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生查子》賞析,歐陽修的《生查子》 賞析

時間 2021-10-14 23:19:57

1樓:八嘎子

生查子 ·歐陽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雁柱十三絃,一一春鶯語。嬌雲容易飛,夢斷知何處?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此詞以男子的口吻,寫一女子彈箏的情景,並在其中滲入愛情與離愁。

上片描寫從前女子在與情郎相聚時彈箏的情景。起首一句好似一個特寫鏡頭,先畫出這位女子的嬌容美態。此時她彷彿坐在箏前,旁邊站著一位英俊少年。

在彈箏之前,她嬌羞怯怯,理了理頭髮。「整翠鬟」三字把她內心深處一股難名狀的激動感情恰當地反映出來。下面「得意頻相顧」一句,是寫這女子彈箏彈到高潮,她的感情已和箏聲溶為一片,忘記了方才的羞怯,不時地回眸一顧,看看身旁的少年。

這是用白描的手法表現演奏者與欣賞者的感情交流。

「 雁柱」二句具體地描寫箏聲。唐宋時箏有十三絃,每弦用一柱支撐,斜列如雁行,故稱「雁柱」 「一一春鶯語」,系以鶯語擬箏聲。白居易《琵琶行》雲:

「間關鶯語花底滑。」韋莊《菩薩蠻》雲: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似為此句所本。前一句以「雁行」比箏柱,這一句以「鶯語」狀箏聲,無論在視覺和聽覺上都給人以美感。而「十三」、「一一」兩組數字,又使人覺得女子的十指在一一按動箏弦,輕攏慢捻,很有節奏。

隨著十指的滑動,弦上發出悅耳的曲調。在這裡,詞人著一「語」字,又進一步擬人化,好象這弦上發出的聲音在傾訴女子的心曲。下片寫而今兩情隔絕,悽苦難禁。

「嬌雲」二句,語本宋玉《高唐賦》,暗示他們在彈箏之後曾有一段幽會。然而好景不長,他們很快分離了。著以 「容易」二字,說明他們的分離是那樣的輕易、那樣的迅速,其中充滿了懊惱與悵恨,也充滿了憐惜與懷念之情。

「夢斷知何處」,表明他們的歡會象陽臺一夢;然而鴛魂縹緲,舊夢依稀,一覺醒來,仍被冷冷清清的氛圍所籠罩。

結尾二句,寫男子深院獨處,黃昏時刻,諦聽著窗外的雨聲。陣陣急雨,敲打芭蕉,這是男子在回憶中產生的錯覺,也是他迫促煩躁心情的寫照,同時又表現了孤棲時刻幽寂悽清的況味。雨聲即為箏聲,這樣的箏聲,最易觸動愁緒。

這首詞巧妙地運用了哀樂對比。上片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明快的節奏;下片則情深調苦,表現了孤單寂寞的悲哀。以樂景反跌哀情,故哀情更為動人。

詞中正面描寫彈箏的女子,而以英俊少年作側面的陪襯;上片中寫這男子隱約在場,下片中則寫女子在回憶**現,虛實相間,錯綜敘寫,詞中的感情就不會變得單調。作者善於運用比喻,如以「雁行」比箏柱,以 「鶯語」擬箏聲,以「嬌雲」狀遠去的彈箏女子,以雨打芭蕉喻箏中的哀音,或明比,或暗喻,都增加了詞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這首詞與唐朝詩人崔護的名作《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了舊日戀情破滅後的失落感與孤獨感。

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霄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後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

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 「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滿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此詞既寫出了伊人的美麗和當日相戀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在寫法上,它採用了去年與今年的對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間形成哀樂迥異的鮮明對比,從而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苦痛體驗。這種文義並列的分片結構,形成迴旋詠歎的重疊,讀來一詠三嘆,令人感慨。

2樓:

生查子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歐陽修《浣溪沙》的賞析

3樓:飛機

【賞析】 此詞描寫泛舟潁州西湖、留連 美好 春光的情趣。作者對湖面天光水色作了傳神而準確的描繪,把握了雲天陽光、花鳥遊絲所蘊含的美的特質,並注入自己心靈深處的 情感 ,創造出幽美的詩情畫意。上片寫湖面風光。

首句寫遊客們乘坐著豪華的車子,駛過那裝修著硃紅欄杆的橋樑,來到西湖遊賞春光,傳達出一種喧騰熱鬧的氣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雲」寫湖水裡映出了雲的 影子 ,雲、水、天空都融在一起了。溶溶,水盛貌。

春水,言水之柔和;春雲,言云之舒緩。一句之中,並列兩個「春」字,這倒是名副其實的「加一倍寫法」,目的就是把這個字突現出來。這句裡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說成浸泡,就等於把雲的影子說成是真的雲,通過這種「真實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來,從觀察體驗的錯覺中描繪景物的狀態。

「碧琉璃滑淨無塵」,用琉璃的光潔平滑來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現了湖面泛舟時輕快、暢適的心情,形象而有詩意。 下片寫遊興未盡的留連之情。前兩句是對偶句:

「當路遊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這兩句描寫春物留人,人亦戀春,是全詞的重點所在。遊絲,是春季裡昆蟲吐出來的細絲,隨風飄舞在花草樹木之間,遊絲本無情而有情,網住春光,留住遊人。

歐陽修卻說遊絲「縈醉客」,這既是遊人賞春縱飲,也有遊人被美景所也是「喚住」之意,與遊絲縈客同。總的是說春色無多了,何不再流連些時,這正是「惜餘春」之意。明明是遊人捨不得歸去,卻說成是遊絲、啼鳥出主意挽留。

把遊絲、啼鳥說成頗通人性的靈物,這便是詞體以婉曲寫情的特別處。末句裡的「日斜歸去」四字,說明西湖景色美好,讓**連;「奈何春」三個字使得全詞更顯得精彩,它表達了作者鬱積於心的留連惆悵之情。這首詞的結尾,是用陡轉直下的筆法揭示了遊人內心深處的思維活動,表現了由歡快而悲涼這種兩極轉換的心理狀態,故而能夠取得含蓄蘊藉、餘味不絕的藝術效果。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對春光的深深眷戀。詞中的春光,使讀者聯想到人生的青春、愛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雋永蘊藉的意境,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思。

歐陽修的《生查子》,《生查子》歐陽修

生查子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解說 此詞選擇特定環境下的一個特定情節,以強烈的今昔對比的方式,極其簡練地勾勒了一個愛情故事。上片寫去年元夜兩人在黃昏後 月色下的一次甜蜜的約會 下片則寫今年元夜物是人空,留下女主人公獨自一...

採桑子 歐陽修 賞析,採桑子歐陽修的名句賞析

月白風清 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處境的順利,心情的愉悅。從襯托角度來談亦可 前後對比的手法。用十年前愉悅心情和在憂患凋零中老去的傷感構成對比,突出如今的悲涼況味。首句直接點題說夕陽殘照下的西湖好,但沒有用濃重的色彩描寫,西湖好,好在哪呢?第二句從近景著筆作出,描寫了池中的...

歐陽修寫的生查子 元夕的節日習俗是什麼

看不見遇不著 歐陽修寫的 生查子 元夕 指的是元宵節,元宵節習俗有 1 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叫 浮元子 後稱 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 元寶 2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就出現過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 西京賦 3 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