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與感想的區別,感想感言與讀後感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10-14 20:57:55

1樓:匿名使用者

感言就是我們有敢於某一件事情,然後發表了一些言論感想,就是我們看到一件東西產生了某些想法。

2樓:ai餘金燕

感言,指對某些事或人產生髮出的想法,並表達出來。

感想,由接觸外界事物引起的思想反應。

3樓:julie林凡

採納率:58%13級 2013.10.

10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早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

」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後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

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裡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麼粗糙。

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裡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後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

「奶奶,我以後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感想感言與讀後感有什麼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沒什麼區別,都是讀書的感悟。但是前者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寫,後者是讀完之後

心得體會和感悟有什麼區別?

5樓:ying影英音

體會和感受的區別:

1、在含義上略有不同:體會是指體驗領會某種活動或是事物等,通常也用於人對某種境界或事物的感受。 而感受是指某件事情對於人的一種感染,使人從中受到影響;同時也表示於發生了某些事情從而產生了某種感想,引發人深思。

2、兩者的出處不同:體會是出自於 出自《朱子語類》卷五。《朱子語類》卷五是朱熹與其**問答的語錄彙編 。

而感受是出自於語出於《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先因心氣不足,感受風邪,入於經絡,致使精神恍惚。」

3、兩者在性質上不同:感受是外境與內心的核心介面,個體對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認知,經驗的累積,都是基於感受。感受和心靈的關係非常密切,任何的感受,都會產生特定的心理活動,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感受。

體會在 清 戴名世《序》裡:「蓋 定九 時時欲傳絕學於世,頗屬意於餘;而餘亦欲得 定九 親相指授,洞悉其源流,體會其精要,而後乃敢序 定九 之書。」 充分表達的是對於事物的認識要達到一種內在,認識到精髓和本質,領會到精要。

6樓:匿名使用者

感悟,是指人們對特定事物或經歷所產生的感想與體會,是一種心理上的妙覺。它的表現形式不一,或漸悟或頓悟,或隱藏或彰顯。真正的感悟**於人們的親身經歷與.

7樓:是你找到了我

1、定義

工作總結(job summary/work summary),以年終總結、半年總結和季度總結最為常見和多用。

心得體會: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

2、內容

工作總結:把一個時間段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並分析成績的不足,從而得出引以為戒的經驗。

3、特點

工作總結:自我性;總結是對自身社會實踐進行回顧的產物,它以自身工作實踐為材料,採用的是第一人稱寫法,其中的成績、做法、經驗、教訓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徵。

心得體會:主觀性;心得體會是個人對於所見所聞所感的體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8樓:50190嫡匭

,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總結與計劃是相輔相成的,要以工作計劃為依據,訂計劃總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

其間有一條規律:計劃——實踐——總結——再計劃——再實踐——再總結

心得體會,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文字。讀書心得同學習禮記相近;實踐體會同經驗總結相類。心得體會一般分為學習體會,工作體會,教學體會,讀後感,觀後感用直白的方法來說:

工作總結主要是寫總結之前工作中的優缺點;心得體會主要是著重於描寫總結完畢後受到的啟發得到的感想

9樓:匿名使用者

1心得體會重在你從中得到的學習技巧,或者某一種你新掌握的方法。簡單寫就可以。

2總結則要將你一階段事件都按條按例的總結出來,是幫你理清思路。

總之,前者隨意,多在你的主觀體會。後者嚴謹,要求你對事件脈絡理解清楚。

體會和感受有什麼區別?

10樓:ying影英音

體會和感受的區別:

1、在含義上略有不同:體會是指體驗領會某種活動或是事物等,通常也用於人對某種境界或事物的感受。 而感受是指某件事情對於人的一種感染,使人從中受到影響;同時也表示於發生了某些事情從而產生了某種感想,引發人深思。

2、兩者的出處不同:體會是出自於 出自《朱子語類》卷五。《朱子語類》卷五是朱熹與其**問答的語錄彙編 。

而感受是出自於語出於《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先因心氣不足,感受風邪,入於經絡,致使精神恍惚。」

3、兩者在性質上不同:感受是外境與內心的核心介面,個體對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認知,經驗的累積,都是基於感受。感受和心靈的關係非常密切,任何的感受,都會產生特定的心理活動,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感受。

體會在 清 戴名世《序》裡:「蓋 定九 時時欲傳絕學於世,頗屬意於餘;而餘亦欲得 定九 親相指授,洞悉其源流,體會其精要,而後乃敢序 定九 之書。」 充分表達的是對於事物的認識要達到一種內在,認識到精髓和本質,領會到精要。

11樓:匿名使用者

體會是自己親身經歷,感受只是站在對方角度的看法。

體會,讀tǐ huì,是指體驗領會,也用於人對某種境界或事物的感受。

出自《朱子語類》卷五。

必須經歷其事才能有所體會

體驗領會。《朱子語類》卷五:「卻是 漢 儒解『天命之謂性』,雲『木神仁,金神義』等語,卻有意思,非苟言者。

學者要體會親切。」 清 戴名世 《序》:「蓋 定九 時時欲傳絕學於世,頗屬意於餘;而餘亦欲得 定九 親相指授,洞悉其源流,體會其精要,而後乃敢序 定九 之書。

」 秦牧 《序》:「從許多同志熾熱的眼光中,你都可以體會到這種無聲的語言。」

感受有二種解釋一是受到;感染。二是體會;感想。如生理學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並將其轉化為神經衝動;這次下鄉巡迴醫療,感受很深。

語出於《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先因心氣不足,感受風邪,入於經絡,致使精神恍惚。」魏鋼焰 《寶地--寶人--寶事》:

「雖是走馬看花,卻感受頗多。」

12樓:匿名使用者

體會和感受是有區別的,體會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些事叫做體會感受是自己的,看完之後的想法

13樓:叫我魔皇大人

體會則是自己親身經歷過某些事物後從而得到的啟發與想法;而感受只是如同旁人看待某些事物而受到的感想。

14樓:滿山桃李找婆家

感受和感想都是接觸外部事物而發生的意識現象,但感想是思想範疇的東西,感受是情緒範疇的東西。

15樓:伊東憐斯潘諾斯

體會是自己親身經歷,感受只是站在對方角度的看法

16樓:冰戀慕雪

體會;體驗領會 感受;受到;感染。生理學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並將其轉化為神經衝動;

17樓:匿名使用者

感受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體會是自己的親身體驗

18樓:名字與我何干

體會是事後總結,感受是即刻直觀反應

勞動感言怎麼寫,勞動後的感想(50字)

在五一節放假期間,老師會給我們佈置一項任務,那就是每天干一件家務事,並且要拍照上傳,雖然勞動後我很累。但是卻很開心,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勞動後我非常累,但是我同時也感受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勞動後我非常疲勞,但更體會到了勞動的辛酸,體會到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我明白了 只有付出辛勤的汗...

初一學生入學感言怎麼寫,初中入學感想

微風把我送進了109中學,讓我看到了綠,聽到了靜,感受到了美。在生物園 操場 飯堂 長廊 到處都能看到綠色。綠油油的草坪,鬱鬱蔥蔥的樹木,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簡直就是二沙島中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讓我彷彿置身於一片綠色的海洋。聽,靜靜的,又傳來一些微弱的聲音,啊!又是那首大自然的合唱曲!聲音雖然微弱得...

學習感言怎麼寫,學習後的感想和收穫該怎麼寫?

冰野 通過 寫出學習內容 評價利弊 利用原文知識點 表達自己。三 利用原文的一些知識點做指導,然後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我們可以從書中引用一句話作為指南,然後給出意見。四 首先表達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和觀點或印象。注意事項 1 學習經驗沒有具體的格式,但記住不要在內容上誇張 誇張。在描述學習過程 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