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秋興八首秋興」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23 08:36:35

1樓:匿名使用者

1、「秋興」,意思是說因感秋而寄興。

2、基本簡介

《秋興八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時寫下來的以想望長安為主題的一組七律,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八首詩是一個完整的樂章,以憂念國家興衰的愛國思想為主題,以夔府的秋日蕭瑟,詩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飄零,特別是關切祖國安危的沉重心情為基調,其間穿插著輕快歡樂的抒情。每一首都以獨特的表現手法,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作者的思想情緒。

3、詳細簡介

第一首是組詩的序曲,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盪不安的環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秋聲撲面驚心,抒發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

第二首寫詩人身在孤城,從落日的黃昏坐到深宵,翹首北望,長夜不寐,表現出對長安的強烈懷念。

第三首寫晨曦中的夔府,秋氣清明,江色寧靜,而這種寧靜給作者帶來的卻是煩擾不安。

第四首是組詩的前後過渡,「故國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第五首,描繪長安宮殿的巍峨壯麗,早朝場面的莊嚴肅穆,以及自己曾得「識聖顏」至今引為欣慰的回憶。

第六首懷想昔日帝王歌舞遊宴之地曲江的繁華,在無限惋惜之中,隱含斥責之意。

第七首憶及長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當年國力昌盛、景物壯麗和物產富饒的盛景。

第八首表現了詩人當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遊的詩意豪情。組詩感物傷懷,借深秋衰慘冷寂之景抒寫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無依,空懷抱負的悲涼心境,表達了深切的身世之悲、離亂之苦和故園之思。

2樓:錢塘客

興:即景而生情。

《秋興》:看到秋天的景色所產生的詩情。

杜甫的《秋興八首》,「秋興」是什麼意思?

3樓:手機使用者

《秋興》:看抄到秋天襲的景色所產生的詩情bai。

推薦答案2:這組詩,前人評du論較多,zhi其中以王嗣奭《杜臆dao》的意見最為妥切。他說:

「秋興八首,以第一首起興,而後七首俱發中懷;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發,或遙相應,總是一篇文字……」可見八首詩,章法縝密嚴整,脈絡分明,不宜拆開,亦不可顛倒。從整體看,從詩人身在的夔州,聯想到長安;由暮年飄零,羈旅江上,面對滿目蕭條景色而引起國家盛衰及個人身世的感嘆;以對長安盛世勝事的追憶而歸結到詩人現實的孤寂處境、今昔對比的哀愁。

這種憂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時一地的偶然觸發,而是自經喪亂以來,他憂國傷時感情的集中表現。目睹國家殘破,而不能有所作為,其中曲折,詩人不忍明言,也不能盡言。這就是他所以望長安,寫長安,婉轉低迴,反覆慨嘆的道理。

杜甫的《秋興八首》全部,

秋興八首賞析

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詩句中心意思解析

4樓:匿名使用者

楓樹在深

bai秋露水的侵蝕

du下逐漸凋零、殘傷,巫zhi山和巫峽也籠dao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專。巫峽裡面波浪滔天,上屬空的烏雲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

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製冬天禦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杜甫秋興八首中的「興」字讀音

5樓:六六

杜甫秋興八首中的「興」字讀音是去聲。

「秋興」這個題目,意思是說因感秋而寄興。這興也就是過去漢儒說《詩經》的所謂「賦比興」的「興」(在四聲應讀去聲)。

《秋興八首》是唐大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詩興,故曰「秋興」。杜甫自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棄官,至當時已歷七載,戰亂頻仍,國無寧日,人無定所,當此秋風蕭瑟之時,不免觸景生情。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至廣德元年(763)始告結束,而吐蕃、回紇乘虛而入,藩鎮擁兵割據,戰亂時起,唐王朝難以復興了。

此時,嚴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憑依,遂沿江東下,滯留夔州。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鬱。因此寫下這組詩。

拓展資料:

《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時創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

第一首是組詩的序曲,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盪不安的環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秋聲撲面驚心,抒發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

第二首寫詩人身在孤城,從落日的黃昏坐到深宵,翹首北望,長夜不寐,表現出對長安的強烈懷念。

第三首寫晨曦中的夔府,秋氣清明,江色寧靜,而這種寧靜給作者帶來的卻是煩擾不安。

第四首是組詩的前後過渡,「故國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第五首,描繪長安宮殿的巍峨壯麗,早朝場面的莊嚴肅穆,以及自己曾得「識聖顏」至今引為欣慰的回憶。

第六首懷想昔日帝王歌舞遊宴之地曲江的繁華,在無限惋惜之中,隱含斥責之意。

第七首憶及長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當年國力昌盛、景物壯麗和物產富饒的盛景。

第八首表現了詩人當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遊的詩意豪情。全詩感物傷懷,借深秋衰慘冷寂之景抒寫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無依,空懷抱負的悲涼心境,表達了深切的身世之悲、離亂之苦和故園之思。

八首詩是一個完整的樂章,以憂念國家興衰的愛國思想為主題,以夔府的秋日蕭瑟,詩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飄零,特別是關切祖國安危的沉重心情為基調,其間穿插著輕快歡樂的抒情。每一首都以獨特的表現手法,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作者的思想情緒。

6樓:叫那個不知道

興讀xing第四聲,是「興致」的意思,「秋興」是指因秋而感發了作詩的興致。

讀四聲。因為是作者發詩興而作,發詩興中的興就應該是四聲。

擴充套件資料《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時創作的以想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

秋興八首

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7樓:佛心向魔

杜甫《秋興八首》中的「興」字讀四聲,秋興(xìng):意思是在夔州因秋天而感,抒發詩興,詩興中的「興」應該念四聲。

8樓:半樹流蘇

讀四聲。因為是作者發詩興而作,發詩興中的興就應該是四聲。

《秋興八首》是大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詩興,故曰《秋興》。這一組詩歷來被公認為杜甫抒情詩中藝術性最高的詩。

那裡還有專業人員的讀音的,也是四聲。

急求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的格律分析!!!

9樓:水漫靈山

原詩 實際格律 仄起首句押韻玉露凋傷楓樹林,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韻)巫山巫峽氣蕭森。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韻)江間波浪兼天湧,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塞上風雲接地陰。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韻)叢菊兩開他日淚,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孤舟一系故園心。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韻)寒衣處處催刀尺,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白帝城高急暮砧。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韻)

秋興八首的拼音是什麼

秋興八首 其一 杜甫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qi x ng b sh u q y d f y l di o sh ng f ng sh l n w sh n w xi q xi o s n ji ...

關於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的擴寫作文!!不要求太有水

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 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巫峽裡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烏雲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製冬天禦寒的衣服了,白帝...

杜甫的漫興 之一 譯文是什麼,杜甫漫興 之一 譯文

僧志南,南宋詩僧,志南是他的法號,生平不詳。詩名 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詩人拄杖春遊,卻說 杖藜扶我 是將藜杖人格化了,彷彿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遊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使這位老和尚 遊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