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關於冬天和夏天的悲傷古詩,注 是古詩

時間 2021-10-14 20:57:55

1樓:微笑_百合_淚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化 礙… 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 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經春流到夏?

呀,不好意思,這個...好象不符合要求哦,不知道能不能幫得到你?

描寫冬日悲傷的詩句

2樓:金玥玥

1、詩句: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干。

出自:唐代·杜牧《初冬夜飲》

釋義:我像淮陽太守汲黯經常臥病,偶而喝杯酒解憂愁,客居異鄉衣袖上結滿清霜,只有與燈燭作伴。臺階下的積雪像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誰在此憑依欄杆?

2、詩句: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冬至夜懷湘靈》

釋義:心中思念多年卻沒辦法相見,棉被冰冷簡直無法挨身。怎能忍受得了這一年中最長的寒夜,更何況你我都是孤獨失眠的人。

3、詩句: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出自:唐代·賈島《冬夜送人》

釋義:天色剛明,我們騎馬送你到村口橋頭。大雪連下幾日積雪未消,枝頭的梅花花瓣隨風飄落,隨著水流而去。

冬日晝短夜長,天寒地凍。在這黎明時分你離去,心中萬般不捨啊。那綿延無際的楚山,想著路途遙遠,沿途險阻,不得不為你擔心。

4、詩句: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草白靄繁霜,木衰澄清月。麗服映頹顏,朱燈照華髮。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

出自:唐代·王維《冬夜書懷》

釋義:冬天夜晚冷又長,宮中傳出更鼓響。白草茫茫蒙濃霜,木葉蕭疏冷月朗。華服映我衰頹容,紅燈照我白髮蒼。正當朝廷尚年少,上朝不禁顧影傷。

5、詩句: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出自:唐代·高適《除夜作》

釋義:我獨自在旅館裡躺著,寒冷的燈光照著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麼事情,讓我這個遊客的心裡變得淒涼悲傷?

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髮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求關於冬天的古詩、要整首的。謝謝。 10

3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悽悽: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淒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裡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迴風:迴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清·洪昇《雪望》

描寫夏天和冬天景色的古詩

4樓:水漫靈山

描寫夏天的古詩詞和名句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秀:指草類植物結子。葽:草名,又叫「遠志」,味苦,可入藥。蜩:蟬,又名知了。

此描寫夏天的詩意:四月遠志結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

《詩經·豳風·七月》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此描寫夏天的詩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詩經·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個月,農曆四月。扶疏:枝葉茂盛的樣子。

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餘,清陰澄夏首

春餘: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裡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潭:水邊。

隋·楊廣《夏日臨江》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餘

孤花:一枝花。春餘: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遊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曆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絃

孟夏:初夏,指農曆四月。慈竹:

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

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絃:

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廕庇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幹《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此描寫夏天的詩句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寫冬天的古詩詞和名句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雨雪:下雪。雨:下,落。雱:大雪紛飛的樣子。

《詩經·邶風·北風》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喈:風疾的樣子。霏:霏霏,紛飛的樣子。

《詩經·邶風·北風》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

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慘慄:非常寒冷。

漢·《古詩孟冬寒氣至》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漢·《古詩童童孤生柳》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悽悽: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淒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裡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迴風:迴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清·洪昇《雪望》

關於春天的,夏天,秋天,冬天的古詩有那些

大俠 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夏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冬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關於春天夏天冬天秋天的古詩 50 一 關於春天的詩句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

關於炸油條中的「明礬」,明礬炸油條夏天和冬天用量

小小老漁夫 學名 十二水硫酸鋁鉀 又稱 明礬 白礬 鉀礬 鉀鋁礬 鉀明礬 是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複鹽。化學式kal so4 2 12h2o,式量474.39,無色立方,單斜或六方晶體,有玻璃光澤,密度1.757g cm3,熔點92.5 64.5 時失去9個分子結晶水,200 時失去12個分子...

南方的的冬天和夏天,1月份南方地區是冬季還是夏季

南方的夏天最高氣溫在39攝氏度左右,一般從公曆的5月初至10月中旬都可穿短袖,最熱的時間段在7月 8月,應該不會比北京更熱而且空氣也沒那麼幹燥。差不多到公曆12月初開始轉入冬天一直到第二年的公曆3月中旬算是冬天,最冷的時候一般在公曆的1月中旬 2月最低溫度一般不會低於4攝氏度,由於室內沒有暖氣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