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故事及簡介,袁隆平簡介和事蹟

時間 2022-02-14 17:30:04

1樓:一世明媚

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袁隆平,2023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3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3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23年獲得馬哈蒂爾科學獎。

人物影響

2023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網定價發行。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科技學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譽院長。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

後世評價

袁隆平熱愛祖國、一心為民、造福人類的崇高品德,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風範,與時俱進、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險、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嚴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當代中國人學習的楷模,更是新世紀呼喚的時代精神。

2樓:

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202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2023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3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專案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2023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23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3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60餘篇。

大米,是中國人的主要食品。可長期以來,水稻產量不高,人口又那麼多,農民們成年累月種田栽稻,還是滿足不了「吃」的需要。糧食產量低,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大障礙。

農業科技工作者袁隆平決心為國攻關,解決這個難題。

袁隆平是湖南一個鎮上的農校教員。雖然工作條件差,可他一心撲在科研工作上。每天除了教學外,就是在試驗田裡培育高產品種。

在試驗中,他發現天然雜交水稻穗大粒飽,產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種,就退化了,失去了優勢。他就想進行一種試驗,培育能保持高產的雜交水稻的種子。為了這個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有時候在試驗田裡觀察,連家也顧不上回。

經過 10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培育成功了。這種雜交水稻畝產達到 1000多斤,在全國推廣後,我國稻穀在幾年中增產了1000多億公斤,真是一個飛躍!袁隆平獲得了國家第一個特等發明獎。

美國等國也引進了他的成果。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改變我國糧食生產的落後狀態打了一個翻身仗。

3樓:京城「老炮兒

袁隆平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為了培育能保持高產的雜交水稻的種子,他 花了10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培育成功了。這種雜交水稻畝產達到 1000多,為改變我國糧食生產的落後狀態打了一個翻身仗。

4樓:小學生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江西德安人。2023年9月7日生。

2023年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歷任研究員、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科院名譽院長、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2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2023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2023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2023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2023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

袁隆平簡介和事蹟

5樓:新不

主要事蹟:

2023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

2023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2023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

2023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擴充套件資料

袁隆平曾說到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的夢裡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子粒有花生米那麼大。另外一個夢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畝產1000公斤夢早日實現。

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夢想就跟他一輩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樣樸實無華。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的夢想裡沒有花裡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論,也沒有圍著核心期刊打轉的焦慮,有的只是一顆為民分憂的心。

在他的夢想裡,科學就應該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正是這份信念的力量,才成為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

87歲高齡,他依然奔波在田間地頭,依然不知疲倦地親力親為,為的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袁隆平數十年來一直站在水稻育種的最前端,不是偶然的,心無雜念,拋去功利色彩,恰恰達到了夢想的彼岸。

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出發,恰恰成就了個人的夢想。袁隆平說「我的夢想很簡單」,而事實證明,這簡單的夢想卻解決了世界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

6樓:匿名使用者

1、主要事蹟

2023年開始,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技術,2023年實現三系配套,2023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

2023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全國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袁隆平的雜交稻研究,在中國中國是具有開創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由美國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202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

2023年在irri,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蹟稻(ir8)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在中國中國是具有開創性的,不過並非世界首創,日本新城長友在2023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於生產。

1980-2023年,袁隆平赴美任國際水稻研究所技術指導。2023年任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

2023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

2023年任863計劃兩系雜交水稻專題的責任專家。

2023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

2023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3年研製成功兩系雜交水稻。

2023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

2023年實現了農業部制定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的第一期目標,2023年提前一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二期目標。

2023年至今,他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60餘篇。

2、人物簡介

袁隆平,2023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3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3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23年獲得馬哈蒂爾科學獎。

現任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科協副主席。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名譽院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

2023年1月3日,袁隆平團隊迴應轉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於實踐。挪威議員提名中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印度遺傳學家和巴基斯坦人權活動家角逐2023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7樓:匿名使用者

袁隆平 (1930.9.7 -) 籍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生於北京。

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202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2023年更名為西南農業大學,2023年與西南師範大學 合併組建為西南大學)。2023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2023年實現三系配套,2023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2023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

2023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2023年任863計劃兩系雜交稻專題的責任專家,2023年研製成功兩系雜交水稻,2023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2023年實現了農業部制定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的第一期目標,2023年提前一年實現了超級稻第二期目標。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

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60餘篇。 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1980-2023年赴美任國際水稻研究所技術指導。

2023年任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2023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2023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3年至今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發現很多人不理解雜交水稻的真正意義,不少人認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麥,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沒關係。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假設世界上有100個人,而糧食只夠90個人吃,糧食緊缺再加上財富的不均衡分配,那麼就會出現50個人有充足的糧食,而另外40個人沒糧食吃,於是大規模的饑荒和戰亂就爆發了,這樣這場危機就從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

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糧食夠110-120個人吃,那麼糧食就不再緊缺,就不會出現大規模囤積現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這些危機。

袁隆平是我國的著名農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多項國際獎。

袁隆平簡介和事蹟,袁隆平的優秀事蹟

1 主要事蹟 1964年開始,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技術,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全國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袁隆平的雜交稻研究,在中國中國是具有開創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由美國人henry ha...

我瞭解的忠義人物及事蹟簡介,新忠義人物及事例

涼都樂教 岳飛一生儉樸,不置田產,不積私財,不為後代鑽營利祿.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將陣圖,由皇帝遙控的成制,岳飛認為按圖佈陣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關鍵則是將領審時度勢以變制.岳飛治軍嚴謹,紀律嚴明.人稱 凍死不拆屋,餓.新忠義人物及事例 水滸傳中的30個主要人物的簡介和主要事蹟 名著主要人物及事蹟...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簡介

u愛浪的浪子 故事梗概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陽城西的牛家莊有一個叫牛郎的孤兒,隨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對他不好,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領十頭回來,否則永遠不要回去。沮喪之時他得到高人指點,在伏牛山發現了一頭生病的老黃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間,牛郎成功將其領回家。後來在老牛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