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形風箏的來歷,龍形風箏的來歷

時間 2021-10-14 22:35:35

1樓:雨說情感

來歷:龍形風箏是清代宮廷遊戲時所用。風箏龍形,龍頭碩大,造型威嚴,龍鬚濃密修長,瀟灑別緻,雙眼可活動,使風箏增加了靈氣。

龍頭上有鱗十餘片,色彩明快自然。龍身修長,全身附以藍色鱗片,圖案清新。內部以細繩相連,結構細密。龍爪成波輪狀,虯勁有力。此風箏體量碩大,是清宮遊戲器具中的精品。

風箏是一種單純利用空氣作為動力的飛行器,通常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由系在上面的長線牽引,並順著風勢施放於天空。

早在我國東周春秋時期(距今2000多年),便相傳有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受此啟發,他的**魯班改用竹子,並以絹覆之,造出最早的風箏。後來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便以紙為料,這時的風箏被稱為「紙鳶」。

到了五代之時,南唐李鄴有一次也做紙鳶玩耍,突發奇想,在「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於是乎,後人便把這種能發出聲音的紙鳶稱為「風箏」。

擴充套件資料

一、風箏想要飛起來,必須要在有風的情況下才可以;

二、風箏必須通過提線的牽引才能飛起來,至於斷了線的風箏,是飛不了多遠的。所以,風箏是在風力、牽引力和先前說過的揚力,這三個力的共同作用下才得以保持在空中的平衡。

在空中,假定風力的方向基本水平,而風箏所受風力的角度,以及上揚力的大小,則通過風箏的提線來控制。如果我們加大牽引力,也就是作用於提線上的力量,便可以使風箏的迎風角趨於45°,那麼上揚力便會隨著增加,這時的風箏就會飛高。

當減小牽引力,那麼在風力和揚力的合力作用下,風箏會飛得更高更遠,但是我們必須快速地再加大牽引力,以再次保持風箏的角度穩定,使其達到平衡狀態。

2樓:匿名使用者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資訊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

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

「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裡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當今,我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龍形風箏是古代人發明的。

龍形風箏的簡介(短一些)

4樓:要當技術宅

龍形風箏是清代宮廷遊戲時所用。風箏龍形,龍頭碩大,造型威嚴,龍鬚濃密修長,瀟灑別緻,雙眼可活動,使風箏增加了靈氣。

龍頭上有鱗十餘片,色彩明快自然。龍身修長,全身附以藍色鱗片,圖案清新。內部以細繩相連,結構細密。龍爪成波輪狀,虯勁有力。此風箏體量碩大,是清宮遊戲器具中的精品。

5樓:甲曼特凱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資訊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

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

「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裡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當今,我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龍形風箏有什麼含義?看清楚是含義,不是**,滿意的話提高懸賞 100

6樓:匿名使用者

喻意吉祥 祥瑞的意思 在中國 龍是圖騰 中國人喻意龍的傳人 放龍型風箏的意思就是放飛吉祥 在一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 龍型風箏的意思就一大堆了

7樓:幻夢閣

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而一般放龍形風箏是長輩帶晚輩放,所以,龍形風箏,是希望你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謝謝!

8樓:同春勇格

龍,行天下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怎麼做龍形風箏,怎樣做龍形風箏,詳細過程

古方紅糖 龍形風箏就是龍頭蜈蚣風箏,在網上搜一下,很多的 做風箏的工具 膠水,刻刀 做風箏的材料 竹篾,牛皮紙,絲線 方法 步驟 1 用竹條扎一個直徑為17公分的圓 2 做上兩個耳部和眼睛的外框 3 取一張厚紙片 4 捲成圓形,圓形的兩面各貼上半面眼珠 5 將兩隻眼睛穿成一串,做成會旋轉的活動型眼睛...

風箏的來歷是什麼,風箏的起源和它的最初的用途是什麼

追尋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 770 221bc 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 木鳶 據 韓非子 外儲說左 記載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 另據 鴻書 記載 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曰 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在中國古代,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

蘭亭鎮蘭溪之上鎖龍橋的來歷

相傳古時候筆架山下有一風水先生水平甚高,但其子叛逆。日常行事一概與他父親的意願相反,絕不順從。風水先生在筆架山下勘得一條龍脈 如有先人死後按一定方位葬在此處,則後世子孫能享無量福祿。考慮到其子逆其意願做事的風格,風水先生死前吩咐兒子務必葬在該處,且與方位一併告知,只是與所需方位相反,料想其子必定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