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不退縮的成語故事

時間 2021-10-30 08:53:21

1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這樣的成語故事分為兩種,一種為成語本身就比喻知難而進(近似的成語如:堅韌不拔 百折不撓 奮不顧身 再接再厲 一往直前 勇往直前 重張旗鼓 百折不撓 寧為玉碎 至死不屈 寧死不屈);另一種則是故事中含有遇到困難也不退縮的精神或行為,以下是幾個比較生動的成語故事:

1、魚躍龍門——來自於傳說故事。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指的是黃河鯉魚跳龍門,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的龍門,今稱禹門口),就會變化成龍,逆流而上。比喻舉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2、三顧茅廬——三國時的歷史典故。劉備為立大業,求賢若渴,在得知臥龍先生為曠世奇才後,不辭艱辛地前去諸葛亮住處。諸葛亮為試探其誠意,故意避而不見。

但劉備一直沒有放棄,直到第三次再去拜訪時,終於打動了諸葛亮的心。「三顧茅廬」成語本身是用於比喻真心誠意,不恥下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3、破釜沉舟——也是歷史典故。說的是秦末,項羽率軍於鉅鹿大敗秦軍主力的著名故事。當年項羽所率的起義軍與章邯所率的秦軍主力兵力懸殊很大,在渡過漳河後,項羽便下令把船擊沉,把鍋砸爛,義無反顧地與敵軍拼死決戰。

全軍士氣大增,奮勇殺敵,最終以少勝多,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破釜沉舟」成語本身用於比喻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4、中流砥柱——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又說是一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領幾條貨船駛往下游,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天氣驟變,狂風不止,大雨傾盆。剎那間,峽谷裡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看不清水勢,辨不明方向。

老艄公駕船穿越神門,眼看小船就要被風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

他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弄不清是怎麼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中為船導航。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個浪頭將船推向下游,離開險地。

船工們在下游將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變成了一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隻指引航向。因此,人們把這座石島--「中流砥柱」也叫「朝我來」。

5、與上面的中流砥柱近似的還有一個成語故事「中流擊楫」或「擊楫中流」。講的是東晉時的祖逖的故事。他是一位仗義好俠、憂國憂民的志士,他看到自己國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領土,非常痛心,於是召集了一批壯士,日夜操練,準備北上抗敵。

他們的戰船駛離南岸,來到波濤滾滾的大江中流,上下將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騰。祖逖神情莊重地站立船頭,手敲船槳(中流擊揖),向眾人發誓說:「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驅逐敵寇,則如這濤濤江水,一去不返!

」祖逖的錚錚誓言極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成語本身用於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加涅的學習分類

2樓:暴走少女

加涅把人類的學習分為八個層次:

一是訊號學習。這是最低階層次的學習。"無論在普通家畜方面或在人類方面,對於訊號學習普遍都是熟悉的。"

二是刺激一一反應學習。加涅認為,這一層次的學習相似於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和斯金納的"操作性學習"。它只涉及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單個聯絡;而且剌激與反應是統一地聯結在一起的。

三是連鎖學習。這是一種成系列的單個"s-r"的結合的 學習。有些連鎖學習是由肌肉反應組成的,而有些連鎖學習完全是言語的。

四是言語聯結學習。這是指語言學習中言語的連鎖化,包括字詞形聲義的聯想和言語順序的學習。

五是辨別學習。這是指學習者對某一特別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應的學習。

六是概念學習。這是指對事物的共同特徵進行反應的學習。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過學習者與環境的直接接觸來獲得,但有些概念則要運用語言對事物進行分類、歸納和概括才能獲得。

七是原理(規則)學習。這是對概念間關係的認識或理解。例如,從 對"圓的東西"和"滾動"兩個概念間關係的認識中得出"圓的東西會滾動"的規則。

八是解決問題學習。這是規則學習的一個自然的擴大,是一種"高階規則"的學習。

擴充套件資料:

一、學習結果

加涅認為,人類的學習有五類結果,表現為五種不同的能力,即言語資訊、智力技能、認知策略、運動技能和態度。

一是言語資訊。加涅認為,這是一種學習者表述觀念的能力。之所以稱為"言語資訊",是因為"資訊是言語的,或者說得比較明確些,資訊是可以表達的"。

二是智慧技能。加涅認為,這是學習者使利用符號成為可能的能力咱例如,讀寫算是低年級兒童所學習的利用符號的基本種類,隨著學習的進展,他們就會以比較複雜的方式來利用符號。智慧技能並不是單一形式,它有層次性,由簡單到複雜,包括四層次:

辨別,概念,規則,高階規則。

三是認知策略。加涅認為,這是學習者用來調節他自己內部注意、學習、記憶與思維過程的能力。認知策略可以應用於任何科目的學習。

四是運動技能。加涅認為,這是學習者學習由許多有組織者的肌肉運動所形成的綜合活動的能力。運動技能不是指個別的動作,而是強調動作的完整性和統一性。

五是態度。加涅認為,這是影響個人選擇行動的內部狀態。 在他看來,人的行動是受態度影響的,但態度又是人的動作的結果。

二、學習過程

每一類學習中都蘊藏著前一類的學習。在加涅看來,任何一個學習過程也是有層次性的,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學習階段構成的。他把學習過程依次分為八個階段:

動機階段:一定的學習情境成為學習行為的誘因,激發個體的學習活動,在這個階段要引發學生對達到學習目標的心理預期.

領會階段:也稱瞭解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教學的措施要引起學生的注意,提供刺激,引導注意,使刺激情境的具體特點能被學生有選擇的知覺到.

獲得階段:這個階段起著編碼的作用,即對選擇的資訊進行加工,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的持久狀態.

保持階段:獲得的資訊經過複述、強化之後,以一定的形式(表象或概念)在長時記憶中永久地儲存下去。

回憶階段:這一階段為檢索過程,也就是尋找儲存的知識,使其復活的過程。

概括階段: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新的情境之中,這一階段涉及到學習的遷移問題。

操作階段:也叫作業階段。在此階段,教學的大部分是提**用知識的時機,使學生顯示出學習的效果,並且同時為下階段的反饋做好準備。

反饋階段:學習者因完成了新的作業並意識到自己已達到了預期目標,從而使學習動機得到強化。加涅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強化主宰著人類的學習,因為學習動機階段所建立的預期,此刻在反饋階段得到了證實。」

3樓:物述文迪戈

加涅認為,人類的學習是複雜多樣的,是有層次性的,總是由簡單的低階

學習向複雜的高階學習發展,構成了一個依次遞進的層次與水平。而簡單的低階學習是複雜高階學習的基礎。2023年,他把人類的學習分為八個層次:

一是訊號學習。這是最低階層次的學習。"無論在普通家畜方面或在人類方面,對於訊號學習普遍都是熟悉的。"

二是刺激一一反應學習。加涅認為,這一層次的學習相似於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和斯金納的"操作性學習"。它只涉及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單個聯絡;而且剌激與反應是統一地聯結在一起的。

三是連鎖學習。這是一種成系列的單個"s-r"的結合的 學習。有些連鎖學習是由肌肉反應組成的,而有些連鎖學習完全是言語的。

四是言語聯結學習。這是指語言學習中言語的連鎖化,包括字詞形聲義的聯想和言語順序的學習。

五是辨別學習。這是指學習者對某一特別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應的學習。

六是概念學習。這是指對事物的共同特徵進行反應的學習。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過學習者與環境的直接接觸來獲得,但有些概念則要運用語言對事物進行分類、歸納和概括才能獲得。

七是原理(規則)學習。這是對概念間關係的認識或理解。例如,從 對"圓的東西"和"滾動"兩個概念間關係的認識中得出"圓的東西會滾動"的規則。

八是解決問題學習。這是規則學習的一個自然的擴大,是一種"高階規則"的學習。

加涅把前四類作為學習的基礎形式,總稱聯想學習。在聯想學習的基礎上,出現了五種學習結果,即言語資訊,智力技能等,下面篇幅將具體談到。

在對學習層次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之後,加涅於2023年又把學習的八個層次壓縮為六個層次,即連鎖學習、辨別學習、具體概念學習、意義概念學習、規則學習、高階規則學習。1977

年後,他又把學習層次提煉為五個層次,即聯結與連鎖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規則學習、高階規則學習。

擴充套件資料

加涅(1916-2002),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2023年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北安多弗。原是經過嚴格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訓練的心理學家。在其學術生涯的後期,他吸收入了資訊加工心理學的思想和建構主義認知學習心理學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論支援也有技術操作支援的學習理論。

這一理論解釋了大部分課堂學習,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操作步驟。資訊加工學的代表人物,2023年獲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獎,2023年又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應用心理學獎」。

4樓:匿名使用者

加涅按學習

水平的分類

2023年加涅根據學習的繁簡水平不同,提出了八類學習。

1、訊號學習:即經典性條件作用,學習對某種訊號作出某種反應。其過程是:刺激—強化—反應。

2、刺激—反應學習(s-r的學習):即操作性條件作用,與經典性條件作用不同,其過程是:情景—反應—強化,即先有情景,作出反應動作,然後得到強化。

3、連鎖學習:是一系列刺激—反應的聯合。

4、言語聯想學習:也是一系列刺激—反應的聯合,但它是由言語單位所聯結的連鎖化。

5、辨別學習:即學會識別多種刺激的異同並對之作出不同的反應。

6、概念學習:對刺激進行分類時,學會對一類刺激作出同樣的反應,也就是對事物的抽象特徵的反應。

7、規則的學習:規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的聯合。規則學習即瞭解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係。

8、解決問題的學習:即在各種情況下,使用所學規則去解決問題。

加涅的這一分類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前三類學習都是簡單反應,許多動物也能完成。而且事實上,這幾類學習大多是從動物實驗中概括出來的。

2023年,加涅對這種分類做了修正,把前四類學習合併為一類,把概念學習擴充套件為具體概念和定義概念的學習兩類,這樣這種分類成為:

(1)連鎖學習

(2)辨別學習

(3)具體概念學習

(4)定義概念學習

(5)規則的學習

(6)解決問題的學習

(二)加涅按學習結果的分類

加涅按學習的結果,又把學習分為五類:

1、言語資訊的學習,即學生掌握的是以言語資訊傳遞(通過言語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內容或者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以言語資訊表達出來的。這一類的學習通常是有組織的,學習者得到的不僅是個別的事實,而且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給予許多有意義的知識。使資訊的學習和意義的學習結合在一起,構成系統的知識。

言語資訊的學習有三大作用:①是進一步學習的必要條件,如識字之於文學作品的學習。②有些言語資訊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實際意義,如時鐘的識別,天體執行,四季的形成等知識。

③有組織有聯絡的言語資訊可以為思維提供工具。

2、智慧技能的學習。言語資訊的學習幫助學生解決「是什麼」的問題;而智慧技能的學習要解決「怎麼做」的問題,以處理外界的符號和資訊,又稱過程知識。在各種水平的學習中都包含著不同的智慧技能,比如怎樣把分數轉換成小數,怎樣使動詞和句子的主語一致?

等等。加涅認為每一級智慧技能的學習要以低一級智慧技能的獲得為前提,最複雜的智慧技能則是把許多簡單的技能組合起來而形成的。他把辨別技能作為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按不同的學習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運算的不同複雜程度依次分為:

辨別—概念—規則—高階規則(解決問題)等智慧技能。

3、認知策略的學習。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的有內在組織的才能,這種才能使得學習過程的執行控制成為可能。因此,從學習過程的模式圖來看,認知策略就是控制過程、它能啟用和改變其他的學習過程。

認知策略與智慧技能的不同在於智慧技能定向於學習者的外部環境,而認知策略則支配著學習者在對付環境時其自身的行為,即「內在的」東西。簡單他說,認知策略就是學習者用來「管理」他的學習過程的方式。這種使學習者自身能管理自己思維過程的內在的有組織的策略非常重要,是目前教育心理學研究中的熱門課題。

認知策略的培養也應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4、態度的學習。態度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內部狀態,這種狀態影響著個人對某種事物、人物及事件所採取的行動。學校的教育目標應該包括態度的培養,態度可以從各種學科的學習中得到,但更多的是從校內外活動中和家庭中得到。

加涅提出有三類態度:①兒童對家庭和其他社會關係的認識;②對某種活動所伴隨的積極的喜愛的情感,如**、閱讀、體育鍛煉等等;③有關個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愛國家、關切社會需要和社會目標、盡公民義務的願望等等。

5、運動技能的學習。運動技能又稱為動作技能,如體操技能、寫字技能、作圖技能、操作儀器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組成部分。

從學習結果對學習進行分類,對於我們幫助學生學習,更好地組織教學具有更現實的意義。

有關於困難的名言警句,關於遇到困難不退縮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只要脊樑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山。十大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 2.大自然把人們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們永遠嚮往光明。歌德 3.每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光,一盞是希望的燈光 一盞是勇氣的燈光。有了這兩盞燈光,我們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風濤的險惡了。羅蘭 4.被克服的困難就是勝利的契機。賀拉斯 5.必須體驗過痛苦,...

小明遇到困難就退縮你想告訴他名言警句

阿喬的娛樂中心 然後我想告訴他的就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不要退縮,都不要氣餒。加油吧!勇敢的小子,勇敢的去闖關吧,沒有什麼是你能征服不了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有信心,要有自信,因為自信才會強大,不要失落,不要悲傷,不要哀傷。因為這樣子你就不會堅強,你如果想堅強,就必須要。活力要精神抖擻,要重新振...

遇到困難就選擇退縮是一種什麼心理

小小陳學姐 遇到困難退縮這個也是很正常的,你可以假裝自己遇見一隻老虎,那麼你還會和屬老虎拼死抵抗嗎?明明自己會輸,明明自己會賠上自己的生命,那麼肯定是會逃避到這個上困難,遇見困難可能是縮小版的遇到老虎,那麼人的本能就是會逃避的,但是為了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立足那麼大家都會迎難而上,鍛鍊自己,在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