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李白與杜甫是什麼關係,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什麼關係?

時間 2022-01-16 02:05:08

1樓:藍眼睛

兩者之間有心心相惜的友誼。

李白、杜甫初遇於天寶三載(744年)夏天。李白遭賜金放還,準備客遊樑宋,離開長安經過洛陽,在那裡他們初次見面,一見如故。當年秋天,他們曾跟高適等人相約一同遊覽樑宋。

第二年,杜甫再遊齊魯,秋天到達兗州,當時李白也自樑宋回到東魯,兩人有過一段愉快的結伴同遊的日子,就是杜甫所說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不久,杜甫要去長安謀求仕進,李白要去遊江東,兩人在兗州石門分手。

現存的李白贈杜甫之詩都創作於李白與杜甫相遇並同遊的時期,同時杜甫在這時期也有詩作贈與李白。

這期間,李杜兩人互有贈詩往來,傳世至今的、這兩年間的二人互贈詩作數量也大體相當。這以後,杜甫仍有贈李白詩作,卻並無李白回贈的詩作傳世。

杜甫和李白間的詩文往來也「屬於這種情況」。李白明顯比杜甫大,李白成名明顯比杜甫早。杜甫當年是非常崇拜李白的後輩,所以他當然給李白寫的多,李白回他的少。

2樓:素顏以對時代

倆是朋友,但李白比杜甫大,對杜甫來說李白算是亦兄亦友。李白和杜甫是我國古代最為著名的、影響最為深遠的詩人,但自唐代以來,人們多喜將他們並論,更有學者對他們的進行比較,以致很多詩評家都捲入了對李杜孰優孰劣的爭論。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雖然學界還存在著李杜優劣論,但人們更喜**李杜之間的交誼、李杜詩歌思想和藝術之異同。

天寶三年,四十四歲的李白與三十三歲的杜甫在洛陽相遇。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一起舉杯暢飲,攜手同遊洛城。他們在醉中談詩**,笑侃古今,議朝中形勢,話天下大事。

聞一多先生說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最偉大的相逢,他比做是「太陽與月亮的相逢」。誠然,從後世看來,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我更願意說這只是一次粉絲遇到偶像時的情景。

李白放逸灑脫,瀟灑不羈,不管他見到誰,只要性情相投,他表現的都是這樣的開懷暢快。而杜甫的表現則就是粉絲見到偶像時的激動與歡騰,而且能與偶像把酒言歡,作詩**,那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他們的關係我們可以說是友情,但是至少這種友情是不平等的,李白永遠是高高在上的那一位,杜甫則永遠在仰視著李白。

3樓:溫哥華山鷹逢羽

他們確實被後世用來奉為唐詩風格浪漫和現實對比關係

生活中,兩人其實為好友關係,互相有對和詩句並有專門寫給對方的詩

4樓:小北論今

聊聊詩聖杜甫,與李白的友誼

5樓:

李白 詩仙

杜甫 詩聖

他們基本沒有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關係,友誼十分得濃厚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什麼關係?

李白和杜甫是什麼關係

杜甫和李白是什麼關係

7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與李白沒有什麼關係,兩人各生於異地,中年偶遇相識,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也不長,因有相同的寫詩愛好和特長,結為詩友,只是朋友關係。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生活於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生活於公元701年-762年。其出生地,今人一般認為是唐巴西郡劍南道綿州昌隆青蓮鄉,祖籍為甘肅天水。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

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看來杜甫與李白不是同宗同祖,也沒有什麼親戚關係。

從年齡看,李白比杜甫大11歲,同是唐朝詩人,後人合稱他們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有所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而李商隱與杜牧則被稱為「小李杜」。

杜甫與李白也不曾同朝為官,所以又不是同僚關係。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41歲,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稱讚,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朝見,唐玄宗降輦步迎,親手調羹賜食。唐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對答如流,得到唐玄宗讚賞,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其實就是給皇上寫詩作賦,陪侍皇帝娛樂。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

李白受到玄宗寵信,卻引起了同僚的嫉恨。天寶二年(743年),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官中行樂詞》;暮春,玄宗與楊玉環同賞牡丹,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這種詞作寫了許多,有些已流傳於世。

李白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開始縱酒,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遊,玄宗呼之不朝。有時奉詔醉中起草詔書,抬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被唐玄宗賜金離職還鄉。

當年四月,李白在返鄉途中,到了東都洛陽,第一次遇到杜甫。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待業洛城。兩人以詩為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們約好下次在樑宋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樑宋,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也還沒有職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切磋詩詞創作。

天寶十四年,杜甫才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是一種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時年四十四,李白已五十五歲了。

為了生計,杜甫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而李白仍是自由之身。如此說來,他倆沒什麼關係,只是詩友而已。

8樓:青山自留雲

朋友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杜甫身在洛陽。

同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相見。爾後同往開封、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親同手足。

李白和杜甫是什麼關係,杜甫和李白是什麼關係

朋友天寶三年 公元744年 杜甫身在洛陽。同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相見。爾後同往開封 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 親同手足。李白和杜甫什麼關係 李白和杜甫是我國古代最為著名的 影響最為深遠的詩人。兩人同為唐朝詩人,被合稱為 大李杜 兩人之間是惺惺相惜的友誼,相互欣賞...

李白與孟浩然,李白與孟浩然什麼關係

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 兄長 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我們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詩句,就能很好的體現了他們分別 惜別依依不捨之情。李白與黃鶴樓有不少故事。李白第一次遊黃鶴樓的時候,面對美景,自然是詩情大發。正想提筆賦詩,卻見壁上已有詩作,那是崔...

杜甫和杜牧是什麼關係,杜甫和杜牧到底是什麼關係?

杜牧和杜甫本身是沒有任何血緣宗室之類的關係的,杜甫和杜牧都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人稱 老杜 大杜 杜牧人稱 小杜 並且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杜甫 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 712年 770年 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