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是什麼,諾貝爾文學獎的標準是什麼?

時間 2022-01-12 01:40:26

1樓:楊子電影

諾貝爾文學獎是諾貝爾在2023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於同年建立「諾貝爾**會」,負責把**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

並非任何人都有資格作為諾貝爾獎提名人,團體提名和自我申請不被接受。文學獎的提名人資格是:瑞典文學院院士和各國相當於文學院士資格的人士;高等院校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各國作家協會主席。

文學院從復會到公佈評獎結果,只有少則2周多則4周的時間。每星期四晚上進行討論、評議、表決,直到有一名候選人得票超過投票數的半數以上(至少需要8票)。如果經多次投票無人過半,有時會達成妥協評出兩人分享(至今有4次),有時只好當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評。

評選機構:2023年4月5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蘭西學院的模式,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了「瑞典學院」。「瑞典學院」的正名既未掛「皇家」的頭銜,也無「文學」的限定,比「瑞典皇家(科)學院」只少「皇家」(royal)一詞,因此經常被人混為一談,以為文學獎和科學獎是一個機構頒發的。

「瑞典文學院限定由18名終身院士組成,最初都是古斯塔夫三世直接聘任的。院士各坐一把有編號的交椅,終生固定不變。去世院士的缺額由其他院士提名,祕密投票補選,然後經國王批准聘任,公佈於眾。

由於以往的重點是語言,因此傳統上的院士多為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文學家和作家只是少數,這種情況只到如今才有根本改變。根瑞典學院章程,院士中始終有一名法律界權威。

2023年,瑞典文學院接受了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任務,其功能才逐漸向文學方面傾斜,越來越多的文學家和作家被補選為院士,如今終於超過半數,作為「文學院」總算實至名歸。

2樓:槍鼕鼕

諾貝爾文學獎是諾貝爾獎的一部分。

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2023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於同年建立「諾貝爾**會」,負責把**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佈,將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將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

章程規定各國文學院院士、大學和其他高等學校的文學史和語文教授、歷年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各國作家協會主席才有權推薦候選人,本人申請不予考慮。推薦書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學院,11月1日前後公佈選拔結果。授獎一般是因為某作家在整個創作方面的成就,有時也因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

3樓:匿名使用者

諾貝爾文學獎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他在遺囑中說獎金的一部分應頒給「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諾貝爾文學獎創立於2023年,是最初設立的以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名字命名的5個諾貝爾獎獎項之一,其他4個獎項是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和平獎。同其他獎項一樣,文學獎的獎金也是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

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的5名院士組成的評委會負責評選,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瑞典文學院接受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推薦,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數百人。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人包括先前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委員、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特邀教授及各國作家協會主席。按照評選規則,推薦人不得毛遂自薦。

評委會一般在公佈獲獎者當年5月前確定5名入圍候選人。 按照有關規定,評委會成員要對提名情況嚴格保密,他們在電子郵件中或在就餐等公開場合進行討論時,提及候選人要用代號,如英國著名劇作家、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羅德·品特就曾被稱為「哈利·波特」。另外,即便在公佈最終獲獎者的名字後,候選人名單在50年內都不得對外公開。

諾貝爾在2023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於同年建立「諾貝爾**會」,負責把**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 1.

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2.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改進的人; 3.在生理學或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 4.

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5.為民族間的和睦親善、廢止或裁減常備軍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根據創立者的遺囑,諾貝爾文學獎金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2023年經國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為「近年來創作的」或「近年來才顯示出其意義的」作品,「文學作品」的概念擴充套件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即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文學獎金由斯德哥爾摩諾貝爾**會統一管理,由瑞典文學院評議和決定獲獎人選,因此,院內設定了專門機構,並建立了諾貝爾圖書館,收集各國文學作品、百科全書和報刊文章。章程規定各國文學院院士、大學和其他高等學校的文學史和語文教授、歷年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各國作家協會主席才有權推薦候選人,本人申請不予考慮。

推薦書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學院,11月1日前後公佈選拔結果。授獎一般是因為某一作家在整個創作方面的成就,有時也因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如法國作家馬·杜·加爾因長篇**《諦波父子》,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因長篇**《布登勃洛克一家》,英國作家高爾斯華綏因長篇**《福賽特家史》,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因長篇**《德里納河上的橋》而獲獎。八十一年來,1914、1918、1935、1940至2023年沒有頒發獎金,1904、1917、1966、2023年獎金由二人平分。

2023年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2023年法國作家薩特均表示拒絕領獎.

4樓:匿名使用者

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歐洲評的一個獎。對於世界性的各種獎裡是最不權威的。世界上各國自己國家所設的最高文學獎才是自己國家最高的作品。

名詞解釋:什麼是「諾貝爾文學獎」

6樓:匿名使用者

諾貝爾文學獎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他在遺囑中說獎金的一部分應頒給「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諾貝爾文學獎創立於2023年,是最初設立的以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名字命名的5個諾貝爾獎獎項之一,其他4個獎項是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和平獎。同其他獎項一樣,文學獎的獎金也是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

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的5名院士組成的評委會負責評選,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瑞典文學院接受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推薦,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數百人。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人包括先前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委員、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特邀教授及各國作家協會主席。按照評選規則,推薦人不得毛遂自薦。

評委會一般在公佈獲獎者當年5月前確定5名入圍候選人。 按照有關規定,評委會成員要對提名情況嚴格保密,他們在電子郵件中或在就餐等公開場合進行討論時,提及候選人要用代號,如英國著名劇作家、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羅德·品特就曾被稱為「哈利·波特」。另外,即便在公佈最終獲獎者的名字後,候選人名單在50年內都不得對外公開。

諾貝爾在2023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7樓:匿名使用者

諾貝爾文學獎是諾貝爾在2023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於同年建立「諾貝爾**會」,負責把**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中國作家莫言。

2023年10月13日,瑞典學院將20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

諾貝爾文學獎的標準是什麼?

8樓:

2023年6月29日頒佈的《諾貝爾**會章程》中對其專項獎項文學獎的評判物件給出如下定義:「不僅包括純文學,而且包括在形式和風格上具有文學價值的其他文學作品」,從而使文學獎擴充套件到了整個人文學科的範疇。

諾貝爾終生對文學抱有濃烈的興趣,他非常推崇浪漫主義文學,故此,他在遺囑中留下了關於「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的要求和「最傑出的作品」的理解,他也對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給出了一個最基本的標準,正是憑藉著對這個標準的理解,委員會對世界範圍內的優秀作家進行了嚴格的篩選。

9樓:

蝸居只是把中國的社會現狀描述了一下,拿到世界上只會引起轟動,但距諾貝爾獎還有差距

10樓:匿名使用者

諾貝爾終生對文學抱有濃烈的興趣,他非常推崇浪漫主義文學,故此,他在遺囑中留下了關於「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的要求和「最傑出的作品」的理解,他也對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給出了一個最基本的標準,正是憑藉著對這個標準的理解,委員會對世界範圍內的優秀作家進行了嚴格的篩選。

在2023年6月29日頒佈的《諾貝爾**會章程》中對其專項獎項文學獎的評判物件給出如下定義:「不僅包括純文學,而且包括在形式和風格上具有文學價值的其他文學作品」,從而使文學獎擴充套件到了整個人文學科的範疇。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獲獎者較多地集中在北歐和一些較小民族的國家,兩次世界大戰使得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在文學評選中也不由自主地奉行了一種「中立國」的政策。鑑於當時極少數的作家能夠超然於民族和國家利益之上,文學的桂冠自然就落到了某些政治立場中立、其創作成就相對比較平庸的一批作家身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探索時期,文藝思潮此起彼伏,藝術上的創新者璀璨如群星。這一階段,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採取了相應的調整措施,開始注意敢於大膽創新的作家,這一階段的獲獎者所包括的20世紀的文學大師為最多。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評獎委員會發布了一套「實用主義」的遴選原則,諾貝爾文學獎不再是一種榮譽而是一種投資和賭注,他們對諾貝爾的遺願再度進行了詮釋,認為「捐贈人的願望是把獎金授予處於一生中富有創造性階段的人,以便他的活動得以繼續並受益於獎金」。於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目的被再度強調為向前看,支援探索,鼓勵創造,落實到實踐中則是,評獎的著眼點在於獎勵一部新作而非對某個作家終生進行蓋棺定論。

最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似乎垂青於「移民作家」和「文學混血」作家,生於小語種而用大語種寫作,既體現了「以歐洲文化為中心」,又體現了「政治上正確」,並且具有「異國風光」和「全球化」的噱頭。但這類矯枉過正的重心轉移又導致其作為傳統歐洲文學獎項的影響力日漸式微。當下對這一重頭獎項的評獎標準的潛規則已經形成了「第三順位優勝」的概念,即:

當候選人在三個以上的時候,避免衝突成了必須考慮的因素,這個時候,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工作業績突出而不冒尖的人(第三順位候選人),因為這可以避免第

一、第二順位的直接對立,又可以為第三順位之後的候選人樹立一個公正的觀念。在實際的政治哲學操作中,這種妥協,往往還有著另一層概念:表達自我聲音,體現意志的選擇,但放棄衝突和對立。

近年來博爾赫斯、昆德拉之類大師無緣該獎都體現出這種無奈的妥協。

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

外國人 外國人 外國人 你 祝你愉快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如下 1 1901年法國的蘇利 普呂多姆獲文學獎,其著作為 孤獨與沉思 2 1902年德國的特奧多爾 蒙森獲文學獎,其著作為 羅馬風雲 3 1903年挪威的比昂斯滕 比昂鬆獲文學獎,其著作為 挑戰的手套 西...

怎麼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標準

巴拉克vs克洛澤 諾貝爾文學獎是由瑞典皇家文學院院士組成的評委會評定。評委會在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諾貝爾文學獎推薦人選。從2月1日開始,評委會開始對所有人選進行篩選。經過資格確認 初選 複選後,9月中旬,評委會開始復會進行決選,確定最終獲獎者,然後在10月的一個星期四公佈當年...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標準,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

夜宇天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 民族 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 卡羅林斯卡學院 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