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君王的女兒,格格和公主究竟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2-01-14 02:05:06

1樓:小依說百態

公主一般都是對皇家直系女子的,而格格是清朝特有的對女子的稱謂。

1、公主在歷朝歷代都是對皇帝女兒的稱呼。從周朝開始,對天子的女兒稱為王姬,到秦朝時候逐漸演規定成,對天子的女兒叫做公主。在以後的朝代中基本確定下來,公主就成了皇帝女兒的稱謂。

在各朝各代中,對公主的封號,一般按照郡縣、國家名字、美麗稱呼進行冊封。不過由於一些政治上需要,如唐朝李世民冊封的文成公主,因為和親的需要,是對唐朝宗室之女進行冊封。

2、格格為清朝特有的產物。後金在入關前,對大汗和貝勒等滿洲貴族的女兒都稱為格格,以此表示對她們的尊稱。等到清軍入關後,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就開始模仿明朝的制度。

對清朝皇帝的女兒成為公主,以此抬高皇權的地位。進而對王公貴胄之女都定義為格格,一共將格格分為五類,分別是親王之女、世子及郡王之女、多羅貝勒之女、固山貝子之女、鎮國公輔國公之女。

3、由此可見公主和格格區別在於,公主規格要比格格的高。因為皇帝的女兒都稱作公主,代表對皇氏直系血緣的尊稱,所以一般情況下,公主冊封不會輕易的出現。而格格在清朝時候,是對皇室集團整個體系中所有女子的稱呼,對一些尊貴的滿族女子也可以授予格格稱謂,皇帝的女兒在沒有冊封前也可以是格格。

2樓:天真

「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則是小姐之意。公主是所有國王或是皇帝女兒的統稱,而格格只是用於大清王朝,但兩者的意思是一樣的。宮裡的格格地位比王府裡的地位高。

3樓:這樣啊

格格的地位是低於公主的,格格可以是親王的女兒,而格格只能是君王的女兒。

4樓:薇薇呀嗨

格格」這個稱呼呢,是清朝才開始有的。因為它來自於滿語,意思是小姐,姐姐。清朝的格格是指皇親國戚的女兒們,而皇帝自己的女兒,是「公主」。

5樓:國王車站

公主是中原人對帝王女兒的尊稱,而格格是滿族人對帝王女兒以及其他皇室女性親屬的尊稱。

6樓:行走的生活小達人

公主一般指皇帝自己的親女兒,而格格是滿族人對皇帝的女兒和皇親貴族們的女兒的稱呼。

7樓:小小的肥肥

公主是歷朝歷代古今中外對帝王家女兒的稱呼,而格格是滿清入關後才產生的。

8樓:南岸

格格是貴族婦女,比如說清朝親王的妻子有福晉、側福晉、格格等。而公主只是皇帝的女兒。

9樓:周生閒來讀歷史

公主特指皇室直系、有正統血緣關係的宗室中人,而格格在清代指代身份尊貴的女子,範圍較大,總體說來,格格不如公主稱號尊貴。

同樣是君王的女兒,為什麼有的稱為公主,有的則稱為格格?

10樓:微風的輕柔

同樣是君王的女兒,為什麼有的稱為公主,有的則稱為格格?因為有些女兒是養女,比如妃子生了女兒交給皇后撫養,就成為了格格。

11樓:汽車小張家的老大

這是根據這些人的年齡來進行排序的,一般來說公主都是第1個出生的

12樓:凱凱的偉偉

格格是清朝初期皇室對自己女兒的稱呼,有小姐的意思,其他朝代稱呼閨女為公主,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只是叫法不一樣。

13樓:希望可以重來

只有那種皇后的女兒才會被稱為公主,而其他嬪妃生的女兒全部都稱為格格。

14樓:喬松情感

公主是當今皇上的直系女子,其他的親王或者有功之臣的女兒只能被封為格格!

15樓:賈努扎伊

這是因為朝代的不同,而對皇帝女兒的稱呼也有所不同,例如清朝稱為格格,唐朝稱為公主。

公主、格格、郡主的區別?

16樓:

區別如下:

1、起源時間不同: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郡主,是由郡公主這個詞演化而來的,郡公主始於東漢。公主起源於先秦。

2、物件不同: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的稱謂。格格,滿語,意為小姐。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郡主,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對皇族女性的封號。

3、讀音不同:公主的讀音: gōng zhǔ; 格格的讀音:gé gé ;郡主的讀音:jùn zhǔ 。

17樓:o仙袂飄飄

格格"是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

從語言的角度講,格格這個詞的含義十分的廣泛,除了有上面說到的小姐、姐姐之類的意思之外,還有「丫頭」「姑娘」等等。另外就是人們

最長提到的「格格」最為爵位的含義。

受到「還珠格格」等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就認為格格是清朝公主的稱呼,這種說法實際上十不準確的。

不過這個問題得分兩個時期來說。在清朝正是更改國號之前(從前稱為金),並沒有一套十分正規完整的禮儀制度,而是保留女真民族過往的

一些習俗。在這個時期,「格格」這個稱呼的含義便是分的模糊,拋開其在滿語中的本意來說,實際上它就是對女子(包括各個年齡段的女子

)的總稱。

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女真國後,格格的界定範圍就隨之縮小,主要指的是貴族的女子,例如:努爾哈赤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三

女哈達格格、養女巴約特格格等等。

應該說,這段時期是「格格」與「公主」這兩個詞的界限最模糊的時期,就以上提到的幾位格格來說,她們其實也還有別的稱號,比如東果格

格亦稱東果公主,嫩哲格格亦稱沾河公主、哈達格格亦稱哈達公主。由此看來,這個時候公主與格格確實是可以互換的。

但是我們同樣也看到,這個時期,皇女冊封的禮制已經開始逐漸有所完善,比如說努爾哈赤的四女、八女、養女和養孫女都正式被受封為「和

碩公主」,也就是說,從此開始,格格與公主就漸漸有了分別了。

第二個時期是皇太極建立大清朝開始,在更該國好的同時,皇太極根據漢族的宮廷禮法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後宮制度(這也是清朝後宮禮制

的雛形),這其中也包括公主及貴族女子的封號。這一點從皇太極的女兒們的封號裡就不難看出,比如「皇太極長女固倫敖漢公主、次女固倫

溫莊長公主、三女固倫雍穆長公主等等。

這裡需要解釋的是,「溫莊」、「雍穆」之類的公主的徽號建立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的。以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來說,皇太極有一個嫁

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女兒,也就是金庸**中的建寧公主 。她是皇太極最小的女兒,最初時被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後改為和碩恪純長公主

。還有四女固倫興平長公主後改為固倫雍穆長公主;三女固倫延慶長公主後改為固倫端靖長公主等等。這是滿族統治者在接受漢文化後的一個

重要反映,也就是在漢文字的使用上,開始選擇更為講究也更為正式的字眼最為尊號或徽號的使用。

再說回來,也就是說,從皇太極開始,格格就不再作為皇帝女兒的稱為了,也就與公主有了正式的分別。但是,滿族人還是對格格一詞作出了

保留,就像上面「靜anyle」說到的,和碩格格(郡主)、多羅格格(縣主、郡君)、固山格格(縣君)、格格(鄉君)等等。同時上面也說到

了,格格自此以後除了封號外,成了一種貴族女子非正式的稱呼(大格格、二格格之類)。但不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呼的,

因為格格這個詞有丫頭、姑娘的意思,所以說,這某格格的稱呼只能是長輩夥同輩中的長者才可以稱呼的,至於什麼宮女、太監或是外臣是不

可以這麼稱呼的。

另外還要提到的是,格格並不只是皇室宗女的稱呼,也可以是皇室妻妾的稱呼,一般指的是沒有福晉或側福晉等正式身份的妻妾,典型的例子

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皇后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在雍王府中的稱號就是格格。

綜上所述,回答樓主的問題:在封建社會中,不論是哪朝哪代,「公主」都必然是皇帝之女或是皇帝所收養女的稱呼,簡單來說,公主肯定是皇

帝(或是某地最高統治者)的女兒(不論是否親生),但是,皇帝的女兒卻不一定都是公主(比如說皇太極八女只受封為鄉君)。

「郡主」在清朝以前,指的是王爺(一般是郡王)的女兒,這種封號只有低封,沒有高賞,意思是,郡王的女兒除了郡主以外,也可以封為縣

主、郡君等等,但不能叫公主(當然,皇帝的女兒也一樣)。清朝時,王爵有了新的劃分,也就是親王與郡王之分,這個時候,郡主便是親王

女兒的封號。

至於格格,是清朝獨有的稱謂,請含義十分廣泛,如何解釋要以實際情況來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順治以後,格格絕對不能稱呼皇帝

的女兒,即使是在非正式的場合中也是如此。比如在《玉牒》及《聖祖實錄》中,康熙皇帝的女兒在得到正式的封號之前,被明確稱為大公主

、二公主等等。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呵呵...

古代皇帝的女兒什麼朝代叫公主,什麼朝代叫格格?

18樓:公子戴浩

關於公主:黃帝時代至商朝為止,有關於君王女兒的封號及制度皆不明。「公主」這個名詞是春秋戰國時代才開始有的。

《史記·呂后本紀》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關於格格: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希望對你有用。

皇宮裡太子和皇子都什麼稱呼,還有公主

19樓:小菜是個吃貨

1、皇太子

皇帝所指定的繼承人,一般為皇帝的嫡長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選定冊立。清代自雍正以後不立皇太子。一般稱預定繼承君位的長子為"太子"。

平時還是多用「我」或者「吾」,另外對皇帝或者皇后或者時可用「兒臣」,對下人可用「小王」。

2、皇子

阿哥對皇子的稱呼。如果有幾個皇子,就在「阿哥」之前加數字。下人對阿哥稱爺,什麼阿哥就什麼爺。

3、公主

帝王之女的稱號。始於戰國,漢制規定,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妹稱長公主,帝姑稱大長公主,後歷代大致沿用。對皇帝,稱「吾」或者「我」。帝姬是古代對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稱呼。

擴充套件資料

從秦漢到元明,一般皇子都是住在宮外的(太子也不例外),在他們行過冠禮之後,就必須離開母親,到自己的封地開始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們有自由出入宮闈的權利,如果被封為王,每年也必須進宮朝拜。

但是,這些王爺就失去了自由進入宮闈的權利,如果沒有得到皇帝的允許,他們是不允許離開自己的封地的!

清朝之後,皇帝的兒女全部是居住在皇宮之內,而皇帝的兄弟姐妹,卻是住在宮外。從秦漢到明清,歷朝的皇子在成年之後,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參與國事討論的。

20樓:蕭衍

太子----東宮;皇子---王爺、殿下;公主---就是公主殿下。

同樣都是白的,俄羅斯的伏特加和我國的白酒,究竟有啥區別

白酒和伏特加有許多區別,雖然都是白的,但是在製作工藝還有製作材料上以及歷史底蘊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產地的不同,我國的白酒產自國內,有山西的汾酒,貴州茅臺等,在不同產地的白酒味道上也會有很大的差別,製作工藝上也會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都是蒸餾酒,雖然伏特加也是蒸餾酒,但是產地則是在俄羅斯,波蘭和美國等...

清朝的格格和公主哪個級別高,這兩個稱號有什麼區別呢

愛歷史的追夢人 每次看清宮劇都能發現一個問題,總會出現格格和公主兩個稱號,比如我們能看到有些王爺的女兒也會稱格格,皇家的女兒有的稱為格格有的稱呼公主,還有稱和碩公主或者固 主等等,到底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哪個級別更高一些?其實早期格格只是滿族大戶人家小姐的一種稱呼而已,在清朝入主中原後才開始有了一定的...

都是清朝的君王,雍正死後為什麼沒和康熙葬同一座陵園

小周高等教育 答疑 雍正13年,白天還在正常處理朝政事務的雍正皇帝突然在圓明園去世。根據記載雍正七年,雍正就得了一場大病。此後雖然好轉,但身體一直時好時壞。雍正13年8月以後病情就加重了,但他並沒有停止處理朝政。8月22日晚,病情突然加劇,凌晨時就去世了。清朝最開始修建的是清東陵,清朝入關後的兩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