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問出處,流氓不問歲數,愛盡天下美人美婦,求對下一句

時間 2021-10-27 13:12:52

1樓:誒嘿是我啊

下一句好漢莫問貧賤,地痞莫問老幼,享透世間傾國傾城。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發展起源: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一說起源於桃符。

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對聯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2樓:茲斬鞘

下句:好漢莫問貧賤,地痞莫問老幼,享透世間傾國傾城。

對對聯的方法: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擴充套件資料

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明洪武年間(1368-2023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

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雲:「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春節時掛的對聯**聯,辦喪事的對聯叫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3樓:子夜潮聲

老鴇不管大小,小姐不管老少,閱遍世間短槍短炮

記得采納啊!!!

4樓:匿名使用者

智商由來不足,情商已然難補,做個俗人自求自福

5樓:老吳童鞋

嚐盡天下美婦,終歸只是一宿

6樓:來自忠濟寺傾城傾國的番茄

富美不問身價,小姐不問漲價,愛盡天下名煙名酒

英雄不問出處下一句是什麼

7樓:大蔣子喲喂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這句詩是作者楊基《感懷》裡面的詩句。這句詩的意思是:如果是一位英雄,那就不要問他的來歷,而當他富貴了,就應當思考他富貴的原由。

擴充套件資料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江蘇蘇州),「吳中四傑」之一。

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後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後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於工所。

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鵰手」。少時曾著《論鑑》十萬餘言。又於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

「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傑」。

8樓:匿名使用者

高安《梁祝情》:英雄不問出處,愛情不分傳說

楊基《感懷》:英雄不問出處,君子當識時務。

網路了耽美文: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9樓:匿名使用者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這句詩的意思是:英雄不要問他的來歷,富貴了應當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飲水思源。

10樓:匿名使用者

英雄不問出處,流氓不問歲數

11樓:匿名使用者

英雄不問出處,作死不挑墳墓

英雄不問出處 流氓不看歲數 。 這什麼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英雄,比如說劉備,他是一個賣草蓆的,照樣是豐功偉績;流氓不看歲數,這句話絕了,不夠你多大了,看見美女你也可以耍流氓,只不過是結果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