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揚州做的所有詩的題目,杜牧在揚州寫的詩有哪些?

時間 2021-10-15 15:16:52

1樓:

《題揚州禪智寺》

《寄揚州韓綽判官》

《江南春》

《赤壁》

《泊秦淮》

《題烏江亭》

《時滄州用兵》

《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

《村行》

《少年行》

更多

杜牧在揚州寫的詩有哪些?

2樓:種延鄒思遠

《題揚州禪智寺》

唐·杜牧

雨過一蟬噪,

飄蕭鬆桂秋。

青苔滿階砌,

白鳥故遲留。

寄揚州韓綽判官

二十四橋月明夜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

杜牧有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3樓:繆秀雲千酉

「珠簾」是歌樓房櫳設定,「捲上珠簾」則看得見「高樓紅袖」。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但「捲上珠簾總不如」!不如誰?

誰不如?詩中都未明說,含吐不露,但讀者已完全能意會了。這裡「捲上珠簾」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總不如」的結論更形象,更有說服力;而且將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氣象一併傳出。

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一人之美,有眾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詩話》雲:「書生作文,務強此而弱彼,謂之『尊題』。

」杜牧此處的修辭就是「尊題格」。但由於前兩句美妙的比喻,這裡「強此弱彼」的寫法顯得自然入妙。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對應了杜牧的那首詩

4樓:石家莊天下無賊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註釋⑴此調為姜夔自度曲,後人多用以抒發懷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闋,九十八字,平韻。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維揚:即揚州。

⑷薺麥:薺菜和麥子。彌望:滿眼。

⑸戍角:軍中號角。

⑹千巖老人:南宋詩人蕭德藻,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姜夔曾跟他學詩,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離》:《詩經·王風》篇名。周平王東遷後,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見「宗室宮廟,盡為禾黍」,遂賦《黍離》詩誌哀。

後世即用「黍離」來表示亡國之痛。

⑺淮左:淮東。揚州是宋代淮南東路的首府,故稱「淮左名都」。

⑻竹西佳處: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宋人於此築竹西亭。這裡指揚州。

⑼春風十里:杜牧《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這裡用以借指揚州。

⑽胡馬窺江:指2023年金主完顏亮南侵,攻破揚州,直抵長江邊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過揚州已十六年。

⑾廢池:廢毀的池臺。喬木:殘存的古樹。二者都是亂後餘物,表明城中荒蕪,人煙蕭條。

⑿漸:向,到。清角:悽清的號角聲。

⒀杜郎: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揚州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俊賞:俊逸清賞。鍾嶸《詩品序》:「近彭城劉士章,俊賞才士。」

⒁豆蔻:形容少女美豔。豆蔻詞工: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⒂青樓:妓院。青樓夢好:

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⒃二十四橋: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二十四橋,有二說:

一說唐時揚州城內有橋二十四座,皆為可紀之名勝。 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 一說專指揚州西郊的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

「因古之二十四美人**於此,故名。」見《揚州畫舫錄》

⒄紅藥:芍藥。

題解見《白石道人歌曲》。此詞作於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時作者二十餘歲。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完顏亮南侵,江淮軍敗,中外震駭。

亮不久在瓜州為其臣下所殺。作者過維揚時,有感而作此詞。揚州慢,詞牌名。

評解姜夔有十七首自度曲,這是寫得最早的一首。上片紀行,下片志感。時屆歲暮,「春風十里」用杜牧詩,並非實指行春風中,而是使人聯想當年樓閣參差、珠簾掩映的「春風十里揚州路」的盛況。

「過春風十里」同「盡薺麥青青」對舉,正是詞序中所說的「黍離之悲」。杜牧的揚州詩歷來膾炙人口,後人常從其詩中瞭解唐時揚州的風貌。姜夔此詞的下片即從杜牧身上落筆,把他的詩作為歷史背景,以昔日揚州的繁華同眼前戰後的衰敗相比,以抒今昔之感,同時也藉以自述心情。

姜夔這年二十二歲,正可以風流年少的杜牧自況,但面對屢經兵火的揚州,縱有滿懷風情也不能不為傷離念亂之感所淹沒了。這是以豔語寫哀情,可以說是此詞的一個特點。作者並非追慕杜牧的冶遊,實以寄託當前的哀感,不應多予責怪。

詞牌詞律

揚州慢,宋姜夔自度曲,見《白石道人歌曲》。詞序雲:「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

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入中呂宮(夾鍾宮)。

《詞律》卷一

五、《詞譜》卷二六皆列姜夔所作(淮左名都),雙調,九十八字,上片十句四平韻,下片九句四平韻。 《詞譜》列別體二種。

作者姜夔(1155?-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

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南宋詞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

早有文名,頗受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以清客身份與張鎡等名公臣卿往來。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遊、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黨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姜夔  代表作《暗香》、《疏影》,借詠歎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鬱鬱不平之情。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黨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實內容工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後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

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

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有所轉變,如《永遇樂》(雲隔迷樓)、《漢宮春》(雲日歸歟)等,呈現出豪放風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旁譜,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詞樂譜資料。姜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後世影響較大。

其詩初學黃庭堅,後學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清妙秀遠,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到見解。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等。

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書譜》和琴曲《古怨》。

譯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淒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淒涼的號角。

我內心悲涼,感慨於揚州城今昔的變化,於是自創了這支曲子。千巖老人認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

揚州是淮河東邊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處,解下馬鞍少為停留,這是最初的路程。經過春風吹遍了揚州十里,都是薺菜麥子一派青青。自從金兵進犯長江回去以後,荒廢了池苑,伐去了喬木,至今還討厭說起舊日用兵。

天氣漸漸進入黃昏,淒涼的畫角吹起了冷寒,這都是在劫後的揚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鑑賞,料想今天,重來此地一定吃驚。即使「豆蔻」詞語精工,青樓美夢的詩意很好,也困難表達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橋仍然還在,卻橋下江中的波浪浩蕩,淒冷的月色,處處寂靜無聲。

懷念橋邊的紅芍藥,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麼人開花繁生!

杜牧的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全文是什麼?

5樓:h愛不絕跡

贈別二首

唐代:杜牧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1、翻譯: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捲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2、賞析

杜牧此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後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揮灑自如,遊刃有餘,真俊爽輕利之至。別情人不用一個「你(君、卿)」字;讚美人不用一個「女」字;甚至沒有一個「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盡得風流」。

語言空靈清妙,貴有個性。

杜牧的詩有哪些 10,杜牧的詩有哪些

杜牧 公元803 約852年 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 今陝西西安 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 小杜 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 小李杜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 杜樊川 著有 樊川文集 杜牧的詩有哪些 1 清明 唐代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古詩簡介簡短?清明杜牧的詩

清明。年代 唐。作者 杜牧。體裁 七絕。內容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註釋 1 清明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約在陽曆四月五日左右。2 欲斷魂 指心裡憂鬱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樣。3 遙指 指向遠處。4 杏花村 杏花深處的村莊。譯詩 清明節這一天細雨濛濛,大路上的行...

杜牧的江南春的詩意是什麼,杜牧的江南春的詩意是什麼20字?

性子蕙 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互映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拓展資料 一 全文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二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三 賞析 這首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