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什麼意思,解釋一下「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意思。

時間 2022-02-22 15:00:08

1樓:走耕

第四十八章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恆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絕學亡憂。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也。無為而無不為,絕學無憂。

譯文:做學問每日曾益,為道每日而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做沒做過的,那樣就無不為。

奪取天下永遠使事變無,如果有事就不足以取天下。

理解:學習、做學問的人,他們每天都能從認識或者學到的知識中有所收穫。那麼日積月累,他們的學識素養也就越來越高。

為道者,他們每天都在認識自身那些潛意識中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減損並改正那些的錯誤言行,剔除自身的錯誤意識等等。

為道就好像馬拉松長跑,跑一步,路少一點。道就損一點,道損之又損,沒道可跑了。就叫以至於無。

這時候總會可能發生沒有人去做的新事,去做或預防或引導這件可能發生的新事,就叫為無為。那樣社會就沒有不為的了。

(關於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還有兩種解釋:1當漸漸損到無意識狀態,這種境界就叫無,而此境界無與倫比,可以腦腦通訊。

2為道之人,改變自己,損掉自身的行為習慣毛病,損之又損到自己沒有任何習慣毛病,也就是無,以後做事做自己沒做過的,嘗試新做法,那樣遇到任何事就能靈活應對了)

取天下就是永遠讓天下無事,等到天下有各種事端,產生內部矛盾,就會招致國內民眾對立反感,比如瘟疫,吸毒,思想種族混亂,混血,外國人作威作福等等的民眾矛盾,那你和你的勢力就不能足夠取天下了。

「為無為」有兩種解釋:1為,無,為:做事,停止並思考,然後再做事。

此解主要是保持理智。2為「無為」:做那些沒人做的事。

這個解釋主要是開拓創新,或者務本,舉個例子,比如社會無人願意沉下心研究數學,那麼聖人(**機構)就得做。

【事物本身就有肯定與否定。對任何事物的肯定與否定,都取決於我們所要達成的目的。當我們的目的是改進某一事物,對事物進行否定再否定的揚棄,否定到極限,直到無法再被否定,就是所要達成目的的客觀。

】注意:內聖外王之道。呼應第十五章、第三十八章。

註釋:無為中的「為」,(僅憑主觀意志的)有意去做。益,好處、增加。

取,捕取也《說文》。常,規律、恆久、經常。事,侍奉,事件。

2樓:

治理學問,一天天增多;探求道的眼光,一天天被遮蔽,離道越來越遠。老子深知此意,在《道德經》中從不引經據典,而直接開啟道的意蘊。學問如果無益於道,就該削去。

3樓:xh灼傷年華

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國哈弗大學心理學教授有種解釋,學:information,道:wisdom

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重點不是再information上而是在transformation上, 看下網易公開課 幸福課 有提到老子的這句話。

4樓:嵇浩邈

學習知識,要每天都有所收穫。而按照天道一行事,就必須每天都對別人有所施捨。而每天都施捨,你的財富就會越來越少,直至沒有。

5樓:武王棍王

在文言文中「益」有增加的意思;「損」則有減少的意思,譬如「謙受益滿招損」,**中的「三分損益法」等。你說的這句話意思是:每天做學問人,學問都會有所增加;而探求規律的人,規律(道)在日漸減少。

6樓:

當學到的知識越多,我們看待事情往往變得更復雜,難懂.這時必須追求道,才能讓我們的視野變清晰. 就像一個沒有文化的農夫可以一天到晚笑哈哈享受生活,可是城市裡受高等教育的人們卻整天身心疲憊,抑鬱煩惱.

這是因為我們太專注於追求知識,忘了追求道.

7樓:大道廣傳

世人努力求學、學習、修行,會讓一個人覺得日有所長、收穫日增,有更多成就感。也容易讓人增長傲慢、自負,強化自我意識。

真正的學道、修行的過程卻是「日漸減損」。把我們錯誤的認知、觀念、心態、行為,加以反觀照見,一一地去除掉、淨化掉。(就是那些錯誤的知見、觀念、心態,障礙自己→不識道,找不到道。)

如實面對自己的痛苦與不安,再深入反觀、淨化,找出最深層錯誤的觀念、知見,一一加以淨化掉。有一天會「覺醒過來」!體悟到「無為」的世界……原來道不是透過有所為的努力修行修出來,而是「不需作為」道自現,因為道本來就遍一切處存在。

明道之人,體悟到「無為」的深意,體悟到一切生命的神聖……自我(小我)意識徹底消溶,當下與道合一,安心自在。從此一個嶄新的生命、神聖的生命誕生出來,自然無我無私地奉獻、服務與回饋。

要攝化天下百姓,必須體悟到「道本具足一切 ·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道理,才能正確引導百姓返璞歸真、安心自在。如不知「道本具足一切」,就會用自我的觀念知見去引領百姓,形成越幫越忙、越做越亂,無法安天下民心。

摘自《道德經妙解》

解釋一下「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意思。

8樓:嘰嘰歪歪你是誰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是一個漢語詞彙,後接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原文: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求學的人,其知識要逐漸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等。由於人的主觀意識和思維見解都有分別性侷限性,在尋求真理的路上會成為障礙。而大自然真理是無分別性的,所以我們求真理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

9樓:輪迴之朝朝暮暮

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為學日益這是不用多作解釋的,就是字面的意思。…為道其實是生命境界的提升,也可認為是生命等級的提升。…生命的等級越低,生命力越強橫。

單細胞物種,簡直可以說是能長生。壁虎能斷尾,蟹肢能再生。熊睡一覺,就可以熬過沒有食物的冬天。

到了人這一級,掐掉他大腿,你找他再生一根,沒這本事了。這就是生命等級提升的前提,是放棄生命裡的一些東西而達成的。……一個人性格純良,豁達大度,不爭不搶,這是有道德的表現。

同時這樣的人,又被另一群人看作了懦弱與可欺。的確這種許多有道德的人,訥言訥語的,與潑放對的本事,早被其在程式中刪除了。放棄掉了一些本能,因為這些本能提供的保護,外部環境已能提供了,本身的資源傾斜到生命等級的提升。

日損,就是不斷地棄掉一些本領,換取境界的提升。………這許多本領,多與七情六慾有關。為道的基礎,是學會以人去領導情緒,而不是被情緒領導。

初期的日損,損的是一些本能與慾望,是在學習放下,舍才有得。

10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中,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句話,包含兩種能力,一種是加,一種是減;兩種智慧,拿得起(得),放得下(舍)。作家楊大俠指出,智慧來自於實踐。

11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天增加,蘊含在裡面的真理也越見明晰,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12樓:哲學鼎端

【本然答案】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什麼意思?「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什麼含義?的答案

耿閣(鳴天士君)著

哲學鼎端:lv.3 1 分鐘前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什麼意思?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什麼含義?

答案:「————極簡的答案就是老子先生的本意的意思是在說:「作為所要學習的知識學問的多少是有數量的之其學的多即之所得到的知識學問的數量就多;作為所要遵循的道的規律道理的多少也是有數量的之其您學到的知識學問的那個數量的依次的增多(益)也就是客觀規律的道的規律道理的那個數量的相應的減少(損)」。

(此處一字半字都不能多說)本文文字近萬「略」。

13樓:

我對:「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理解是這樣的,」日益「和」日損「的內容應該是一致的,都是指對事物的看法和分析。做學問就要每天增加對事物的看法和分析,有區別心,要格物,要區分事物,找出事物的特點;修道就要減少對事物的看法和分析,無區別心,做到大道至簡,天人合一,自然而然。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 是什麼意思?

14樓:蕭蕭雨歇夢飄零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學」是指知識或技術,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可傳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間一切正法、大學問,具有無限性、難以把握性和不可傳授性。

「益」是指增加、擴充、豐滿、完善,即精益求精。「損」乃減、剪、簡。

「無為」即自然、天之道。「無不為」,不是「有為」的簡單的不自然的層次。「無為」而「無不為」,是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而然。

「為學日益」即是說學習知識與技術要不斷豐滿完善、精益求精。而「為道日損」是指從主觀到客觀、從理想到現實、從物質到精神過程中的阻隔障礙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我與自然的便捷溝通,與道會合,實現藝術與人生的最佳狀態。

損之又損、減之又減、簡而再簡、約而再約,「道」便顯露出來。在這個求「道」的過程中,就已經開闢出一塊廣闊的空間來。這麼一個複雜的過程,是一個華去而樸存的過程,雖為而非為、不為而為。

15樓:在藥王山收腹的海豹

關於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運用:首先我們要理解這段話講的意思,當我們對事物理解運用實行用學習的方式時,學習實際是把自己與外部世界處於一種吸收和增加狀態;當我們對事物理解運用實行道德的方式時,道德實際是把自己與外部世界處於一種推動和減少狀態;學與道其實是整體中的兩個部分,又是兩個不同方向和層次的東西;我們不能只抓住其中一個去排斥另一個,只認可其中一個而不認可另一個,而是通過學習來溝通道德,通過道德來引領學習,其中的載體反而是現實社會和自身經歷;第二,即然學習是吸收與增加,那麼我們會不會越努力的學習就會越混亂和反動呢?只要我們正確的去做就不會,1,讓自己虛心,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2,讓自己的認知拔高,形成站在高處,一覽眾山小,起碼要高兩級去包容吸收的知識文化,就不會產生資訊**;3,對知識資訊進行過濾識別和總結,把它們分門別類的放到合理合適的位置,並且要反覆進行至到產生精益求精的結果;第三,道德即然是推動與減少,那麼我們會不會越努力的去道德就會越來變成無用和不動呢?

不會的,1,減熵,就是減少干擾和不必要的慾望,讓自己進入自然和專一的目標通道;2,建立以規律和規則為基礎的認知及作業系統;3,對客觀世界進行實事求是,有條理,有邏輯的調查研究,努力的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以上綜合起來最重要的一環節就是靠(總結)來完成,要不停的總結,反覆的總結直到把學習與道德打通後,最終付諸於行動中去。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解釋解釋

就本人半生的蹉跎體驗來說,老子的兩句話,實在無上的至理名言。這句話有二層含義 第一層 為學是日益的,增長知識需要每天學習。為道是日損的,想獲得人生終極大智慧,需要每天觀心以去執。簡而言之 為學要日益,為道要日損。第二層 知識增加的同時,你的道行往往是損減的。簡而言之 為學日益了,為道就損減了。為學日...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什麼含義

求學的人,其知識要逐漸的增加 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等。 大道廣傳 世人努力求學 學習 修行,會讓一個人覺得日有所長 收穫日增,有更多成就感。也容易讓人增長傲慢 自負,強化自我意識。真正的學道 修行的過程卻是 日漸減損 把我們錯誤的認知 觀念 心態 行為,加以反觀照見,一...

k為一常向量什麼意思

方向不隨空間座標變化的向量為常向量 大寫 數學 常數 constant 的符號 與z軸平行的單位向量 氣象學 積雲 cumulus 的符號 物理學 表示體積彈性模量 表示絕對零度 273.16 化學 表示元素 鉀 的化學符號 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 生物學 是 的縮寫 是賴氨酸 全稱為lysine 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