢:馬身上的斑紋。

評析:岑參之邊塞詩意奇語奇,或清新雋逸,或雄渾壯美。此詩是寫雄奇豪壯的。

開首極力渲染環境惡劣、風沙遮天蔽日。接著寫匈奴借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嚴陣以待。最後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

詩雖敘征戰,卻以敘寒冷為主,暗示冒雪征戰之偉功。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湧,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別具一格。

7樓:我肯定能贏你

1.【七絕·重走絲綢之路】

壯志西行追古蹤,孤煙大漠夕陽中。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

2.【七律·慢步絲綢路】

小雨泥淋釉傘輕,天宮著意雨霏晴。

尋遺塞外昭君怨,頓起凝愁憫淚傾。

但使邊關磐若石,絲綢古道漾簫笙。

如今落雁塵埃遠,不盡天山萬古情。

3.【七絕·絲綢之路】

荒灘大漠鬼難行,鵬鳥欲飛終未能。

但見巨龍呼嘯過,絲霞萬匹映天紅。

4.【絲綢之路賦】

朗朗神洲,祚傳千載;漫漫絲路,澤遺百代。嘆興亡於幹戟,論沉浮於竹帛。長安城月,曾閱漢唐之隆盛;戈壁灘沙,猶憶王師之偉徵。

四海麟龍,潛於新域;千古傑豪,會於故都。尋常巷陌,閒談五柳雅文;崔嵬樓闕,雄踞九朝明君。東海魚鹽,北胡貂駒,商賈販運於市館;南國象牙,西昆珏珠,王孫贈饋於几案。

百物豐殊,倉廩藏實以為山;萬類盈逾,賢聖結聚而為雲。長安起歌,聲斷霧煙;上苑醉筆,文笑詩仙。布上國之氣象,以興南越;施大朝之隆恩,以定西厥。

於是朝貢覲賀至長安者,絡絡不絕也。

敕勒張騫博望侯,中華古爍惠西歐。

班超遠大攜珍寶,浩獵寒風舞緞綢。

寰球一段金飄帶, 樂舞長安紫禁開。

朝野交流穿朔漠, 中西融合越烽臺。

絲綢茶葉陶瓷萃, 商賈僧人行旅偕。

異域駝鈴風雨路, 漢唐氣象大胸懷。

金戈鐵驥下樓蘭,漫卷烽煙掃宇寰。

白骨堆山銷鎧甲,赤光遮眼映旌幡。

羌笛一曲絲綢路,胡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風今又現,葡萄美酒話纏綿。

長安望斷絲綢路。夕照裡,殘紅吐。陽關丘嶺馭馱疏,風雪祁連橫簇。蒼茫戈壁,連綿沙瀑,商賈晨昏渡。

西番自古荒涼處。與昔比,今非故。崑崙天塹已通途,西子婀娜堪賦。資源獨有,商機無數,四海人皆慕。

8樓:區濡歷教

沵迆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柂以漕渠,軸以昆崗。重關復江之隩,四會五達之莊。

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廛閈撲地,歌吹沸天。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濬洫,圖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築雉堞之殷,井榦烽櫓之勤,格▼

有關絲綢之路的詩詞歌賦 30

9樓:zero天秤

1、《涼州詞·其二》

唐代:王翰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釋義:已是暮春時節,要在故鄉,此時一定是萬紫千紅的盛花期已過、枝繁葉茂、果實初長之時,而鳥兒也一定築起香巢,爭相覓食育雛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風凜冽、塵沙滿天,冷酷嚴寒。

戰士們在夜裡聽著淒涼的胡笳曲《折楊柳》,勾起了對故鄉的美好回憶。

2、《塞上聽吹笛》

唐代: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釋義: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迴盪在戍樓間。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彷彿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3、《少年行·其一》

唐代:王維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釋義:新豐美酒一斗價值十千錢,出沒五陵的遊俠多是少年。

相逢時意氣投合為君痛飲,駿馬就拴在酒樓下垂柳邊。

4、《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釋義:唐軍將士誓死橫掃匈奴奮不顧身,五千身穿錦袍的精兵戰死在胡塵。

真可憐呵那無定河邊成堆的白骨,還是**們夢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5、《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釋義: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6、《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釋義:長安城內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

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古代絲綢之路的,古代絲綢之路的資料

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主要有四條通道。19世紀末,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 中國 一書中,把 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 歐洲 印度間以絲綢 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 命名為 絲綢之路 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絲綢之路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 西北絲綢之路 ...

海上絲綢之路與陸路絲綢之路

序齊魯文化與東方海上絲綢之路 共同構建絲綢之路大文化圈 登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古登州的絲路花絮已落魯東 傳承登州歷史文化,提升蓬萊城市品質 我對蓬萊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明代登州與海洋文明 城市空間的解讀 登州曾是隋唐的一個門戶 開元寺所連線的歷史的一環登州在唐與新羅關係中的重要地位 明實...

新航路的開闢與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誰開闢的

對世界的影響不同 新航路的開闢,開啟了早期殖民擴張的道路,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但在客觀上也傳播了新思想。而海上絲綢之路是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是善良而又好的!二者性質不同 前前者是出於資本主義萌芽時代,而後者是封建國家間的!新航路開闢主要是指西方為擴大 尋找海上通往東方的道路,當時陸路被奧斯曼帝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