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是怎麼寫成《聊齋志異》的,《聊齋志異》是如何寫成的?

時間 2021-10-14 20:30:00

1樓:易書科技

是不如意的生活硬從強烈希冀科場進身的蒲松齡身上,擠出一部流芳百世的《聊齋志異》。

屢試不第的才子

蒲松齡(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出生在一個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從年輕時代起,為了考取功名,他日夜攻讀,奮發圖強。19歲,蒲松齡初應童子試,便考取秀才;在接下來的縣、府、道的考試中連得第一,補博士**員;但此後卻屢試不第,他31歲開始出外謀生,先在江南寶應縣孫蕙處當了一年幕賓,以後便長期在縉紳家設館教書,70歲撤帳家居。直到71歲,才破例被選為歲貢生,四年後,他就去世了。

蒲松齡紀念館貧寒的家庭

那麼,蒲松齡為什麼能寫成《聊齋志異》呢?

首先是蒲松齡生活的環境,他一輩子生活在農村,過著「家門暫到渾如客,饔米將空始欲愁」的窮愁潦倒的日子,十分貧困。他才富五車,也只好窮守蔽廬。為了養家餬口,蒲松齡到外鄉坐館,以「舍耕」度日。

在此期間,他多次為人代筆,寫壽屏錦幛、敘跋疏表,無所不包。康熙十二年淄川大旱,眼看要過年了,孩子們鬧著要吃要穿,而家裡卻無隔夜糧,甚至連給灶王爺供奉的祭品都沒有。蒲松齡呼天喚地,悲從中來。

絕望之中,他只能把鬼神志怪、神異故事當作自己的精神食糧,勉強支撐著活下來。

獲得描寫的契機

蒲松齡還有一個妹妹,嫁了個吃喝嫖賭、不務正業的丈夫。蒲家經濟窘迫又無權勢,無法顧及其妹。後來,妹妹來求胞哥幫忙,兄妹相對無語,只有抱頭痛哭。

聰明善良的胞妹的不幸遭遇,使蒲松齡對下層婦女的生活遭遇和社會地位有了進一步認識,成為其描寫婦女不幸和抗爭的主要契機。

與名士為友

年輕時,蒲松齡和朋友張篤慶、李希梅、王鹿瞻等,曾結為郢中詩人,以求在學問、道德、文思方面有所發展。他們賦詩酬答,相互磨礪,由此練就了文字功夫。康熙年間,蒲松齡曾住進青雲寺苦讀,晨誦夕讀,不遺餘力,積累了淵博的知識和廣泛的才能。

青雲寺以它的甘草春雨和朝霞彩虹陶冶了蒲松齡的文學靈性。

發洩心中的悲憤

後來蒲松齡科場失意,由於他一生接受的是封建主義的傳統教育,他始終把金榜題名、榮宗耀祖當作正統的人生道路。而把科場失意看成是遺憾終身的大事。因其父蒲磐的影響,蒲松齡從小喜愛讀書,經、史、詩、文皆過目不忘。

19歲時,在縣、府、道連考三個第一,中了秀才。但此後幾十年,屢次考試總以「病鯉暴腮,飛鴻鎩羽」結束。康熙十七年,他再次落第,和朋友李文貽泛舟大明湖,藉以消愁。

面對良辰美景,他愁上加愁,淚水潸然而下。之後,他寫下了《大江東去·寄王如水》一詞,感嘆自己固然是抱玉卞和,無奈考官是糊眼冬烘鬼,難以進身。在歷盡心酸之後,蒲松齡逐漸清醒。

八股文的重壓、科舉考試對讀書人的荼毒,功名不就的失意、考官的愚智不分,一股腦兒湧上心來,他滿腔悲憤,似骨鯁在喉,必求一吐為快。他的創作具有明確的目的,即為了反映自己生活的時代,抒發自己的情懷。他在《感憤》詩中說:

「新聞總人夷堅志,斗酒難消磊塊愁」。在《聊齋自志》中寫道:「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

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因此,從《聊齋志異》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他的胸中壘塊,而且透過作品中的狐鬼精靈、奇人異事,還可以真實地看到清順治、康熙時期的時代風雲。

花費三十年的創作

康熙九年九月,蒲松齡應朋友之邀,做了揚州府寶應縣知縣的幕賓。在此,他多次隨知縣視察民情,治理河道,歡宴遊歷,應付上司。大半生身居窮鄉僻壤的蒲松齡,惟一一次混進官場,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一方面,他目睹了吏治的黑暗;另一方面,南方山水的鐘靈秀氣也使這位老夫子陶醉其中,欲先洩而後快。他是一個平生很少出門的人,僅僅登過泰山和嶗山,多次到過濟南而已。

所以有機會到淮南遊歷不免感受特別深刻,沿途的景物他都寫進詩篇中去,形成了他自己的詩的特點,進而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點,甚至影響到《聊齋志異》的風格特點。

蒲氏在南遊時已經在蒐集故事,先用詩的形式寫出試看,然後再寫成**。蒲氏有《獨坐懷人》詩一首,裡面寫道:「途窮書未著,愁盛酒無杯。暮笛驚殘夢,深窗坐小年」。

雖說是「書未著」,其實「書」的內容已經在殘夢後的深窗下醞釀了。假如蒲松齡不曾有南遊的親身經歷,沒有多少篇七言律詩的試寫,**是不容易寫到這種境界的。

蒲松齡不僅擅長短篇**創作,而且精通詩文詞曲。他畢生寫下了大量的作品,著有《聊齋志異》四百九十餘篇;詩九百餘首;文四百餘篇;詞一百餘闕;俚曲十四種;戲三出;雜著數種。

在他的許多不同體裁的作品裡,可以看到一個突出的主題,就是揭露官府豪紳同人民群眾的矛盾,反映社會黑暗和民主疾苦。如詩《空城雀》、《日中飯》、《道謹》;文《紀實前編》、《紀災後編》;詞《賀新涼》等。《聊齋志異》是薄鬆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前後就基本寫成,以後又經過長期的修改增補。

雖然它的題材多數來自口頭傳說,但是大多經過作者的再創作,賦予新的內容和思想意義。

蒲松齡花了整整三十餘年的時間,寫成四百九十餘篇聊齋故事,他大概不會像寫一部辭書那樣有著明確的目的性。

如果非要說是有什麼原因的話,那應該是生活,是不如意的生活硬從強烈希冀科場進身的蒲松齡身上,擠出一部流芳百世的《聊齋志異》。

2樓:仍黛守從珊

關於《聊齋志異》,有兩個傳得很廣的說法:一個是蒲松齡在柳泉擺茶攤,請人免費喝茶,但必須講一個故事,回到家加工,寫成《聊齋志異》。另一個是"聊齋"是聊天之齋。

蒲松齡擺茶攤從未見於蒲松齡後人和朋友記載,這個說法來自《三借廬筆談》,魯迅先生早就認為不可靠。蒲松齡"我為餬口耘人田",一直在富貴人家坐館,哪有空閒到柳泉擺茶攤聽故事?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家裡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麼有閒空優哉遊哉擺上茶,擺上煙,你給我講故事,我寫**?

不可能。但是蒲松齡不管聽到什麼人說,聽到什麼稀奇的事,他都收集來寫**,這是肯定的。

他還有一個取材途徑,就是到古人的書裡邊找素材。《聊齋志異》裡大概有一百篇**,就是改寫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時候記得非常簡單。

比如說,在六朝**和唐傳奇當中,記了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留月》。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取月,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裡,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裡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

蒲松齡拿來寫了《勞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齋故事。

《聊齋志異》是如何寫成的?

蒲松齡為什麼會寫《聊齋志異〉〉?

3樓:匿名使用者

蒲松齡為什麼要寫這部**集呢?也許是同他本人的生活遭遇和生活體驗分不開的吧。

據史書記載,蒲松齡(1640-2023年),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他出身在一個世代書香卻功名不顯的家庭,自幼聰明好學,19歲時就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中秀才,在當地很有文名。他熱衷功名,希望能通過科舉進入仕途。

但考了幾十年,連一個舉人也沒考中,直到72歲才被破格提拔為歲貢生,但這對當時年過古稀的蒲松齡來講已經沒有實質性意義了。從一開始對科舉的熱衷,到後來的失敗,使蒲松齡對科舉考試製度的腐敗和弊端,以及落第的內心痛苦,都有深刻的體驗。這就使得揭露和批判科舉考試製度,成為《聊齋志異》的重要內容。

作為一個落第的窮秀才,蒲松齡一生主要靠教書和作文來維持生活。他長期在有錢的書香人家教書。這樣,一方面可以謀生計,一方面又為他讀書和寫作提供了條件。

蒲松齡長時期生活貧困,他的生活狀況與窮苦農民基本相近。這樣的生活,使他能接近下層,更多更深地瞭解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對當時政治的腐敗,社會的黑暗,也有更深切的感受。這是他在《聊齋志異》中能充當人民的代言人,傳達人民呼聲的重要的生活基礎和思想基礎。

蒲松齡自幼愛好民間傳說,蒐集了不少精魅神鬼的怪異故事。當然,他不只是積累,不只是單純的記錄,而是熔入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悟,以畢生的精力寫出了這部文言短篇**集。「聊齋」是蒲松齡書房的名字,在「聊齋」書房中,他寫下了許多花妖狐魅的奇異故事,故取名《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與傳統的同類**不同,其目的不在張揚神鬼迷信,更不是消閒之作。蒲松齡是為抒發和消除自己內心鬱積的悲憤和不平而創作的。他在這部**集中,就將《聊齋志異》稱為一部「孤憤之書」,並感嘆道,「寄託如此,亦足悲矣!

」應該指出的是,蒲松齡在書中所寄託的「孤憤」並不只是他個人的懷才不遇,窮困潦倒,而是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反壓迫,反剝削的要求,對黑暗現實的強烈憤恨和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是愛好,我覺得聊齋之所以家喻戶曉是因為它真實,大家都能看得出來,裡面看似寫鬼狐妖怪,其實是在寫當時的人,就如小謝篇,那兩個女子多悲慘啊,被一個大官人家的****調戲不算,還說了一句話「我告你勾引我」,這是什麼社會啊,在那樣的情況下,如果他委身屈服,日子不會好過,因為人家就喜歡她的那種剛硬,倘若他剛硬,只能在屈辱中自淨,橫豎一個死,多現實啊。還有一點,他之所以有那麼高的名氣,其實在於他的通俗易懂。不像三國那樣,我就不感興趣,紅樓夢那樣,雖然我喜歡那種夢境,尤其裡面的詩詞,但是很多人都說不懂,而水滸都一群男人,說的也不是現實生活中的事情,雖然堪稱四大名著,可是,看的人也不多,就算看了,你記住誰了?

為什麼會記住?無語,而西遊記,通篇妖怪。裡面的妖怪沒有一個出自現實中的,其中作者的要義,沒有一定修養的人,看出來,在我看來,聊齋,在中國,影響力遠遠超過四大名著,我小時候,我媽,一個農婦,都知道,裡面的情節,而現在誰不知道聶小倩啊,更驚人的是,畫皮竟然被拍出那麼多的電影,還有電視劇。

更值得稱讚的是。裡面什麼事情都有,人鬼戀,人物戀,還有男同性戀(黃九郎) 女同性戀(封三娘)。

內容包羅永珍,反應科舉制度的,多了去了,葉生,最典型。反應人間友情的,田七郎,崔猛。 當然還有推理破案的,很多都被拍成的大宋提刑官中的段子,我記不清了,反正我知道。

裡面曹末的那個段子就是出自聊齋中的。

反應那些女子智慧過人的,鴨頭。被愛情夢昏頭的有,阿寶。當然大青二青好像是說明動物比人更有情意的故事。反正多了去了,感興趣的,看看。

聊齋志異蒲松齡內容梗概,請求《聊齋志異》故事梗概

聊齋志異 全書將近五百篇,內容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一是愛情故事,佔據著全書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這類名篇有 蓮香 小謝 連城 宦娘 鴉頭 等。二是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作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齡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葉生 司文郎 於去惡 王子安 ...

蒲松齡寫聊齋志異的目的是什麼,蒲松齡《聊齋志異》 為什麼要寫鬼怪故事,表達了什麼

理海 聊齋志異 中,寫的是一些花妖狐魅的故事,充滿了奇思異想。蒲松齡為什麼要寫這部 集呢?也許是同他本人的生活遭遇和生活體驗分不開的吧。據史書記載,蒲松齡 1640 1715年 淄川 今山東淄博市 人。他出身在一個世代書香卻功名不顯的家庭,自幼聰明好學,19歲時就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中秀才,在當地...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蒲松齡為何要寫那麼多的鬼神

來自鶴廬坦率的白蘿蔔 因為蒲松齡小的時候就發生過很多奇異的事情,他也經常聽到路人講一些奇怪的事情,所以他想寫出來。他的好朋友張篤慶發現蒲松齡因為寫 聊齋志異 影響到考舉人,就寫了一首詩勸他 聊齋且莫競談空 別寫 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麼奇聞軼事,他都要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