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皇帝的區別是什麼,國王和皇帝的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2-01-10 20:15:05

1樓:功誠蹉燕

1.以史載為準的話,真正的王的號自夏始。(三皇五帝是後世的尊稱,並非有王,或皇的尊號)。

夏商周三世,主宰者尊為王。其下的分封國(大國或小國)的主政者(統治者)分別稱為『公,侯,伯』。公比侯高,侯比伯高。

(並不一定國家大的主政者,爵位就高)。這三朝,王就是最高統治者(天子這詞,就是指最高統治者,後來的皇,與這三朝的王,地位相等,都可稱為天子。)

2.秦一朝,無王,統治者自稱為皇。是史上第一次稱皇,所以叫「始皇帝」。因為全為郡縣,沒有國,所以就沒有王這一稱呼了。

3.漢一朝,覺得得到的國土太大,難管,怕重得復前朝二世而亡的路,又害怕重複周朝因分封而亡的路。所以試著搞了一個混合制度--郡縣與國並存。

從那時起,皇與王才開始並存。皇是全國的統治者,王是皇以下的一個封...1.

以史載為準的話,真正的王的號自夏始。(三皇五帝是後世的尊稱,並非有王,或皇的尊號)。

夏商周三世,主宰者尊為王。其下的分封國(大國或小國)的主政者(統治者)分別稱為『公,侯,伯』。公比侯高,侯比伯高。

(並不一定國家大的主政者,爵位就高)。這三朝,王就是最高統治者(天子這詞,就是指最高統治者,後來的皇,與這三朝的王,地位相等,都可稱為天子。)

2.秦一朝,無王,統治者自稱為皇。是史上第一次稱皇,所以叫「始皇帝」。因為全為郡縣,沒有國,所以就沒有王這一稱呼了。

3.漢一朝,覺得得到的國土太大,難管,怕重得復前朝二世而亡的路,又害怕重複周朝因分封而亡的路。所以試著搞了一個混合制度--郡縣與國並存。

從那時起,皇與王才開始並存。皇是全國的統治者,王是皇以下的一個封國的代管者。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清朝。

漢以後的王與夏商周的王不是一個級別。

4.漢以後還有爵位叫侯,公的,都與夏商周的是不一樣的。尤其元,清兩朝又更有特點。難說了,打住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王代表天下共主,是天下名義上的領袖,是最高的神權象徵。

秦之後,皇帝是天下獨主,既是最高的神權象徵,也是最高的唯一的統治者。而王只是最高封爵,一般都是異姓不封王的。也就是說國王是皇帝的下屬,或者是屬國的君主。

中國的國王基本有兩種,一種是象漢,晉那樣分封的諸侯王,在帝國之內有自己的王國,具有派遣官吏,實行稅收的半獨立的權力;

另一種是屬國的國王,比如朝鮮, 安南,暹羅等國的君主,想來諸位是沒有聽過朝鮮皇帝的說法,因為朝鮮的君主只能稱國王,而那位著名的越南傀儡皇帝保大是在越南脫離中國屬國地位後才能有這種稱呼。

中國歷史上,對皇帝這種稱呼是非常敏感的,國王可以有許多,但皇帝只能有一個,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屬國君主只能稱為國王,不能叫皇帝的緣故。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大朝代中,只有宋代,由於實力太弱,所以會承認遼、金的君主也為皇帝,其他朝代沒有這種現象。即使是宋代,當公元2023年西夏國王自稱皇帝時,宋廷也會立即稱之為「反」,並且停止互市,派兵征剿。

因為西夏向宋稱臣,作為臣屬國的君主,是不可以稱皇帝,這和遼金不同。當然,宋的實力太弱,征剿西夏連戰皆北,最後也不過是西夏在國書中從此不再自稱皇帝,而是稱「男」,把叫宋的皇帝稱為「父大宋皇帝」,西夏國主依然在國內稱帝,但宋至少爭回了面子,所以宋對西夏年賜絹茶銀兩,作為西夏國王自削帝號的回饋。在中國未統一的亂世如十六國時代,五代十國時代,或者象隋末,元末的亂世,稱王者多多,但稱帝時必須考慮,是否有這實力,否則就往往會遭到其他國家或勢力的圍攻。

比如朱元璋在勢力已經強大後依然對稱帝很謹慎,一直找個傀儡當皇帝,自己稱吳王,其發令時總稱皇帝聖旨,吳王令旨。不顧即使皇帝是傀儡,朱元璋也絕對不會把吳王二字排到皇帝前邊。在這種亂世,沒有實力就自稱皇帝是會導致滅亡的,象五代十國的南唐,在歸順宋時自削帝號為國王,當後來李煜決定叛宋自立的時候,首先的舉動就是恢復皇帝的稱號,這種行動就是典型的反叛,自然遭到宋軍的攻擊,最後滅國。

國王和皇帝的區別是什麼

3樓:雨辰一十一

簡單來說,皇帝的位置比國王更高,皇帝更有權力,管的地盤也更廣、更大。因為皇帝擁有的地方叫做帝國,而國王擁有的地方叫做王國。一個帝國裡面可能會有很多個王國。

不過,這只是一般情況,現實要複雜得多,所以我們也不能簡單下結論說,皇帝就一定比國王厲害。

就拿以前的歐洲來說吧。歐洲大陸很長一段時間,名義上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在16世紀以後,這個皇帝的位置,一直被一個大名鼎鼎的家族,也就是哈布斯堡家族佔據著。

後來,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了,哈布斯堡家的人又成為了一個新的帝國,奧地利帝國的皇帝。再後來,奧地利又和匈牙利聯合統治,變成了奧匈帝國。

在這個強大的帝國下面,有許許多多小的國家,這些小國家也有自己的國王,比如西班牙國王、那不勒斯公國國王等等。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歐洲大陸上,這些數不清的小國家,都是自己管理自己,國王說了算,皇帝根本沒辦法插手。

甚至有的地方的國王,還有權力選舉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這些國王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選帝侯」,侯爵的侯。

到了17世紀,歐洲很多地方的小國家,勢力變得越來越強大,這些地方的領導人,甚至可以自己稱自己為皇帝,管自己的國家叫做帝國,比如拿破崙就稱過帝。

4樓:瀦仔靤

國王和皇帝都是君主國的國家元首,但國王和皇帝有區別。英文單詞中,「國王」為「the kingdom」,「皇帝」為「the empire」,不同在**呢?以古代中國做類比,皇帝是大一統中國的第一號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親國戚和功臣才稱國王。

也就是說,國王是皇帝誥封的。這個區分放在英國和其它一些歐洲國家也適用。以英國為例,英國君主上面也有皇帝。

是誰?羅馬教皇。英王登基要向教皇行效忠禮,然後由教皇為其戴上王冠。

英國君主的全稱都標明其統治區域,如查理一世稱「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王,國教捍衛者」。印度淪為殖民地後,2023年維多利亞女王被加封為「印度女皇」。因為印度是異教區,教皇管不著,所以,從此英王的稱號中多了「皇帝」的頭銜。

但英王只是印度的皇帝。如愛德華七世全稱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所有海外自治領的國王,國教捍衛者,印度皇帝愛德華七世」。印度獨立後,英王的「皇帝」頭銜取消了。

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自稱皇帝(empire)。第一帝國在極盛時,統治歐洲的大部分,還控制著廣大的殖民地。拿破崙稱帝時,雖然形式上也有教皇加冕,實際上,拿破崙是藐視教皇的,在事實上並不受教皇節制。

5樓:尋找尾巴的魚

皇帝是許多小國家聯合起來的總君主,如彼得大帝。國王只是小國家的元首。

國王跟皇帝有什麼區別呢?

6樓:我是誰

1、起源不同

在中國秦朝以前是至尊君主的稱呼,等同於「天子」,比如周朝的「周武王」。自秦始皇稱「皇帝」後,王與皇始有分別。「王」成為地位僅次於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諸侯的稱呼。

2、地位不同

中國以皇帝為至尊,周邊小國的國君只能和國內的藩王一樣稱王或大王,稱帝則屬於僭越。而中國古代的國王為諸侯封地為國的一國之長,而後自宋、元以國王作為封號。

歐洲的「皇帝」一詞**於強盛一時的羅馬帝國。在歐洲人的心目中,羅馬帝國的元首是理所當然的「天下共主」,才配得上「皇帝」之尊號。而其它小國家,相當於羅馬帝國之下的諸侯,因此其國君只能稱國王或大公。

3、東西方的不同差異

在中國,國王只是皇帝之下的封爵,且很多時候僅衣食租稅,權力大大受限;在西方,國王是某些君主制國家元首的名稱,國王與教皇分掌世俗和精神世界領導權,國王是世俗世界的領袖,教皇是精神世界的領袖,二者經常發生權力衝突;自資產階級革命後,國王逐漸失去原有權力。

7樓:一指緋紅

不一樣吧。我的理解皇帝就像五嶽盟主。國王就像五嶽劍派。

比如華山當了五嶽盟主。那麼他就皇帝。他可以號令其他四個劍派出兵攻打少林。

但本質上他也只是個門派。只是他的門派人更多,武功更強。如果有一天他被打敗了。

那麼新的盟主就會再次變為皇帝。

而中世紀神權高於皇權。皇帝又是教廷授予的。教廷就像是朝廷。我高於江湖,卻不參與江湖時。

你們把狗腦子打出來後,我只管給贏家頒發盟主劍。

所以我理解的中世紀關係是。教皇高於皇帝,皇帝高於國王。

8樓:匿名使用者

國王和皇帝都是君主國的國家元首,但國王和皇帝有區別。英文單詞中,「國王」為「the kingdom」,「皇帝」為「the empire」,不同在**呢?以古代中國做類比,皇帝是大一統中國的第一號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親國戚和功臣才稱國王。

也就是說,國王是皇帝誥封的。這個區分放在英國和其它一些歐洲國家也適用。以英國為例,英國君主上面也有皇帝。

是誰?羅馬教皇。英王登基要向教皇行效忠禮,然後由教皇為其戴上王冠。

英國君主的全稱都標明其統治區域,如查理一世稱「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王,國教捍衛者」。印度淪為殖民地後,2023年維多利亞女王被加封為「印度女皇」。因為印度是異教區,教皇管不著,所以,從此英王的稱號中多了「皇帝」的頭銜。

但英王只是印度的皇帝。如愛德華七世全稱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所有海外自治領的國王,國教捍衛者,印度皇帝愛德華七世」。印度獨立後,英王的「皇帝」頭銜取消了。

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自稱皇帝(empire)。第一帝國在極盛時,統治歐洲的大部分,還控制著廣大的殖民地。拿破崙稱帝時,雖然形式上也有教皇加冕,實際上,拿破崙是藐視教皇的,在事實上並不受教皇節制。

皇帝和國王的區別?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關係可以用中國古代的朝貢體系來解釋,中國的叫做皇帝,周邊的朝鮮,琉球,越南,緬甸等國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只能叫國王,而且必須得到中國皇帝的冊封,一般而言,大國強國才能稱帝。

國王和皇帝的區別是什麼,國王跟皇帝有什麼區別呢?

雨辰一十一 簡單來說,皇帝的位置比國王更高,皇帝更有權力,管的地盤也更廣 更大。因為皇帝擁有的地方叫做帝國,而國王擁有的地方叫做王國。一個帝國裡面可能會有很多個王國。不過,這只是一般情況,現實要複雜得多,所以我們也不能簡單下結論說,皇帝就一定比國王厲害。就拿以前的歐洲來說吧。歐洲大陸很長一段時間,名...

國主和皇帝有什麼區別啊,國王跟皇帝有什麼區別呢?

老樑 皇帝和國王的區別很大,千萬不能夠混為一談老樑 皇帝和國王的區別很大,千萬不能夠混為一談老樑 皇帝和國王的區別很大,千萬不能夠混為一談 三國後的晉朝的皇帝就是姓司馬的。有句俗語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指的就是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想要稱帝,魏國的皇帝想除掉他,結果卻讓他給殺了,司馬昭就建立了晉朝。你...

朝鮮只有國王沒有皇帝和皇上,為什麼朝鮮 韓國自古以來只有大王而沒有皇帝呢?

yes,高麗在古代常作為中國的附屬國出現 比如在滸墅關之戰中,跟著明軍一起大敗 筍歌 朝鮮以前只有國王。不過到了1897年到1910年,13年時間,朝鮮的國王稱帝。這個時候是有皇帝和皇上的,不過也就叫著好聽而已。這個時候朝鮮已經是日本的半殖民地了,不久就完全淪為日本殖民地。 清溟風少 恩,因為朝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