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幅名畫,介紹一幅名畫

時間 2021-10-25 05:35:57

1樓:歲月不寒

《吶喊》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作品。

蒙克的吶喊一共有4幅,挪威奧斯陸蒙克博物館收藏2幅,一幅是由挪威國家畫廊收藏。還有一幅是由個人收藏家收藏。有的是油畫,有的是版畫。

你看到的也許是版畫版本,近乎單色,視覺震撼很強。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2023年),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複製匠。他畫作主題的強烈精神和感情,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他的作品「吶喊」(挪威語skrik,也譯作《尖叫》,作於2023年)被視為後工業現代化的極度痛苦之象徵。

愛德華·蒙克作品《吶喊》賞析

《吶喊》(挪威語:skrik‎),或譯稱《尖叫》,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2023年的作品。這幅畫是表現主義繪畫著名的作品。

在這幅畫上,沒有任何具體物象暗示出引發這一尖叫的恐怖。畫面**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從我們身邊走過,將要轉向那伸向遠處的欄杆。

他捂著耳朵,幾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隻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則,那緊緊纏繞他的整個孤獨,或許能稍稍地得以削減。這一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似已被他自己內心深處極度的恐懼徹底征服。這一形象被高度地誇張了,那變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畫式的。

那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絡的骷髏。這簡直就是一個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瘋子畫的」,蒙克在該畫的草圖上曾這樣寫道。

在這幅畫上,蒙克所用的色彩與自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雖然藍色的水、棕色的地、綠色的樹以及紅色的天,都被誇張得富於表現性,但並沒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實性。全畫的色彩是鬱悶的:

濃重的血紅色懸浮在地平線上方,給人以不祥的預感。它與海面陰暗處的紫色相沖突;這一紫色因伸向遠處而愈益顯得陰沉。同樣的紫色,重複出現在孤獨者的衣服上。

而他的手和頭部,則留在了蒼白、慘淡的棕灰色中。

畫中沒有一處不充滿動盪感。天空與水流的扭動曲線,與橋的粗壯挺直的斜線形式鮮明對比。整個構圖在旋轉的動感中,充滿粗獷、強烈的節奏。

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傳達著那一聲刺耳尖叫的聲音。畫家在這裡可以說是以視覺的符號來傳達聽覺的感受,把悽慘的尖叫變成了可見的振動。這種將聲波影象化的表現手法,或許可以與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與能量的影象化表現相聯絡。

蒙克在這裡,將那由尖叫所產生的極度的內在焦慮,轉化為一種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將其畫面上的情感表現幾乎推向了極致。

吶喊 有人認為該作品反映了現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擾的意境。紅色的背景源於202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

本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藏於奧斯陸蒙克博物館的版本 (蛋彩畫、紙本,83.5 x 66 cm)、藏於國家畫廊的版本 (蛋彩畫、油畫、粉彩、紙本,91 x73.5 cm)、藏於蒙克博物館的另一個版本,和彼得·奧爾森的收藏版本。

2023年畫家把作品製成平面印刷以大量複製。自2023年起,其中兩個版本先後被盜去,幸好皆失而復得。

這套組畫題材範圍廣泛,以謳歌「生命、愛情和死亡」為基本主題,採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揭示了人類「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蒙克2023年所作的油畫《吶喊》,是這套組畫中最為強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這幅畫上,蒙克以極度誇張的筆法,描繪了一個變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類極端的孤獨和苦悶,以及那種在無垠宇宙面前的恐懼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蒙克自己曾敘述了這幅畫的由來: 「一天晚上我沿著小路漫步——路的一邊是城市,另一邊在我的下方是峽灣。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峽灣那一邊眺望——太陽正落山——雲被染得紅紅的,象血一樣。

「我感到一聲刺耳的尖叫穿過天地間;我彷彿可以聽到這一尖叫的聲音。我畫下了這幅畫——畫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樣的雲。——那些色彩在尖叫——這就是『生命組畫』中的這幅《吶喊》。

」(thomasm.messer著《愛德華·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頁。筆者譯。)

2樓:妖莉夢

《吶喊》(挪威語:skrik),或譯稱《尖叫》,是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2023年的作品。這幅畫是表現主義繪畫著名的作品。

有人認為該作品反映了現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擾的意境。紅色的背景源於202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1]。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

本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藏於奧斯陸孟克博物館的版本 (蛋彩畫、紙本,83.5 x 66 cm)、藏於國家畫廊的版本 (蛋彩畫、油畫、粉彩、紙本,91 x 73.5 cm)、藏於孟克博物館的另一個版本,和彼得·奧爾森的收藏版本。

2023年畫家把作品製成平面印刷以大量複製。自2023年起,其中兩個版本先後被盜去,幸好皆失而復得。

3樓:匿名使用者

《吶喊》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作品。

介紹一幅名畫

4樓:不望亭嬴凰

郭熙(1023-約1085)北宋畫家。字淳夫。河陽溫縣(今屬河南)人。

《早春圖》是郭熙的代表作,絹本,淺設色,縱158.3釐米,橫108.1釐米。

圖繪早春的山景:下部的巨石層疊而上,至中間將畫面分為右邊的溪流山岡和左邊的深山幽壑,向上則是兩座吞吐煙雲的山峰;畫中間兩株巨鬆聳立,山裡山外雜樹密佈,雖也有嫩葉初萌,但大多是枯枝,或立或臥,或依壁展枝,或倒掛穿插,姿態萬千,生意盎然。蟹爪小枝,顯然在北宋畫家眼中是一種美的展示,以致成為後人辨析北宋畫風的標誌之一。

有小船泊岸,山路及木橋上有行人出沒,山岡上密佈亭臺樓閣,略施淡彩,泉水潺潺,拾級而下。早春的溼潤,山中雲霧飄渺,虛無隱約處似乎滿孕著勃勃的生機。可望、可行、可遊、可居,這是一幅典型的北宋的全景山水畫。

左側中間用極小的字寫:「早春壬子年郭熙畫」。並鈐一「郭熙筆」長方印。

北宋畫家開始在畫上落款,但復鈐印,較為罕見。

早春圖如下:

5樓:金彩榮費綾

這件雕塑

作品是羅丹代表作《地獄之門》其中的一個部分,後來羅丹將其放大,複製成單獨的雕塑作品,享譽全世界。這是一個強勁而富有內力,成熟而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強烈的軀體,在一種極為痛苦狀的思考中劇烈地收縮著,緊皺的眉頭,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軀幹,彎曲的下肢,似乎人體的一切細節都被一種無形的壓力所驅動,緊緊地向內聚攏和團縮,彷彿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個身體的力量所然。

羅丹認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力的人體來表現的,所以,他的人體雕塑不僅展示人體的陽剛之美,而且蘊籍著深刻與永恆的精神。這正是羅丹為什麼以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形象,來寓意人對現實思考的原因。

\思想者》

這件作品將深刻的精神內涵與完整的人物塑造融於一體,體現了羅丹雕塑藝術的基本特徵。羅丹的人體雕塑不僅展示人體的剛健之美,而且蘊藏著深刻與永恆的精神。

這是一個強勁而富有內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強烈的軀體,在一種極為痛苦狀的思考中劇烈地收縮著,緊皺的眉頭,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軀幹,彎曲的下肢,似乎人體的一切細節都被一種無形的壓力所驅動,緊緊地向內聚攏和團縮,彷彿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個身體的力量使然。羅丹認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體來表現的,所以,他的人體雕塑不僅展示人體的剛健之美,而且蘊籍著深刻與永恆的精神。

求關於一幅名畫的名字。

6樓:藍色阿拉伯之星

一條街上的神祕與憂鬱

【類別】油畫 、 名畫

【年代】作於2023年

【作者】契裡柯

【規格】87×71釐米

【屬地】現歸美國康涅狄格州新坎南一私人收藏【簡介】畫上的透視深景極富感染力。右邊有一大片被深褐色和灰色帶拱頂的建築物遮擋的陰影,左邊是一條低矮的白色連拱廊,長長地伸去。天空陰沉,街上卻十分明亮。

這時,從左角出現一個孤獨的滾鐵環的小女孩,她的影子似從畫外拖入。前面又有一幽靈般的影子,長長地拖在明亮的街道上。這一切既不合邏輯,又顯得恐怖。

在那片陰影前,有一輛老式貨車空車廂,車門暢開著,景物費解,給觀者頻添困擾。就時間上判斷,似象深秋的午後,可是這座城市廣場寂無一人。商市停歇,頗有城市末日之嫌。

契裡柯承認這幅畫來自尼采對義大利荒漠廣場的描繪的啟迪,它恍若夢境,時間表現也是深秋,因為在那個季節義大利的太陽變得低了,陰影要比夏天更長。

7樓:裔琦龐平卉

《蓬帕杜侯爵夫人像》拉圖爾的作品

《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夫人》溫特哈爾特的作品

這兩幅名畫是比較符合樓主給的條件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關於**的一幅名畫 20

8樓:清秋明韻

絕大多數可能是列維坦的風景畫,可以在這個**中找到

應該是這幅吧專

但又不肯定,你上上面屬的**看看吧

9樓:匿名使用者

**名畫網 列賓美術網

10樓:匿名使用者

**名畫網列賓美術 絕對的!!!!!!!!1

問一副名畫,問一幅世界名畫的名字

0林欣 真與真空 蒙克的 尖叫 吳鵬令人震顫的,色彩混淆的天與河,漫延到天際的無止境的道路,一個骷髏一般的人,雙手放在耳朵上,聲嘶力竭地大聲尖叫,好像一個人的夢魘。這就是愛德華 蒙克 edward manch 的不朽名作 尖叫 the scream 蒙克 挪威偉大的畫家和德國表現主義之父 於1863...

著名畫家死前的一幅畫,一幅能讓人死的畫

達芬奇 達芬奇自畫像 拉斐爾的 主顯聖容 畢沙羅 午後陽光 列賓 列賓之女維拉 生前不被理解,死後才出名的著名畫家 梵高,生前一度不被理解,總是平困潦倒。還被認為有精神病。因為他的話總是畫一些充滿鄉村氣息的風景圖樣,所以不被貴族接受也沒有人買。但後來他的畫越來越被人們認可 梵高莫奈等印象派畫家 一幅...

有四幅圖,一幅是隻有心,一幅是彩色圖,一幅是有個口張開,一幅是有人在跑步。打成語

劍王牙 勞燕分飛 發音 l o y n f n f i釋義 勞 伯勞。伯勞 燕子各飛東西。比喻夫妻 情侶別離。出處 樂府詩集 東飛伯勞歌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示例近義詞 生離死別 風流雲散 反義詞 濟濟一堂 鸞翔鳳集 動人心魄 動人心絃 膽戰心寒 膽戰心慌 膽戰心驚 膽壯心雄 膽戰心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