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寫出你積累的兩則成語故事的題目,並分別寫出寓意

時間 2021-11-04 05:33:52

1樓:匿名使用者

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不敢面對

畫蛇添足:做多餘、沒用的事情,白費功夫

請說一個成語故事,並且說出寓意,加以賞析。 5

2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裡。

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寫出八個成語 其中四個是成語故事的題目

3樓:匿名使用者

要成語大把的擺渡裡面要多少有多少

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

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

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

」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大材小用

南宋末,金國不斷南侵。辛棄疾參加了抗金義軍。後來,他在南宋朝廷裡,歷任湖北、江西、湖南、建安撫使。

他不僅是個愛國英雄,還寫了很多充滿戰鬥激情的詞文。由於主和派的打擊,他在上饒帶湖旁,度過18年退隱生活。2023年,朝廷任命他為浙東安撫使兼紹興知府。

他常與住在紹興鑑湖旁的愛國詩人陸游議論國家大事。第二年春,宋寧宗要他去京城,徵詢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臨行前,陸游送他一首長詩《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詩中說:辛棄疾是管仲、蕭何一流人物,做浙東安撫使大材小用了。

辛棄疾到了京城,皇帝只安排他做鎮江府知府。不久,這位愛國英雄在憂憤中病逝。

後來,人們以「大材小用」作成語,比喻才能高,職位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大公無私

春秋時,有一天,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官缺額,你看派誰去最合適?」祁黃羊想了想,說:

「派解狐去最合適!」晉平公覺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

」祁黃羊答道:「你只問我什麼人最適合這個職位,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晉平公採納了祁黃羊的意見,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為,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受到人們的稱頌。

有一天,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裡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誰能勝任?」祁黃羊回答:

「祁午最能勝任!」晉平公說:「祁午是你的兒子,你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怕人家講你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勝任法官,並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祁午當了法官後,非常稱職,深受人民的愛戴。

孔子十分稱讚祁黃羊,說他是個公正嚴明的人,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成語「大公無私」形容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大義滅親

春秋時期,衛國的州籲殺死哥哥衛桓公,自立為國君。

州籲驅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臣石厚商量辦法。

石厚就去問的父親——衛國的大臣石碏(que),怎樣鞏固州籲的統治地位。石碏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

」石厚說:「州籲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麼辦?」石碏說:

「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

」石碏連連點頭。

州籲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碏的安排。

衛國派人去陳國,把州籲處死。衛國的大臣們為石厚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碏殺了兒子是「大義滅親」。

成語「大義滅親」現在指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

東施效顰

古時候,越國有兩個女子,一個長得很美,叫西施,一個長得很醜,叫東施。東施很羨慕西施的美麗,就時時模仿西施的一舉一動。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雙眉緊皺。

東施一見,以為西施這樣就是美,於是也學著她的樣子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見了她的這個樣子,嚇得東躲**,不敢去看她。後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處和本身的缺點在**,胡亂模仿。其中的「效」是「仿效」,「顰」是「皺眉」的意思。

飛鳥驚蛇

釋亞樓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廟,燒香唸經。別的和尚空閒時就偷偷下棋睡覺,釋亞樓卻買了硯墨筆紙練習書法。

有時深更半夜,他還在苦苦練習。一年年過去,他寫字的功夫越來越深。許多燒香拜佛的人,也來請他寫字。

他都一一答應。 他的草書,寫得尤其飄逸奔放。有人問他:

「草書怎樣算好?」釋亞樓寫了八個字:「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飛鳥驚蛇」形容字型飄逸像小鳥飛翔,筆勢遒勁連蛇也受驚嚇。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

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

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優美。

4樓:曉林清風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5樓:

掩耳盜鈴

揠苗助長

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比比皆是

千里迢迢

神采奕奕

心靈手巧

6樓:匿名使用者

掩耳盜鈴 守株待兔 濫竽充數 狡兔三窟

五顏六色 爭先恐後 七嘴八舌 調虎離山

7樓:summer__泡泡

中國所有的成語都是有故事的呀!

概述兩則成語故事 5

8樓:點燃灰塵

安步當車的來歷

有一天,齊宣王要召見賢士顏斶,就對他說:"顏斶,你過來。"沒想到顏斶竟然回了一句:

"大王,你過來吧!"齊宣王聽了,頓時臉色發青,大怒的說:"你這是什麼態度,是君王高貴呢?

還是賢士高貴?"顏斶從容的說:"自然是賢士高貴,這是有歷史為證的。

從前秦國曾下令說:"凡是在賢士柳下惠的墓地上砍伐樹木的,一律處死刑。"又說:

"能夠取得齊王首級的,將賞賜千金,並封他做官。"可見國王的頭還比不上賢士墓地的樹木呢!"齊宣王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

"好了,我不會怠慢你的,以後你可以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顏斶聽完,立刻辭別齊宣王說:"謝謝大王的厚愛。

我本是布衣粗食慣了的人;安步可以當車,晚食可以當肉,我還是回家自食其力吧!"

這個故事是從"戰國策"的"齊策"寫出來的。"安步可以當車"便是慢慢步行,以代替乘車,也就是勤儉的意思。後人把"安步當車"引為成語,用來比喻人不貪求富貴,而能安於貧苦的意思。

另外,"晚食當肉"也是一句成語,它和"安步當車"一樣都是節儉的意思。

【出處】語見(春秋•管仲《管子•戒第二十六》):「桓公將東遊,問於管仲曰:『我遊猶東由轉斛,南至琅邪。

』司馬曰:『亦先王之遊已。』何謂也?

『管仲 對曰:『先王之遊也,春出,原農事之不本者,謂之遊。秋出,補人之不足者,謂之夕。

夫師行而糧食其民者,謂之亡。從樂而不反者,謂之荒。先王有遊夕之業於 人,無荒亡之行於身。

』桓公退再拜命曰:『寶法也!』管仲復於桓公曰:

『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無立而貴者,生也。公亦固情謹聲,以嚴尊 生,此謂道之榮。』桓公退,再拜:

『請若此言。』 」

【用例】(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一輯•尊隱》:「天下法宗禮族歸心,鬼歸祀,大川歸道,百寶萬貨,人功精英,[u]不翼而飛[/u],府於京師,山林冥冥,但有鄙夫,?o隸所家,虎豹食之,曾不足悲。

」【解說】桓公欲東遊,問管仲曰:「我此遊也,欲東由之罘,南至琅邪。司馬則曰:

『似先王出遊無異。』所言何也?」管仲答曰:

「先王之遊,春日外出,查農事之有難者,稱之『遊』;秋天外出,補民生之不足者,稱之『夕』。隨行人馬食於民者,稱之『亡』;遊樂而忘返者,稱之『荒』。先王於民有『遊』與『夕』之事務,而本身則無『荒』與『亡』之行為。

」桓公退而拜謝曰:「此寶貴之法則也。」管仲復語桓公曰:

「無翅而能飛者,乃言語也;無根而能固者,乃感情也;無爵而能貴者,乃心性也。君應鞏固感情,謹言慎語,以嚴持高尚之心性。此可謂道之發揚光大也。

」桓公退而謝曰;「願從此教。」

亦作【無翼而飛】(晉•魯褒《錢神論》):「親愛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u]無翼而飛[/u],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顏,開難發之口,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後。」

亦作【毋翼而飛】(漢•劉向《戰國策•卷五•秦三》):「今君雖幸於王,不過父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於守閭嫗,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聞『三人成虎,十夫?

q椎。眾口所移,[u]毋翼而飛[/u]』。」

【釋義】翼:翅膀。

請寫出下列成語故事的主角,寫出下面成語故事中的主角

項羽 諸葛亮 王羲之 曹植 趙括 趙高 諸葛亮 藺相如 勾踐 廉頗 毛遂 祖狄 劉琨 劉備 曹操 荊軻望採納 破釜沉舟 項羽 望梅止渴 曹操 入木三分 王羲之 背水一戰 韓信 負荊請罪 廉頗 臥薪嚐膽 勾踐 完璧歸趙 藺相如 鞠躬盡瘁 諸葛亮 四面楚歌 項bai羽 初出茅廬 諸葛亮 入木du三分 王...

一則有趣的成語故事,有趣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地也死去。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

找一下兩則寓言故事,求要兩則寓言故事。簡單的,可以摘抄。

幽默故事兩則 愛迪生和烏鴉 求要兩則寓言故事。簡單的,可以摘抄。紀昌學射 原文見 列子 湯問 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 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二是 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 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