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駱駝祥子》《穆斯林的葬禮》《格列佛遊記》《水滸傳》《魯兵孫漂流記》讀後感

時間 2022-02-02 20:15:07

1樓:王又弘

八百里水泊梁山,英雄聚義;眾豪傑一百單八,替天行道。 ——這就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用畢生精力寫就的曠世奇書《水滸傳》。每當我捧起這本書時,就會心潮彭湃,思緒激昂,有兩個大大「?

」縈繞在腦海中:何為英雄?英雄為何?

兄弟義氣,英雄之性情也!

兒女情長乃私情也;盡忠報國乃豪情也;惟獨兄弟義氣,才為英雄之真性情也。

《水滸》中得一百單八將正是抱著「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皆為一家人」的信念,共聚梁山。武松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正是出於兄弟情義;魯智深野豬林救林沖,更是為兄弟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義劫生辰綱,兄弟們團結一心,同甘共苦,終成大事;有「及時雨」雅稱的宋江,更是想兄弟之所想,急兄弟之所急,救兄弟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從不顧己。兄弟情深如此,怎不為英雄?

一部《水滸》道出了英雄之性情:兄弟義氣。

替天行道,英雄之信念也!

古人曾雲:「大丈夫生天地間,應以天下為己任,終生不移。」梁山英雄們舉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殺富濟貧,乃真英雄也!

梁山好漢個個集正義和公理於一身,他們疾惡如仇、除暴安良,所作所為,人們無不拍手稱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為的是解救金氏父女;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義劫生辰綱,為的是接濟貧困。一部《水滸》寫出了英雄之信念:

替天行道。

勇往直前,英雄之本色也!

一百單八好漢齊聚梁山,但英雄們前進的步伐並未停止,他們剷除了前進道路上一個又一個障礙:三打祝家莊,掃平曾頭市,二退高逑老賊……一部《水滸》顯出了英雄之本色:勇往直前。

然而宋江卻「招安」於朝廷,梁山大業毀於一旦。讀到此,我百思不解,頓生惋惜之憾。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

讀完《水滸》,歌星劉歡那高亢激昂的歌聲,總會在我耳邊久久迴響,迴響……

我就這麼點本事了……贖罪!!!

2樓:紫色星空夜

你上網查不到嗎

這麼多啊

《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3樓:匿名使用者

朝花夕拾讀後感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讀到他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課文叫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

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那《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 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說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

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生活條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凍,有暖氣;不用在大熱天流汗,有空調。

可以吃到很多魯迅哪個時候有的人一輩子也無法吃到的東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麼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說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

至於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

我們南方現在是難得看到飄雪的。記得小時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過一場大雪,一場有積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當時出家門的時候,一定是手上戴著手套,頭上頂著帽子,裹得嚴嚴實實的。

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醫院。卻似乎沒有沾到半點雪。印象裡是計程車窗外綠化帶上的一層雪。

還有初次見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剛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攔下來。這是「不乖」的表現。回想起來,如果現在的我,仍能想起當年的冰涼,哪怕是透過手套得來的溼嗒嗒的冰涼,或許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成為落筆的資本。

只是現在,倒寧願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為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裡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裡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

有朦朧的思想,看著實事的動盪,體味著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裡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可是,也不得不說,以孩子們當事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

我正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快樂。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鬱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求《穆斯林的葬禮》和《駱駝祥子》各2000字的故事梗概,謝謝!

魯兵孫漂流記讀後感 5

4樓:風暴

我很佩服文中的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因為他孤身一人能在孤島生存,並生活的津津有味:

有自己開墾的麥田、有牧場、有兩所木房子、有自己烘製的鍋……並且堅持了15年,直到有人到來孤島來救援他。

而現在的小孩,別說在孤島,一個人在家裡都不能自食其力的生存。洗衣服、做飯、洗碗,有些小孩啊,還沒接觸過呢!

我們這祖國的新一代,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腦子都生鏽了。而魯濱遜•克魯索在孤島上必須運用智慧才能存活。假如他當時安於現狀,不到島的另一邊探索,就不會發現那邊世外桃源似的果園;假如他沒用勇氣救船長,就會失去讓他重新回到文明世界的難得的機遇;假如他當時沒有把自己的「住宅」加了一層防護用的樹,那麼在阻止船上的人的叛變時,就沒有他們既能躲藏又能射擊的好地方……

我一生的榜樣——魯濱遜•克魯索!

關於《昆蟲記》《童年》《魯兵孫漂流記》的句子仿寫和閱讀感想!!急需!!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從他的事蹟中,感受到魯濱遜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和冒險的精神;他勤勞、勇

敢、機智,並且具有頑強的毅力;他虔誠、仁慈,而且還知恩圖抱。魯濱遜的每

次航海和冒險都有著明確的商業目的,不斷計算著自己的財產和利益;他還將自

己生活過的那個孤島當做自己的領地。這樣也表現了魯濱遜有高智慧的經濟頭

腦,令我十分佩服。我們應該學習主人翁魯濱遜為生存而拼搏的聰明才智和頑強毅力。

求《格列佛遊記》和《駱駝祥子》的讀後感各一篇

讀了笛福的 魯濱遜漂流記 讓我想起一句話 知識就是力量。魯濱遜能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獨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勞動 假如他不去勞動,那麼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 假如他沒有知識,那麼他只有在荒島上病死的可能。魯濱遜用自己的雙手在荒野中搭帳篷,掘山洞,打圍牆,為自己築起一個安全堅固的 城堡...

求《駱駝祥子》的精彩片段,駱駝祥子精彩片段20篇

駱駝祥子 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非常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通過對20年代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一個人力車伕悲慘遭遇和命運的描寫,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剝削階級對下層勞動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同時提出了城市勞動人民如何爭取解放的重要問題。駱駝祥子精彩片段20篇 駱駝祥子的精彩片段 哀雪 冰 一天夜裡,遠處響起了炮聲...

駱駝祥子片段加賞析,求駱駝祥子精彩片段的賞析

脊背微俯,雙手鬆鬆攏住車把,他活動,利落,準確 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沒有危險。就是在拉包車的裡面,這也得算很名貴的。賞析 這一段人物描寫,從裝束 體態 身段,到靠力氣吃飯的人所引以自豪的體能 體力以及品性人格都寫得很精彩,把一個活生生的祥子呈現在我們面前。對於這份普通的職位 祥子將每個細節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