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26 18:42:51

1樓:淡淡不疼

這句話的意思是: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林傑的《乞巧》,具體原文如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為: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七夕節本名叫做「乞巧節」,源起於漢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靈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滿智巧。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七夕節本名叫做「乞巧節」,源起於漢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靈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滿智巧。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

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

卒,年僅十七。《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2樓:匿名使用者

見唐·林傑《乞巧》。乞巧:舊時風俗,婦女們於農歷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之夜穿針,向織女學巧,謂乞巧。

穿盡紅絲:宗懍《荊楚歲時記》:「七夕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

」這裡指以紅絲穿針。

這兩句大意是:家家婦女望著秋月穿針乞巧,穿完了紅絲幾萬條。

兩句詩繪出一幅七夕乞巧的婦女群像。七夕之夜,新月初升,千家萬戶的婦女們。擺上瓜果,望月下拜,纖纖玉手拿著紅絲往針孔裡穿,虔誠地想學會織女的本領。

這幅畫面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思維空問,任美麗的想象去馳騁。

3樓:曦曦的媽咪

學古詩:唐·林傑《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4樓:玉富關語絲

七夕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的人都在掛滿紅線的葡萄架下望著月亮,思念遠在他鄉的愛人(古時七夕節有在葡萄架下望月的民俗)

5樓:匿名使用者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6樓:手機使用者

傳說那天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因為織女心靈手巧,所以人間女子想在這一天向織女乞取智巧。(*^__^*) 嘻嘻,我才10歲,知識不多......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句大意是:家家婦女望著秋月穿針乞巧,穿完了紅絲幾萬條。

8樓:來自水立方從容的俄羅斯狼

每家每戶望著秋月乞巧有一雙巧手

9樓:

七夕望秋月,穿上紅絲很多。

10樓:匿名使用者

jdfksuhwfhwefhue:fh;ef

求與乞巧和嫦娥相近的古詩,嫦娥和乞巧的詩句是什麼樣的故事古詩

五代 後唐 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七夕 唐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七夕 唐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鵲橋仙 宋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

描寫秋花詩句,描寫秋花的詩句

在寶華山吹風的花木蘭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秋花如義士,榮悴相與同 冷淡是秋花。更比秋花冷淡些。秋花最是黃葵好。天然嫩態迎秋早。 1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 金谷園林知幾家,競栽桃李作春華。無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間種桂花。3 月缺霜濃細蕊幹,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乞巧)古詩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

知道小孩兒 牛郎織女 七月七 乞求智巧 想飛翔的小象 牛郎,織女,七月初七,智巧。 牛郎和織女,七月七,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小陽同學 詞句註釋1 乞巧 古代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2 碧霄 指浩瀚無際的青天。3 幾萬條 比喻多。原文如下 七夕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