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墓碑上刻的什麼字,墓碑上刻的字用什麼描

時間 2021-10-14 20:59:28

1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墓墓冢高12米,周長180米,有環形圍牆。墓前有照壁,嵌有石碑,碑刻為「漢昭烈之陵」。

寢殿面闊三間,寬11米,進深8米,灰青筒瓦屋頂,建築簡樸莊嚴。殿內高懸清人馬維騏所書「千秋凜然」四字匾額。其後為闕坊,闕坊正中嵌墓碑。

弧形碑帽上刻雙龍戲珠浮雕。碑身刻「漢昭烈之陵」五個大字;下款署「大清乾隆五十三年(2023年)三月上浣重建。」闕坊後即為劉備墓。

三國惠陵佔地2000平方米,封土高12米,有一道180米長的磚牆環護。陵前有「漢昭烈皇帝之陵」碑,公元2023年(清乾隆五十三年)立。史載,劉備於223年4月病逝於白帝城後,運回成都安葬;墓中還葬有劉備的先後死去的甘、吳二位夫人。

三國惠陵現有匾「漢昭烈陵」「千秋凜然」對聯:「一抔土尚巍然,向他銅雀荒臺何處尋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鱗古道令人想漢代宮儀」

2樓:保善

劉備死後墓碑上刻了這樣四個字(汗昭烈陵)大家知道劉備死後的諡號是昭烈皇帝,雖然劉備一心忠於漢室,然而死後還是稱帝了,顯然與他的初心相違背。

3樓:

漢朝文字。絕對是歷史級別的文化遺產。

4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沒被上課的事說過的開國皇帝??

5樓:狼行成雙

碑身正中陰刻楷體「漢昭烈皇帝之陵」七大字,是清乾隆五十三年(2023年)重建。

劉備墓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內之正殿西側。史稱惠陵。

寢殿面闊11米,進深8米,建於高0.4米之臺基上。左右兩壁嵌有石碑3塊,是後人為惠陵留下的題記。

寢殿之後,矗立著闕坊建築(清康熙七年2023年建)。闕坊正中鑲嵌墓碑一通,弧形碑帽上雕刻雙龍搶寶彩繪浮雕圖案。

墓碑上刻的字用什麼描

6樓:楊必宇

家中過世老人,長輩的石刻墓碑上邊的描色,或黑或金,常年風吹雨淋,間隔三四年,漆色脫落,掉色,變舊。

剪子一把,小盆一個,抹布數塊,水4-5升,200-400目砂紙三兩張,細美工筆或細毛筆一支。學生書法課用的筆號過粗,不能描小字。選它一半的筆號。

描小字時候,用剪刀剪去多餘的筆毫。

駐工廠的,要一瓶信那水500毫升,既可擦漆漬也兼做漆的稀釋劑。一桶黑色或金色普通油漆300-500毫升,噴刷鐵件表面保護用的醇酸漆,效果更好更持久。描字前,當拜。

將刻的字槽內用砂紙輕砂一遍,溼抹布在字裡走一遍,等風乾。漆筆塗描,露外的漆,或淌出字槽的漆及時用幹抹布擦拭。擦不淨的,用信那水,都描畫完,最後統一蘸信那水再擦字邊。

楊修墓碑上刻了什麼字???

7樓:粽書令

楊修墓現在華山腳下的河灣村附近,今僅存墓碑一通,立於村西南魏長城遺址上

碑上刻的內容是:漢主簿楊修之墓

**如下:

8樓:雁北海戀

碑上刻的內容是:漢主簿楊修之墓

9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單評三國演義中的這件事我個人認為楊修的死是他本人的錯,憑他的智慧洞悉他的主公絕非難事,那麼他屢犯主公忌以至曹操殺他,那錯在他;如果是客觀的講正史三國,那殺楊很可能是操的錯(畢竟正史今人只能揣測),操性善變,多疑妒才之性也常有體現,千古奸雄誰能拿捏的透呢?曹操畢竟也是人,絕對的權利誰能保證絕對運用得當呢.殺個聰明的楊修對他這個」丞相」的利益是大是小呢,我想曹操作為當時那個弱肉強食的時期的政治家,評價正史中的楊修之死殺修的對與錯,也就該討論一下這個,那或許可得結論,曹操殺錯了,因為修是賢人,殺之操少一賢是也.

從正史看三國演義,楊修之死是羅貫中為**藝術而」委屈」了楊修,呵呵,他的錯.

10樓:匿名使用者

"問易中天."

仁兄有創意..

劉備的墓地到底在**

11樓:各種怪

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墓地叫惠陵。

惠陵:劉備的陵寢(陵墓),甘夫人和穆皇后吳氏也先後合葬於此,為夫妻三人合葬墓。惠陵陵寢建築由照壁、山門、神道、寢殿、陵墓等組成。

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長180米,為圓形。墓冢四周,圍牆環繞,現存磚牆為清道光五年(公元2023年)所修,上有"漢昭烈皇帝之陵"幾個大字。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曆史了,史書記載未有被盜痕跡。

12樓:匿名使用者

哎,誰要知道的話你也應該就知道了

隨便怎麼樣,肯定在中國四川

也可能在汶川縣映秀鎮

13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至今 還未發現 只有猜測

墓碑上的家譜怎麼刻,墓碑上的字怎麼刻

墓碑正中自然是寫墓主的名字,不過往往都是墓主名字之前會有一些修飾之類的詞語。然後墓碑左下角則是刻上家族子嗣的名字,名字順序則是從長子到最小的,從左往右排列,如有孫或孫女則是刻在其子位置的下方,順序也是一樣以大到小從左往右。還有一些特殊的如 逝者未成年或還沒有子嗣則不需刻上家族一眾的名字,只需刻明墓主...

墓碑上的考字什麼意思 什麼年代,在農村,墓碑上的“故 顯 考 妣”分別是什麼意思?

御慕桖雅 考 字表示亡父,並沒有年代之分。現代人墓碑上也這樣寫。漢代 戴聖 禮記 曲禮下 生曰父,曰母,曰妻 死曰考,曰妣,曰嬪。意思 活著的時候叫父,叫母,叫妻子 死後叫考,叫妣,叫嬪。後以 先考 稱亡父。亦以 先考 稱別人的亡父。先考,對已離世的父親的稱呼,先 含有懷念 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

老人墓碑上刻的子女的排名順序,是孫女的名字在前呢還是孫媳婦的

嫵媚夢緣 這個,如果是老一輩的那種 就先從老人的子女開始 子 姓在一排,輩分在中間 所有的輩分可以寫在中間,只寫一個 然後是名字 孫 在下一排,格式和上邊一樣,依次下去 順序 先兒後女,先孫子再孫女在外孫 奶奶墓碑上提前刻了孫子媳婦的名字,但是現在孫媳婦不是同一個人,可以重新做個墓碑或者把名字改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