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雜文《立論》想表達什麼

時間 2021-10-30 03:53:33

1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的雜文《立論》,我認是在諷刺一種圓滑的為人處事態度。

你可以多讀幾遍,自己品味一下。

魯迅的《立論》的全文

2樓:水瓶

《立論》全文如下: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閤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願意既不說謊,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麼說呢?」

「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麼……。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3樓:時醉易

立論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閤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願意既不說謊,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麼說呢?」

「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那麼……。阿唷!哈哈!heh e! he,he he he he!』」

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

魯迅的短篇散文

4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魯迅的短篇散文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無常》《藤野先生》。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於2023年寫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作者寫百草園,以「樂」為中心,採用白描手法,以簡約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其間穿插「美女蛇」的傳說和冬天雪地捕鳥的故事,動靜結合,詳略得當,趣味無窮。

2、《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與〈山海經〉》是近代思想家、文學家魯迅於2023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此文記述了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

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事,充滿了尊敬和感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無知的時光的深切懷念。全文語言平實形象、處處流露著真情,在絲毫不帶造作的敘述中,將讀者帶入到了兒時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覺得特別可親。

3、《五猖會》

《五猖會》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2023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此文匠心獨運,開篇就為參加賽會蓄勢,先寫童年看賽會,然後寫《陶庵夢憶》裡的熱鬧賽會,接著寫自己見過的比較隆盛的賽會,這些都在為寫五猖會做鋪墊。

然而,接著轉寫父親要求「我」背書,「我」失望、鬱悶之極,最後終於背書成功,得以去看五猖會,而作者並沒寫五猖會的盛況;表達了作者強烈譴責封建強權教育對孩子天性的扼殺。

4、《無常》

《無常》是魯迅在2023年7月撰寫的文章,發表在半月刊《莽原》第一卷第十三期。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諷刺。

《無常》通過無常這個「鬼」和現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實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醜惡面目。

5、《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2023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在日本東北大學的留學生活,表達了深切的懷念之情。

另外,文中熱烈讚頌藤野嚴九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鬥爭的戰鬥精神。

5樓:雲起九天

《野草》

·魯迅·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

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

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陳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奪取它的生存。

當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於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靜穆,我或者也將不能。我以這一叢野草,

在明與暗,生與死,過去與未來之際,獻於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之前作證。

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來。要不然,我先

就未曾生存,這實在比死亡與朽腐更其不幸。

去罷,野草,連著我的題辭!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魯迅記於廣州之白雲樓上

魯迅的所有作品

6樓:life無明小魚

1、**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皆收於《吶喊》中)。

3、文學論著:《中國**史略》。

4、散文詩集:《野草》(含《風箏》、《雪》(收錄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年級上6課)等作品。

5、**集:《門外文談》。

6、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準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雜文集。

擴充套件資料

魯迅的學術思想

魯迅的文學史思想極為豐富深刻,發出具有時代特色的熠熠光輝。他創造性地從事了文學史的編撰工作,留給後世兩部文學史專著——《中國**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為我國的文學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極為遺憾的是,由於當時不利於創作的現實客觀條件,他本來計劃要寫的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學史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支援魯迅進行學術創作的兩大觀念,其一,早期的進化論的文學史觀,其二,中後期的馬克思唯物論指導的文學史觀。

魯迅早年接受了嚴復《天演論》的影響,故而使得進化論的思想根深蒂固直接影響到他的學術研究。一方面,魯迅認為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斷地變化發展著,具有求新求變的本質,它的變化發展不可阻擋。「進化如飛矢,非墮落不止,非著物不止,祈逆飛而歸弦,為理勢所無有。

」人類社會不斷地進化,「便是文章,也未必獨有萬古不磨的典則。」文學樣式之一的**「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逸,然敘述宛轉,文辭華豔,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

而作為**的初始形態,「迫神話演進,則為中樞者漸近於人性,一凡所敘述,今謂之傳說」。另一方面,在文學不斷進化發展的基礎上,魯迅認為文學還必須革故鼎新。「進化的途中總須新陳代謝。

所以新的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壯,舊的也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進化的路。」而在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之後的文學史研究中,魯迅一直堅持著唯物論,從科學的客觀性出發,堅持物質第一性,認為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和摹寫。

7樓:匿名使用者

1、**集:

《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2、散文集:

《朝花夕拾》

3、文學論著:

《中國**史略》

4、散文詩集:

《野草》

5、**集:

《門外文談》

6、雜文集

《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準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

擴充套件資料

魯迅的文學影響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建立了中國**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鬥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他所創作的雜文更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學、文學、藝術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書。

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開創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學風格體式。作為翻譯家他大量的翻譯了外國的文學作品、科學自然作品為開啟民智,引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作為美術愛好者魯迅大量引進了西方木刻、版畫作品,並在精神、理論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援青年人學習木刻、版畫藝術,極大的推進了現代木刻、版畫在現代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為現代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8樓:小青蛙跳著走

魯迅的作品包括:

**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阿q正傳》等皆收於《吶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散文詩集、雜文集:《野草》、《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拓展資料:

魯迅(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魯迅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靈活,風格鮮明獨特,語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雜文、散文、詩歌等。有《魯迅全集》二十卷1000餘萬字傳世。

魯迅的作品主要以**、雜文為主,代表作有:**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他的作品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並有多部**被先後改編成電影。

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雜文最主要的特色是什麼,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魯迅的雜文是有極強烈的戰鬥性的,這種戰鬥性藉助於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強烈的藝術魅力而表現出來,它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通過具體材料的和諧統一。魯迅說,雜文必須 生動,潑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又說 雜文必須 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 但自然,它也能給人愉快和休息 魯迅總是在首...

魯迅雜文中《學界的三魂》指的是哪什麼

專注文化歷史哲學 官魂 匪魂 民魂。出處 魯迅 學界的三魂 原文 節選 國魂也該這樣。而這三魂之中,似乎一是 官魂 一是 匪魂 還有一個是什麼呢?也許是 民魂 罷,我不很能夠決定。又因為我的見聞很偏隘,所以未敢悉指中國全社會,只好縮而小之曰 學界 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而...

魯迅原名叫什麼,魯迅先生的原名叫什麼?

周樹人原名周樟壽,後改名樹人 魯迅 1881 1936 原名周樹人 這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周樹人 並非魯迅原名,而是魯迅十八歲以後的名字,十八歲以前他還有一個名字,那才是他的 原名 魯迅原名周樟壽,是他祖父 名福清,字介孚 給取的。魯迅出生在舊曆八月初三日 1981年9月25日,他的祖父當時正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