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贈汪倫》這首詩的詩意,古詩《贈汪倫》及詩意

時間 2022-03-10 19:20:04

1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

「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

」(《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絡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2樓:他是菊花之星

上網搜,有什麼好問的

古詩《贈汪倫》及詩意

3樓: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白話文: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擴充套件資料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

「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讀者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桃花潭水深千尺」,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

這裡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用這兩行詩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4樓:小蟲的肉肉

古詩《贈汪倫》的詩意:李白乘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上人們行走的腳步聲,有人邊走邊唱前來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厚。

1、全文

《贈汪倫》

(唐)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全詩賞析

詩的前半是敘事,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起句先寫離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次句繼寫送行者。

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詩的後半是抒情。

採用比物手法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3、創作背景

此詩約為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李白自秋浦往遊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時所作。汪倫任滿辭官,居涇縣之桃花潭,李白來訪所作。

4、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5樓:匿名使用者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

「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

」(《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絡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 「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6樓:駒桃

(《贈汪倫》的詩意)李白坐著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邊有踏歌聲。這桃花潭水呀能深有千尺,也不知你汪倫為我送別的那片實意真情。

7樓:

《贈汪倫》的詩意:李白乘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上人們行走的腳步聲,有人邊走邊唱前來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厚。

8樓:

《回鄉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原文: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越來越少。

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來的呀?

9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為什麼要寫這首詩?

10樓:

不會吧大包小包吃你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發現身上沒帶錢

漁夫把他踢下船

不知李白死沒死

突然飄來一張紙

上面寫著我沒死

贈汪倫的詩意是什麼意思,李白贈汪倫的詩意是什麼

雨說情感 詩意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原文 贈汪倫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

贈范曄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贈汪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思想感情

古時贈友詩無數,陸凱這一首以其短小 平直獨具一格,全詩又似一封給友人的書信,親切隨和,頗有情趣。詩的開篇即點明詩人與友人遠離千里,難以聚首,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而這一次,詩人傳送的不是書信卻是梅花,是可見得兩個之間關係親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達。一個 逢 字看似不經意,但實際上卻是有心 由驛...

李白的贈汪倫的意思是什麼,贈汪倫李白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 今安徽皖南地區 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原詩是這樣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一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 真誠的情感。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