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意思是,望梅止渴的意思

時間 2022-02-01 20:13:22

1樓:德瑪西亞之力五號

望梅止渴釋義:眼望梅林,流出口水而解渴,比喻從不切實際的空想中來寬慰自己。

望梅止渴讀音:wàng méi zhǐkě。

望梅止渴出處:《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例句1、如果不潛心鑽研,一心只想走捷徑,恐怕是望梅止渴,無濟於事的。

2、望梅止渴,畫餅充飢,這都是權宜之計。

3、這種望梅止渴的辦法,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2樓:羅馬迪

詞目編輯

望梅止渴

拼音編輯

wàng méi zhǐ kě

成語出處編輯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

譯文: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非常口渴,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 士兵聽了後,嘴裡的口水都流了出來,曹操利用這個辦法促使部隊儘快趕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引證解釋編輯

①無名氏《桃花女》第二折:「你休言語,怎成合,可正是。」

②元 賈仲名《對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2]

③明 施耐庵《水滸傳》五十一回:「官人現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④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卻那裡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⑤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兒叫買辦的,把三分銀子打發他去,歡天喜地上樓去了。真所謂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⑥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四:「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⑦茅盾《路》七:「騙誰呀,你是在那裡望梅止渴。」

⑧馬南邨《燕山夜話·有書趕快讀》:「如果當下丟開這些基本的書籍不認真苦讀,一心想找祕本,只恐望梅止渴,無濟於事。」 [1]

歷史沿革編輯

關於曹操望梅止渴歷史上對其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一種智慧,也有人說這是曹操奸詐之處。許多文人因探尋 「望梅止渴」的歷史來到含山縣梅山村,留下了不同看法的詩篇。《輿地紀勝》卷四十八和州載「王安石詩云:

『』將軍馬上設良謀,遙望青山指梅樹。日往月來時已久,萬古千秋名未朽」。明代詩人戴重的《梅山梅花》寫道:

「千里吳江春水深,許君飲馬望江潯,空山花樹無人跡,枉被曹瞞指到今」。清康熙趙燦(含山縣誌修撰者)有《懷梅山古蹟》詩云:「人望影婆娑,扶筇嘆未過。

睛雲穿鬥漢,蕭寺結煙蘿,色泛金尊滿,分光綠野多。當年消渴處,到此渴消麼」。清和州太守揚繼芳《梅山》:

「鳥啼帶雨㲹煙樹,雲是曹阿瞞止渴處。白草黃梅成古今,青山碧水自朝暮」。清知府許暢《登樓望梅山》:

「此地曾經魏武過,雄風彷彿寄層巒」。

明朝·萬曆年《和州志》記載,梅山上原建有「止渴」亭,梅山庵,和州同知胡永成有《止渴亭記》。清康熙《含山縣誌》記載:「梅山塔,梅山有石峰峭立,為庸術謬鑿,士民扼腕多年,至明萬曆乙卯(2023年)知縣鄒益,始虛採公論,力繼成之,惜工未竟……州人戴重有《梅山記》」。

梅山庵今為梅山寺位於梅山腳下約2公里處。離梅山寺不遠的烏龜坡南側有一處石壁,平整光潔,上刻有「曹操行師至此望梅止渴」。梅山塔清建成有11層,高30餘米,青磚砌成,塔頂門楣上書「貫月參天」四字,後毀於侵華日軍的炮火。

多年以來含山縣文化研究會,含山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對本縣望梅止渴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與歷史研究,整理出一篇《含山縣三國文化遺址調查》**,2023年提交給「全國三國文化研究中心」,經專家反覆對史料驗證核實,**編入由「全國三國文化研究中心、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諸葛亮研究會」編著的**集中,《諸葛亮與三國文化(九)》第150頁,202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此書京東**及全國各大新華書店有售。

3樓:馨蕊

望梅止渴,是一個關係曹操行軍的故事。字面意思望著梅子就可以止渴。跟畫餅充飢類似。

4樓:mine一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5樓:巨逸

望梅止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原意是梅子酸,當說到梅子的時候,就會想到梅子酸而產生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1]

中文名望梅止渴

外文名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主人公曹操

發生地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6樓:白樓夜姬

看到梅子,人想吃梅子就會流出唾液,因而止渴

7樓:匿名使用者

望著梅子流口水梅子是酸的。然後就會減少口渴。

8樓:升級打怪

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9樓:淺920漣

至·世☆世至火草冰樓恐

望梅止渴的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話說曹操帶兵走到一個沒有水的地方,士兵們渴得很,為了激勵士氣,曹操就對士兵們說:"前面不遠處有很大的一片梅樹林,梅子特別多,又甜又酸,到時我們吃個痛快。"士兵們聽了,一個個都流出口水來,不再嚷渴了,行軍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電影《上甘嶺》中,我們可愛的連長也成功地演繹了一回"望梅止渴"的現代版。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坑道里嚴重缺水的危機情況下,連長給戰士們講述了一個"梅子"的故事,引得戰士們一個個都在吞口水。

事實上,望梅止渴這個典故道出了一個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見的心理現象--聯覺。聯覺是指由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活動。具體到望梅止渴這個典故,就是由聽覺引起了味覺。

除味聽聯覺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看到紅的、橙的、黃的顏色會產生溫暖的感覺,而看到藍的、青的、綠的顏色會產生寒冷、涼快或清爽的感覺,因而前者稱為暖色,後者稱為冷色。這是由視覺引起溫度覺的結果。

最常見的是色聽聯覺,即聽到一種聲音會引起一種色覺,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高音引起淺色。心理學家蘭菲爾德(h. s.

langfeld)曾做過一個有關色聽聯覺的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音符會引起不同的色覺,而且對同一個人來說,音調和顏色的聯絡是相當穩定的,有些人在7年後仍保持c音符與紅色,d音符與紫色,f音符與粉紅色,b音符與非常明亮的銅色的對應關係。

正因為聯覺現象的普遍存在,也使人們在有意無意中把這一心理學原理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現代的廣告中有相當普遍的應用。

11樓:匿名使用者

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12樓:百度使用者

話說曹操帶兵走到一個沒有水的地方,

士兵們渴得很,為了激勵士氣,曹操就對士兵們說:"前面不遠處有很大的一片梅樹林,梅子特別多,又甜又酸,到時我們吃個痛快。"士兵們聽了,一個個都流出口水來,不再嚷渴了,行軍的速度也加快了.

13樓:天網恢恢

一個個字解釋的話就是:

望:遠遠地看

梅:青梅,梅子

止:直譯為停止,可以理解為消解,緩解

渴:口渴

全詞的意思就是:遠遠地看到梅子就可以緩解口渴.

14樓:略像坐墊

魏武帝曹操帶領軍隊行軍打仗來到一個沒水的地方,兵士們都渴得很.曹操就騙他們,下令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樹林,繞過這個地方,那裡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兵士們聽後,口裡都不自覺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麼渴了。以此使軍隊得以趕到前面的那個水源。

望梅止渴是誰想出的?望梅止渴出自什麼

曹操。望梅止渴。發 音 w ng m i zh k 解 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出 處 南朝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假譎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典故 有一年夏天,曹...

歇後語望梅止渴對的是什麼,望梅止渴的意思是?

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

望梅止渴是什麼生物?望梅止渴出自什麼

不是生物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典出自 世說新語 假譎 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為激勵士氣曹操說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同義詞 畫餅充飢。這是一個成語不是生物,自己上搜搜。望梅止渴出自什麼 出自世說新語。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