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代表人物分別是誰,邊塞詩四個代表人物分別是誰?

時間 2021-10-15 00:04:51

1樓:三國之長空

一、邊塞詩是唐詩的一個重要流派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是邊塞詩四個代表人物。

二、擴充套件回答:

1、邊塞詩派: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高適《燕歌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七言長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

除此之外,盛唐大詩人李白、杜甫都寫過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成為他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關山月》、《塞下曲》六首、《戰城南》、《北風行》等,杜甫的《兵車行》、《前出塞九首》、《後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詩人也有邊塞詩的名篇傳世,如王昌齡的《出塞》、《從軍行》,王之渙的《出塞》,王翰的《涼州詞》。盛唐詩成為邊塞詩創作的頂點。唐朝的王維是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王維的《使至塞上》、《老將行》等)此後中晚唐並沒有出現邊塞詩的大家,但題材有所擴充套件。

2、邊塞詩: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時代。

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首。其中有些巨集偉的篇章不但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極具歷史意義。

2樓:追風之影子

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

高適:代表作如《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首》等,歌頌了戰士奮勇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也寫出了他們從軍生活的艱苦及嚮往和平的美好願望,並揭露了邊將的驕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賞罰不明、安邊無策,流露出憂國愛民之情。

別董大千裡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昌齡,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城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涼州詞二首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其實唐朝的邊塞詩是一個氣象,遠不止這幾個人,還有崔顥,王翰,李白等都算。

邊塞詩是唐詩的一個重要流派誰誰誰誰是邊塞詩四個代表人物

3樓:三國之長空

一、邊塞詩是唐詩的一個重要流派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是邊塞詩四個代表人物。

二、擴充套件回答:

1、邊塞詩派: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高適《燕歌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七言長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

除此之外,盛唐大詩人李白、杜甫都寫過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成為他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關山月》、《塞下曲》六首、《戰城南》、《北風行》等,杜甫的《兵車行》、《前出塞九首》、《後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詩人也有邊塞詩的名篇傳世,如王昌齡的《出塞》、《從軍行》,王之渙的《出塞》,王翰的《涼州詞》。盛唐詩成為邊塞詩創作的頂點。唐朝的王維是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王維的《使至塞上》、《老將行》等)此後中晚唐並沒有出現邊塞詩的大家,但題材有所擴充套件。

2、邊塞詩: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時代。

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首。其中有些巨集偉的篇章不但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極具歷史意義。

4樓:追風之影子

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

高適:代表作如《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首》等,歌頌了戰士奮勇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也寫出了他們從軍生活的艱苦及嚮往和平的美好願望,並揭露了邊將的驕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賞罰不明、安邊無策,流露出憂國愛民之情。

別董大千裡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昌齡,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城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涼州詞二首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其實唐朝的邊塞詩是一個氣象,遠不止這幾個人,還有崔顥,王翰,李白等都算。

邊塞詩的四個代表人物

5樓:

1、北宋的晏殊

晏殊是北宋邊塞詩人,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晏殊的文章,內容豐富,詞藻華麗,他能寫各類文章,尤其善於寫詩,有閒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緒,晚年仍專心孜孜地學習,不知疲倦。

2、唐代的王維

王維是唐朝邊塞詩人,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還是唐朝著名的畫家。

王維山水詩寫景如畫,在寫景的同時,不少詩作也飽含濃情。王維的很多山水詩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表現自己的閒適生活和恬靜心情。

3、唐代的李頎

李頎(690?—751?),字、號均不詳,漢族,郡望趙郡(今河北趙縣),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一帶人 [1-2]  ,唐代詩人。

開元二十三年中進士,曾任新鄉縣尉,後辭官歸隱於潁陽之東川別業。

李頎擅長七言歌行,邊塞詩,風格豪放,慷慨悲涼,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人皆有唱和。詩以邊塞詩成就最大,奔放豪邁,慷慨悲涼,最著名的有《古從軍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

李頎還善於用詩歌來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長歌著名,也擅長短詩,他的七言律詩尤為後人推崇。 《全唐詩》中錄存李頎詩三卷,後人輯有《李頎詩集》 。

4、唐代的王之渙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薊門人,一說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王之渙早年由幷州(山西太原)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後復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去世。

王之渙是盛唐的著名詩人,他寫西北風光的詩篇頗具特色,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優美,朗朗上口,廣為傳頌。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

為盛唐邊塞詩人之一。「黃河遠上白雲間」,僅七個字,祖國壯麗山河景色躍然紙上。可惜他的詩歌散失嚴重,傳世之作僅六首,輯入《全唐詩》中。

5、唐代的高適

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雄渾悲壯」是高適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高適少孤貧,有遊俠之氣,曾漫遊樑宋,躬耕自給,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個性,故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

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

6樓:無疾而終誰憶起

塞詩代表人物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渙、王翰、崔顥、劉灣、張謂等也較著名。這些詩人大都有邊塞生活體驗,他們從各方面深入表現邊塞生活,藝術上也有所創新。

他們不僅描繪了壯闊蒼涼、絢麗多采的邊塞風光,而且抒寫了請纓投筆的豪情壯志以及徵人離婦的思想感情。對戰爭的態度,有歌頌、有批評,也有詛咒和譴責,思想上往往達到一定深度。其詩作情辭慷慨、氣氛濃郁 、意境雄渾 ,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絕句的形式。

傑出作品如高適《 燕歌行》、 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等。另外,中唐盧綸、李益也有些格調蒼涼的邊塞絕句。http:

7樓:

邊塞詩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詩派。他們的詩歌主要是描寫邊塞戰爭和邊塞風土人情,以及戰爭帶來的各種矛盾如離別、思鄉、閨怨等,形式上多為七言歌行和

五、七言絕句,詩風悲壯,格調雄渾,最足以表現盛唐氣象。其詩人除高適、岑參外,還有王昌齡、李頎、崔顥、王之渙、王翰等。

現在華語樂壇的代表人物是誰

在歌壇裡其實沒有一個絕對唯一的時代人物代表,但說最代表的我想應是鳳凰傳奇,最能說明一個 時代的符號。他們的歌被整個華語地區所認可,他們使中國風的歌曲發揚光大,大街小巷商業街到居民社群和用來廣場舞,誰都很難說出他們的缺點和不足,從藝術角度他不容置疑的,從商業角度唱片銷量,在唱片幾乎滅絕的年代,你去網路...

不丹幣代表人物是誰,不丹幣人物是誰?

不丹貨幣上的人物是 現任國王是吉格梅 凱薩爾 納姆耶爾 旺楚克 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 除了面額500的,面額500的人物是 不丹第一任國王烏顏 旺楚克 不丹幣人物是誰? 左圖 面值 500不丹努爾特抄魯姆bai,人物是 不丹第一任國王du烏顏 旺楚克ugyen...

交響童話彼得與狼裡面的樂器分別代表人物什麼樣的性格

不憶楣 長笛 小鳥 輕快活潑 單簧管 貓 捕捉獵物的機警 雙簧管 鴨子 模仿走路蹣跚的步態 絃樂 彼得 機智勇敢 大管 爺爺 低沉的音區象徵著爺爺的聲音 圓號 狼 凶惡 陰險 定音鼓和大鼓 獵人 模仿槍聲 預示獵人的出場 彼得與狼裡的所代表的人物是哪幾件樂器 中用長笛 雙簧管 單簧管 大管 絃樂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