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詩賞析答,快,高中語文古詩賞析的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術語

時間 2021-10-15 00:26:41

1樓:飄來飄去的人犯

第一首《將進酒》

1答: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字面意思是 鐘鳴鼎食有何富足,只但願長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復清醒。 「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

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

2答: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階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絡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

再者,「陳王」曹植於丕、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聖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

第二首《自洛之越》

1答:這首詩寫的自洛赴越之事,抒發了詩人的失意憤慨之情,同時刻畫了一個落魄不羈,傲慢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答: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兩句前後倒裝,每句句中又倒裝。本來是因為「厭洛京風塵」,所以才「尋吳越山水」。一倒裝,詩句頓時勁健,符合格律,富有表現力。

第三首1答:《金陵晚望 》所表達的傷心是,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股滄桑之感,作者聯想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而韋莊的《金陵圖 》中的傷心也是根據《金陵晚望 》中的傷心而說的。

2答:《金陵晚望 》感嘆「一片傷心畫不成」,而韋莊的《金陵圖 》反駁說,現在不是畫出來了麼!其實,二人都是借六朝舊事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深憂,在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四首實在不會了,我只對唐詩很感興趣,對宋詩不怎麼了解。剛才的那些回答是我檢視鑑賞辭典回答的,有些回答不是很準確。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飛天貓

峨嵋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3樓:手機使用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依舊。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高中語文古詩賞析的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術語

4樓:璇情記憶

壯志難酬、報國無門、惆悵、無奈、思鄉、牽掛、不捨、羈旅之愁、傷春、憤懣、樂觀豁達、充滿信心、同情、控訴

5樓:花園的樹

熱愛讚美,真摯熱烈,愛國激情,報國無門的憤慨之情,壯志難酬,寄情於境、託物言志,欲抑先揚,先抑後揚, 言近旨遠,形神兼備,聯想豐富、見解獨到、清新雋永、情調曠達;

沉重,憂愁,徘徊,惆悵,感傷,悲憤,痛心。。。。。

高中語文古詩鑑賞詳細答題技巧

6樓:匿名使用者

1、答題總則: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

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錶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5、如果題目要你「簡析」,則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並分清古典詩歌的類別(從內容角度劃分)。熟悉以後,可以快速推斷出詩歌的內容,以及常用什麼手法。譬如:

1、寫景抒情類。如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內容當然是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手法常從修辭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懷類。如送別、登高等,這類詩,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傷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樣。

3、詠物言志類。如詠物詩,則託物抒情、託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汙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4、懷古詠史類。這類詩,則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表現手法)。

5、邊塞征戰類。這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

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悽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

三、明瞭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評價思想內容。

四、讀懂詩歌的主要途徑:從題目入手、從作者及時代入手(知人論世)、從試題提供的註解入手,然後結合詩歌的類別(見上文)、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行推斷。

五、常見題型的回答要點。

1、語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詩眼」的題目)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析:這種問題是就整首詩而言,因此記住常用術語就可無往而不勝。如:

用語清新、雅緻,不落俗套;平淡質樸(樸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凝練簡潔,絢麗多彩;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雲流水;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美、修辭美等等。注意:答題時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或找出用得最傳神的實詞(虛詞)並分析其好處。

解析:答題步驟——先找出此詞,肯定其用得好,然後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

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準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詩中的某個字(句)為什麼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詩中的某字換成別的字好不好。(屬比較異同類題,同上,稍有區別,一定要答出「好在**」或「不好」在**)

(5)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步驟:

一從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如開頭則統領全詩,結尾則總括全詩,貫穿全詩則是全詩情線物線。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形象?請具體分析。(這是從整體上考)

解析:藝術形象主要有——豪放灑脫,憂國憂民、青衫淚溼,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隱士,愛惜人才,兒女情長,為國戍邊的徵人,四處漂泊的遊子,品行正直、高潔的志士等。回答時,第一步,從上挑選一個(如果找不到,請自己概括),這是概述;然後結合詩句挑出描寫形象的詞語具體解說即可。

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題時,先找出有關詩句,接著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再結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徵了什麼形象。

(2)此詩寫了哪些意象(景物),構成了什麼意境?具體分析意境是怎樣構成的。

解析:第一問簡單,從詩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詩句。第二問,請積累意境常用詞——雄渾壯闊,高遠遼闊,雄渾壯麗,巨集闊蒼涼;孤寂冷清,蕭瑟淒涼,冷寂荒涼,清冷寥落;恬靜優美,幽美寧謐,自然和諧,細膩朦朧;熱烈高亢,繁麗奇幻,絢麗熱烈等。

第三問的格式是此詩通過描寫哪些景物,渲染了什麼環境氣氛,映襯了什麼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寫作或者表達技巧(特色)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問:此詩或某兩句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有時問的委婉一點,如,此詩或某兩句是怎樣表現形象或感情的?此時,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類題請牢記常用術語: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反覆、設問、反問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現手法——襯托(正襯、反襯)、以樂景襯哀情、對比、用典、欲揚先抑、想象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有層次感)、白描等。

(3)答題步驟:先說運用了什麼手法,再結合詩句具體解說,接著說表達了什麼感情,產生了什麼效果。

4、思想內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詩歌描寫了什麼內容?揭示了什麼主旨?

解析:這是從整體問答的題目,內容可結合詩句具體回答,答案在詩中。只要記住常見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會有話可說。

譬如: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窮兵黷武、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反對戰爭、追求和平),建功報國(建功立業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悶、懷才不遇的鬱悶、壯志難酬的感傷、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鄉懷人(羈旅行愁、思念親友、邊關思人、閨中懷人、宮中哀怨),生活雜感(對自然的熱愛、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昔勝今衰的感慨、懷古傷今或懷古傷人的情懷、青春易逝的感傷、仕途失意的苦悶),長亭送別(依依惜別的深情、離別的惆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誠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設問方式:此詩的內容(或主旨),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種說法,接著分析詩句具體寫了什麼,用了什麼手法,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抒發了什麼情感,產生了什麼效果。這樣回答,很完整,失分的機率小。

(3)分析詩中景物描寫對錶現作者情感的作用。

解析:先答寫了什麼景物,接著答怎樣寫的,再答表達了什麼情感,最後答有什麼效果.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有沒有答題技巧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高中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想要提高語文首先做題一定要做細,必須落在筆上,最好能夠寫過程。只有做精做細,才有條件將來做大做強。做題切不可著急,需要心平氣和,像品咖啡一樣,慢慢地 品味 你所做的幾道題。其次就是在做過的題中自己去做一些總結,從總結中去吸取題中的精華。這樣會您對提高成績有一些幫助。一 養成二次閱讀習慣,培養邏輯推理...

語文答詩歌題技巧是什麼,高中語文詩歌賞析的答題技巧或步驟

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 開篇點題 渲染氣氛 散文 埋下伏筆 記敘類文章 設定懸念 但上海不會考 為下文作輔墊 總領下文 2 文中 承上啟下 總領下文 總結上文 3 文末 點明中心 散文 深化主題 記敘類文章文章 照應開頭 議 記敘類文章文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 1 它本身的作用 2 結合句子...

高中語文知識,高中語文文學常識

桂盼鑲 我認為考的也就是省略與倒裝句式與被動 倒裝分否定詞作代詞賓語前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省略句1 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 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劌論戰 3 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 介詞賓語的省略 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