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民間有拜關羽,而不是其他的人

時間 2021-10-14 21:33:33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關羽的「忠」、「義」古今少有。

現在有一種說法是劉關張並沒有桃園結義,這其實不重要,不管是不是結拜兄弟,關羽對劉備的「忠」我看是相當到位了,這段君臣或者說兄弟際遇堪稱千古佳話,況且劉備的前半生顛沛流離,險象環生,跟著他並沒有什麼好處和利益,這就更顯出這個「忠」的成色之高。

《三國志.關羽傳》中說:「稠人廣座,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是惜墨如金的,能對關羽費了這麼多筆墨是很是少見,並且表現得極為到位,可見作者陳壽也是佩服關羽的為人的,至於羅貫中那更是佩服得過火了。

第二,關羽善待士卒,愛護百姓。

關羽給人的感覺是很「傲」,但那只是對所謂「士大夫」有傲氣,他看不起那些整天以國士自居又不能救民於水火的「名流」,痛恨那些以陰謀權術博取利益的所謂「謀士」,這正是他能一心跟隨劉備的原因,他敬重劉備是英雄,是實幹家,他以能展露才華和拯救國家為最高目標,自然不把那些玩虛的放在眼裡。但是有一點值得提一下,就是他對手下的士卒非常好,據《三國志》記載:「羽善待卒伍」,「請諸將飲食相對」,可見關羽是一個沒有架子的將軍,這樣的人往往在士兵中有很高的威信,再加上它刮骨療毒面不改色,進攻襄樊威震華夏的赫赫神威,這都是一個優秀軍事家應有的氣質,軍中人氣頗高。

還有關羽特別重「義」。明是非、知圖報,曹操對他好,他就盡全力報答曹操,但並不背叛本主,自古忠義難兩全,關於的忠和義就處理的相當成功,斬顏良誅文丑現在有人持懷疑態度,我認為是不是關於殺的不影響他的「義」,他是儘自己所能地立功報答曹操後毅然離去,功指定是立了,至於殺了誰沒殺誰就不要深究了,一個「掛印封金」就足夠說明問題了,知恩不報的太多了,恩將仇報的也不少,關羽做的已經夠到位的了。

更為難得的是,作為一個統兵武官,在鎮守荊州的時候能夠愛護百姓,荊州治理得並不比文官差,在關羽在世時,與荊州民眾結下深厚感情,百姓服其德行,仰慕其神威,珍視其情意,所以在關羽被害之後,荊州百姓曾自發地進行祭奠活動,這是最早的民間祭拜,發展到後來就成了香火鼎盛的局面。

第三,人們對關羽被害的自責心理和對叛徒的痛恨與不齒。

人們在關羽死後祭奠他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原因,即人們的自責心理,關羽走麥城的重要原因是因為部下士兵的家屬被呂蒙所扣,而使軍隊四散投降東吳,首先呂蒙的這種手段就不光彩,贏的讓人看不起,再有那些投降的士兵和他們的家屬多少會感到內疚,他們雖不曾親手殺掉關羽,但關羽卻是因他們而死,加之以往的感情,祭奠活動是免不了的,多少也是一種贖罪的表現。文學家也是下筆毫不留情,褒關貶呂的言辭躍然於紙上,**的威力是巨大的,呂蒙贏了戰爭,輸了名聲,連死法都那麼慘,相比之下,好像還是關羽贏的多。

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們崇拜英雄痛恨叛徒的心理使然,關羽的死與臨陣叛變的幾位將領有重要干係,死在叛徒手裡的人往往讓人痛惜和同情,所以民間傳說中的關於往往被加入很多主觀的誇張,至於叛徒當然是口誅筆伐毫不留情了,這就能夠理解為什麼《三國演義》裡有「玉泉山關公顯聖」這一章節了吧,也充分表現出人們對關羽的愧疚和敬仰之情。

以上三個原因使關羽慢慢超出了一個普通武將的傳統範疇,他所獨具的各種氣質和傳奇經歷使他成為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熱門人物,祭奠和崇拜他的活動也慢慢地從荊楚一帶傳向全國,世代相傳,不斷地提升和美化,最終走上神壇。這是自發的,是廣大人民的自主選擇,沒有任何的「炒作」嫌疑,關羽的「神」不是封的,是我們真心「捧」出來的。

2樓:鑫鑫紫

傳說,關公麥城戰死後,冤魂不散,滿懷一腔冤氣,提著腦袋,四處鳴冤。一天,路遇佛祖釋迦牟尼(道教說遇見太上老君),關公向佛祖傾訴滿腔冤屈之後,佛祖開導他:你說死得太冤,可是,你生前斬顏良、殊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難道被你所殺的人還少嗎?

難道他們都該殺,人家都死的不冤?關公一聽,頓時大徹大悟。詢問佛祖,如何才能消除冤氣,斷除六根?

佛祖勸他,趕快皈依佛門,才能心底坦蕩,祛邪扶正。關公聽了佛祖規勸,決心皈依佛門(道教說「從道養身」)。後被佛教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天尊關帝聖君」(道教稱「伏魔大仙關帝聖君」)鎮壇**,威鎮山門。

現四川梁平縣的明代建築「雙桂堂」,一進廟門,見到的是關公的殿堂。只見關公帶領關平、周倉,扶佑佛殿神聖。其**即出於上述典故。

由於關公一身正氣,神勇無敵。在民間驅儺習俗中,奉為壇神或戲神。酉陽陽戲、梓潼陽戲、提陽戲都敬關公為主神。

開戲,必設關公聖像、先祈關公後開正戲。在梓潼縣還有「關公掃蕩」的習俗。每年春節或關公生日,均要從廟裡抬出關公像,在田野、村寨中游走(掃蕩),以借關公之威,驅邪納吉,保一方平安。

屆時,當地群眾,在村頭莊尾,設壇迎送,氣氛熱烈隆重,可謂一大宗教民俗景觀。

亦稱「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本為道教的**四帥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將他作為財神來供奉。關於其來歷,前面已有介紹,其職能除了「治病除災,驅耶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又因其忠義,故被奉之為財神。因為商人認為有三,一是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非常詳明清楚,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商業神,二因商人談生意作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三因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取得勝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

這種信仰在清代,被各行各業所接受,對其頂禮膜拜尤盛。近代江湖上的哥老會、青紅幫特別敬祀關帝,且江湖上結義弟兄,亦必於關帝前頂禮膜拜,焚表立誓,以守信義。

當代,關公在臺灣還有一個封號——玄靈高上帝。此是清以來,百姓受顛沛流離之苦和內憂外患之辱,更祈求於忠勇信義的關公保護。江南一些城市的百姓在慘遭清兵和外國侵略軍的**時,曾抬出關公的神像聚集民眾以抗外辱。

民眾在遇天災、人禍、疾病、爭執時,則向關帝求雨、求藥,求他驅災陣魔、求他正直決斷,皇室求關公保國安民,地方求關公除暴安良。近世自於內憂外患,一些民眾在逃往臺灣時,將關公這一信仰也帶到了臺灣,並流傳了下來。當代商賈興盛,關帝又被尊為武財神,保護工商業的興隆。

臺灣道教組織於2023年5月在臺北泰山鄉加封關公為第十八代上帝,號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玄靈高上帝」之號標誌著關公信仰在臺灣道教中的升級。關公的忠義勇武仁信等品質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民眾的社會願望和理想人格,因此,他千百年來得到了世人的擁戴,被歷代加封,宋代封為「顯靈王」,宋徽宗時封為「義勇武安王」。

明神宗時將其神位晉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代順治皇帝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2023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2023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2023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20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2023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2023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泰定帝 天曆八年(2023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 萬曆四十二年(2023年)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 明思宗 崇禎三年(2023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 清世祖 順治九年(2023年)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 清世宗 雍正三年(2023年) 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 清高宗 乾隆元年(2023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2023年) 靈佑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2023年) 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八年(2023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神像、關羽的祠廟遍佈各地,為中國神明中最多祠廟的一位。古代祭祀的戰神本是「兵主」蚩尤。就官方的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周朝名將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

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郝經《陵川集》)。元代朝廷雖崇信喇嘛教,但未箝制人民信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信有增無減,元朝皇帝且曾遣使致祭。明清以降,供奉關羽的廟宇不僅遍佈中國內地,且延伸至蒙古、**、朝鮮半島乃至海外。

今日僅在老北京城裡,就有一百多座專供關公或兼供關公的廟宇。

因為關羽不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時又受到道家、佛家的膜拜,所以關羽是橫貫儒、道、佛三大中國教派的神只。但其中以儒家的關羽體現更多關羽的本色。

隨著關羽地位變得顯赫,關羽更被尊稱為「武王」、「武聖人」,與孔子並肩而立。也正因為關羽如此顯赫,除了軍人、武師奉他為行業神崇拜外,就連描金業、煙業、香燭業、教育業、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業也推祟關羽,所以也將他變成武財神,又是五文昌之一。

3樓:來自赭亭山直抒已見的波斯貓

忠義的化身(不被曹操的金銀和美女所**,千里單騎,五關斬六將去找劉備)

守信用:桃園結義,誓死要輔佐劉備

4樓:藍色天線

漢人喜歡崇拜失意英雄

5樓:

關於是忠義的化身。(千里走單騎嘛)

6樓:輕》揚

因為關公是民間最有名氣的猛將,是勇猛神聖的象徵。從古代開始人們就相信妖魔鬼怪都怕忠勇之士。把關公的神像貼在門上可以驅除妖魔鬼怪,給家庭帶來平安。

為什麼道教崇拜關羽,而不是其他三國時期的武將?

7樓:邱哥談文化

其實不僅僅是在中國關羽受到了很高的待遇和尊敬,在國外的很多國家中關羽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有超過三十個國家都修建有關羽廟。在三國時期,關羽為了保護嫂子奮勇殺敵,關羽為了尋找失散的兄弟而獨闖曹營,這是關羽義氣和勇猛的表現。在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關羽放走曹操,這也是關羽義氣的體現。

民間故事有哪些,中國民間故事有哪些?

哇哈哈口香糖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 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 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蹟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裡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 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 ...

中國民間器樂的合奏,重奏形式有哪些

一世明媚 齊奏 重奏 合奏 獨奏 二重奏,四重奏等形式。中國民族傳統 的組成部分主要有佛教 道教 說唱 戲曲 民間 等。民樂意指中國民族器樂,具體包括 1 管樂類 大嗩吶 小嗩吶 低音嗩吶 竹笛 梆笛 曲笛 高音笙 中音笙 低音笙 等。2 彈撥類 琵琶 柳琴 揚琴 中阮 大阮 古箏 箜篌 等。3 絃...

中國民間的門神都有誰,中國的門神有幾種呢

不曾明瞭 常見的門神人物 關羽和張飛 四大天王 佛教寺廟 韋馱 與伽藍 佛教寺廟 張 黃 蘇 李四將軍 清水祖師廟 王天君和馬天君 道教寺廟 神荼和鬱壘 源於 山海經 一說 皇帝書 方弼和方相哼哈二將 源於佛教 大寶積經 卷八 密跡金剛力士會 的密跡金剛和 封神演義 的鄭倫和陳奇,主要用於佛寺或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