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紫藤蘿瀑布 的重點和難點分析和解答

時間 2021-10-14 22:57:14

1樓:冰巧青兒

一、整體把握

原先,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我心上」,在繁花盛開的藤蘿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寧靜了,喜悅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紫藤蘿瀑布,是新時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寫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時候人們的心聲。

二、問題研究

1.為什麼面對紫藤蘿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樣的變化,對生命有那樣的感悟呢?

研究這個問題,應該注意寫作時間——2023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蘿,後來,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種果樹,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係」,這個話,今天聽來是多麼荒唐,這就是極「左」的論調。

根據這個線索,通話記錄背景,就能理解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2023年至2023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神州大地重又勃發生機,欣欣向榮。

聯絡這樣的歷史背景,就會明白,紫藤蘿的命運,從花兒稀落到毀掉,到如今繁花似錦,正是十幾年來整個國家命運的寫照和象徵。作者回顧花和人的命運,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就是說,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後,不能老是讓悲痛壓在心頭,應該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以昂揚的鬥志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

作者徹悟了,於是「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從腳步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狀態。

研究這個問題,還應注意「生死謎,手足情」六字。手足,比喻弟兄。這裡說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歲的弟弟身患絕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慮悲痛,現在面對紫藤蘿,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由此可以明白,「各種各樣的不幸」,也包括死亡。那麼,為什麼說「 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呢?個體生命是有止境的,人類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這就是說,我們不能陷在個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與祖國人民同命運,共呼吸。

2.「這裡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怎麼把氣味說成顏色,說成夢幻?

香氣,訴諸嗅覺;色彩,訴諸視覺;夢幻,是大腦幻覺。人的各種感覺是可以溝通的。修辭上稱之為通感。

3.怎麼會出現「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係」這種謬論?

現在聽起來的確不可思議,但是極左思潮氾濫的年代就是這樣。他們非常狹隘地理解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認為賞花不是勞動者的愛好,賞花就是小資產階級情調、資產階級情調,甚至認為愛花就會腐化墮落。

4.「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句後面說,「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這裡似乎也有象徵意義,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確是這樣,那麼象徵什麼?

包含什麼哲理呢?

確有象徵意義,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中國人民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時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甩開膀子大幹」,大幹社會主義的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又像千舟競發,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洪流中去。這兩句話又這樣一個哲理,每個人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一分子,只有每個人都奮發有為,四化大業才能燦爛輝煌。理解了這個哲理,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什麼「加快了腳步」。

5.課文對我們寫作有哪些啟示?

這樣的文章叫做「託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寫這一類文章,可以從課文中得到不少啟示。

第一,寫景狀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礎,首先要把景物寫好,在寫景狀物中要飽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議論。情從景出,議從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與理,如果有兩三層更好。這篇散文,說了「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之後,又有一層新意,就顯得豐富。

第二,景物的全域性和每個區域性要細細觀察。我們看,作者既寫一樹,又寫一穗一朵,可以想見她既綜觀總體,又細察區域性,觀察得多麼周到細緻。

第三,對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歡的人一樣,寫起來就會生動親切。

擬人、比喻之類,並非作文時想到要用什麼修辭手法才寫出來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這個形象,這個感覺。一樹紫藤蘿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動,它在歡笑,它在和陽光挑逗,寫出來,紫藤蘿花就顯得分外美好可愛。大凡寫作,總得有想像和聯想,才能妙筆生花。

2樓:琪

值得思考:

1.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的意思。

2.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的意思。

答案:1.本句是中心句,由花及人,在漫長的人生長河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

要正視困難和挫折,不向命運低頭。對生命的美好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勇於迎接挑戰,創造美好的生活。這句話表現了作者豁達的胸襟。

2.這是全文的結尾句,從內容上講,此句點出了「我」被藤蘿花感染後的行動,感悟到生命的活力與永恆,促使「我」振奮精神,闊步向前。從結構上看,此句與開頭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相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精巧玲瓏。

3樓:箢筱笭筠

第8自然段的試探:作者用花體現了當時的社會腐敗。

4樓:

一、作者的感悟

二、課文的主使句和寒意

三、課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代表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四、紫藤蘿的變遷,由花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代表什麼五、作者是怎樣描寫藤蘿花的

基本上就是這些了。呵呵

紫藤蘿瀑布 課文的解析和中心。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現代著bai名**家和散du文賈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是zhi一篇情文並茂dao狀物抒情的散文,其特點,主要回表現答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描寫細密蘊含深情

二巧用修辭,議論精闢!

三首尾呼應,過渡自然

另外文中還有不少精彩的抒情和議論,畫龍點睛,突出中心中心就是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紫藤蘿瀑布課文梗概

6樓:月似當時

《紫藤蘿瀑布》文章寫於2023年5月,當時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

作者從花的衰與盛的轉變與自身的經歷中,感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就是說,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後,不能老是讓悲痛壓在心頭,應該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以昂揚的鬥志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

這一哲理的揭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文章的立意因這一感悟而深刻,不僅僅停留在讚美紫藤蘿花的頑強生命力這一淺層面,而是深入到對人生、對生命的感慨,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昇華。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從結構上說,照應開頭,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嚴謹。

從內容上說,作者受紫藤蘿花頑強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奮,要以昂揚的鬥志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於是「不覺加快了腳步」。

擴充套件資料

《紫藤蘿瀑布》的語言清新雋雅,柔婉含蓄。文章的描寫語言,不僅做到了形象、生動,逼真,而且帶著獨特而含蘊的抒情韻味。

值得稱道的是文與意的諧和結合:語言的形式與語言的情韻妙合貼切。根據立意與抒情的需要,文章的描寫語言,大多用靈雋鮮活的淺語短句,這不僅增添了語言的形式美、流動感,而且有助於表達作家讚美生命的喜悅歡欣情緒,清新中帶著雋雅。

文章的抒情議論語言,多融匯在描寫語言之中,象畫面配詩,抒胸坦懷,既點化描寫語言的核心,又表達了對於人生坎坷,命運浮沉的反思,意厚神凝,情聚思沉,蘊藉含婉,深沉通脫,表現了宗璞文學語言的深厚功力。

孫犁讚揚宗璞的語言說:「宗璞的文字,明朗而又含蓄,流暢而有餘韻,於細膩之中注意調節……可以說是字字錘鍊,句句經營。」這是切中肯縈的評價。

作者對紫藤蘿的高度禮讚,是抒情主體心靈之光對自然之象的燭照與感應;是她對生命活力的深情呼喚和憧憬;是身心遭劫後尋求感奮勃興的精神寄託;是人生在歷史滄桑中解脫重負的心靈博動;是內心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的寧靜而後感悟到生命的永恆。

總之,本文借對一株紫藤蘿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之本質深度的追求,對生命意義執著的拷問,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迴曲折而終將前進的無限感慨。

7樓:

梗概:《紫藤蘿瀑布》寫作者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情不自禁的停住腳步。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化為寧靜和喜悅,並由此領悟了花和人雖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無止境這一永恆的哲理。

中心思想:文章通過對紫藤蘿的描寫,讚美了生命的永恆與美好,鼓勵人們要熱愛、珍愛生命。

紫藤蘿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1的水花。

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裡春紅2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 。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裡。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那裡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3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

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關於生死的疑惑,關於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這裡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4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麼。後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

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係。我曾遺憾地想:

這裡再也看不見藤蘿花

過了這麼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虯臥龍5般的枝幹,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寫作背景:宗璞一家,在*****中深受**,」疑惑「和「痛楚」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這篇文章寫於2023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唯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於是寫成此文。

內容賞析

這篇文章以「紫藤蘿花」為線索,按照「賞花」、「憶花」、「悟花」的順序行文。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段)文章從作者賞花寫起。首段獨句成段,「我不由停住了腳步」說明作者是因為心有所動而止步。「不由」在這裡點了作者從沉思到驚醒到被吸引的過程。

那麼她為何而沉思,又被什麼吸引,這裡的獨句成段,從側面烘托出紫藤蘿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麗,也製造懸念引出下文。

然後作者正面細緻描寫紫藤蘿花,描繪非常形象、優美,依次描寫了花瀑、花穗、花朵,從整體到區域性,條理清晰,層次感強。首先從花形來描寫紫藤蘿。其特點是「像一條瀑布」、「紫色的大條幅」。

其中有整體總寫:「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也有區域性細寫:

「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

第二部分(第七至第九段)作者很自然的從賞花寫到憶花。作者在本段中由對花色的熱鬧的描繪轉入到花色的沉澱,沉澱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動,流動的花色盪滌了自己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在此作者已經由花寫到自己的心,並引出了「生死謎,手中情」的思考,對人生生與死的思考。

回憶十多年前花的稀零,與眼前繁茂的紫藤蘿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紫藤蘿花頑強不息的生命力,為下文對生命的思考做鋪墊。

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一段)作者最後點明主旨,寫悟花以及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作者從花的衰與盛的轉變與自身的經歷中,感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就是說,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後,不能老是讓悲痛壓在心頭,應該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以昂揚的鬥志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

這一哲理的揭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文章的立意因這一感悟而深刻,不僅僅停留在讚美紫藤蘿花的頑強生命力這一淺層面,而是深入到對人生、對生命的感慨,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昇華。「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從結構上說,照應開頭,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嚴謹。

從內容上說,作者受紫藤蘿花頑強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奮,要以昂揚的鬥志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於是「不覺加快了腳步」。

紫藤蘿瀑布教案 10,《紫藤蘿瀑布》的啟示

去無憂無慮網查一下。中學語文的。1.獨立成段是為了設下懸念,吸引讀者,與最後一段相呼應。2.是由整體到佈局來寫的,從色彩,形態,香味來描繪的。3.因為紫藤蘿的形象已經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4.由焦慮悲痛化為了靈靜喜悅。5.第8自然段第一句。6,那時,養花養草被看做小資本情調,種地才光榮,嫁人嫁最窮的...

紫藤蘿瀑布的作者背景,紫藤蘿瀑布寫作背景

紅蝶骨灰粉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者 宗璞簡介 宗璞,原名馮鍾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1928年生於北平,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退體於中國社會科學業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既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長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蘊含東方傳統哲學文化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相結合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

《紫藤蘿瀑布》的作者是怎樣的人,《紫藤蘿瀑布》的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馮鍾璞1928年7月26日 1 生於北京,乃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幼承家學,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就職於中國文聯及編輯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宗璞多年從事外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