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的心學其主要含義是闡述甚麼的

時間 2022-03-18 23:50:07

1樓:申醉易

餓,一句話說,他是唯心主義的。你說怎麼能在我們的唯物主義社會暢銷捏?

哲學是很多學派不錯,不過我們國家以馬列主義哲學為指導的,所有哲學分為唯心和唯物。其中又以唯物為我們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總指導。要多瞭解哲學的話,建議多看德國古典哲學。

詳細一點說: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晚年愛越城東南二十里之會稽山陽明洞,築室以居,自號陽明子,學者乃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心學」思想,並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哲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其代表作是以其語錄和論學書信為主要內容的《傳習錄》

王陽明繼承了程顥和陸九淵的心學傳統,並在陸九淵的基礎上進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學。《傳習錄》中的思想明顯地表現了這些立場和觀點。王陽明批評朱熹的修養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與至善。

王陽明認為「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他對《大學》的解釋與朱熹迥異。朱子認為《大學》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瞭人心之「全體大用」。

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

這個知是「良知」。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上面這句名言出自《傳習錄》。據說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散文家餘秋雨在《王陽明法書集》的序言中寫道:「倘若把中國歷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學家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陽明(守仁)的名字。由於他的哲學思想高超、警策、簡明,又由於他的人生經歷曲折、奇特、巨集富,他在中國文化領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許多哲學家無法比擬的。

「中國古代哲學,發展到宋明理學,疊起一座高峰,比之漢唐繹學的理論思辯方面,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而陽明之學則是中國儒家的最後一個高峰,併成為近世啟蒙思想的先導。梁啟超稱王陽明「是一個豪傑之士」,是因為他在程朱理學籠罩一統天下,以極大的勇氣,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學說之與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論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學家。他的新說,對當時社會,「像打一藥針一般,令人興奮」,「吐出很大光芒」。

王陽明的這一觀點像極了上面貝克萊的觀點——存在即被感知。看見花時,感覺到了,花就存在;沒有看見時,感覺不到,花就不存在。但是,兩個人還是有所區別的:

貝克萊是要通過「存在即被感知」這句名言解決認識論問題,到最後,為了保證物的存在,貝克萊還不得不搬出了上帝來保證外物的存在。王陽明不同,其「心外無物」說的是意義問題,和維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義在世界之外」近似。也就是說,「心外無物」是指心乃生髮意義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儘管五彩繽紛,但對我毫無意義可言。

就當你未見到那個美麗的女子時,在你心中那個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見到她,那美麗才會呈現於你眼前,於你而言才會具有意義。先生說致良知,良知在於我們的本心,與龍場悟道一樣,你未見龍場之時,世界於你只是狹小的周圍一圈,當你來到深山自然之中,心會變得與自然一樣廣闊,便能窺見更多的真理。

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其觀點內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於王陽明的行並非客觀實踐,而是一個主觀的範疇,所以其錯誤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觀唯心主義知行觀。

他首先強調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即他說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體與可體聯絡起來呢?王陽明主張"求理於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體包容了客體,將客體的獨立性、自然性和物質性否定了。

如果你想知道的更詳細。可以多看他的書籍。

2樓:pp幽蘭

知行合一,太多了,我推薦你看看《明朝那些事兒》裡關於王陽明的一段,你會有自己的理解

3樓:一朵草

知行合一

知道的和做的能夠相輔相成

王守仁的心學 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要深刻一些,好是有追加分!謝謝大蝦們了啊!~~~~

4樓:天上的虎不會飛

唯心主義,以本心為真實。本心之外的皆是虛無,所以要修煉本心。

本心是怎麼想的就是這麼做的,是沒有善惡物我的分界,是對萬物的完全接受,是最真實的存在。

格物致知是本心的修煉,格物是本心意識的行為追求,致知是本心意識的道德追求。

良知是說本心的道德心,追求心,是本心的修煉追求。

本心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是真體。

有善惡之分就是心動,是意識行為了,這已經不是本心了。

知道何為善何為惡就是道德心,本心的正心

追求善剔除惡就是修煉,是格物

萬物皆有本心,只有本心是真實。

外在的意識行為都是虛妄,人的追求應該是向本心求,以到達行為與本心的統一,這才是真實的。

本心是真體,不分物我善惡,能接受世間萬物資訊。要達到知行合一就要進行修煉,他提出的修煉方法是《禮記*大學》裡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佛家稱為「內聖」。

心動然後產生善惡是非,格物區分善惡是非,致知是追求「真善美」摒棄「假醜惡」的過程,以使知行合一。

然後還有誠意、正心。誠意就是符合內心的真實的感情表達,正心其實是再次的迴歸內心進行反省修正,然後再次的進行修煉迴圈。

5樓:jn邱天

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

「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

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這個根本,然後加以所向無敵的推導,便是他(王陽明)教學生的簡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句聖訓來懷疑知行合一的命題,陽明說,「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

」還是看你心誠志堅否--人是可以成聖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鬥私心一閃念,時時刻刻致良知,用陽明的話說叫「隨物而格」。」

看不懂的話就說理論和實踐互補

6樓:聲萱彤

我覺得王守仁當時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是因為當時的書生大都以朱熹為聖人,所以在他們眼裡只要是朱熹講的都是對的。所以當時王守仁也學著這位聖人一樣的看著竹子一天天的格物,也就是尋找真理的悟性,但是最後還是無法找到。

後來因為站在真理一方被排擠流放偏遠的地方做官,在這裡他推翻了很多不符合現實的想法。也漸漸的開始和現實聯絡起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也是在那時他提出的。

「知行合一」我認為他所說的是認知和行為不光是要一致而且還要結合現實情況,根據具體的情形採取行動。行之前就能看到之後的結果。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噁心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是說人本身是沒有善惡的,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知道善知道惡是一種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王陽明心學裡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7樓:地煞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8樓:皖南舊事人

自己心裡所認知的和自己的行動保持高度一致。

9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瞭解的和自己平時行為是一致的

王守仁創立的心學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陸王心學」是由儒家學者陸九淵、 王陽明發展出來的心學的簡稱,或直接稱「心學」;或有專門稱為某哲學家的心學,如王守仁的「陽明心學」。陸王心學一般認為肇始孟子、興於程顥、發揚於陸九淵,由王守仁集其大成。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雖有時同屬宋明理學之下,但多有分歧,陸王心學往往被認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稱,主觀唯心主義),而程朱理學為「格物派」(一稱,客觀唯心主義)。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陸九淵宋明理學中心學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成就的。

心學理論,沒有脫離「理」的教條,心學理論認為「理」充塞於天地中,說:「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違異,況於人乎?」又說:

「塞宇宙一理耳,學者之所以學,欲明此理耳。」他由「理」論說「勢」,但理是根本,勢是從屬,這就是他的「理主勢賓」的觀點:「竊謂理勢二字,當辨賓主。

天下何嘗無勢,勢出於理,則理為之主,勢為之賓。」陸九淵也說「道」,認為「道外無事,事外無道」。就這些方面來說,陸九淵與朱熹不存在分歧。

心學理論為心是宇宙的本體,這才是根本。心學理論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東南西北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陸九淵認定「心」與「理」不能分二,根本是「心」,這就是他的心學的實

質。陸九淵說:「蓋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

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孟子曰:

『夫道一而已矣。』」明朝王陽明說得:「聖人之學,心學也。

」「自是而後,析心與理而為二,而精一之學亡。世儒之支離,外索於刑名器數之末,以求明其所謂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無假於外也。」心學與孟子的心學思想相通,成了「真有以接孟氏之傳」的傳人。

在認識論上,心學理論的發明本心與心本體說論一致。朱陸的一系列分歧諸如為學之方上的爭論;「尊德心」與「道問學」的辯論;無極、太極之辯也都反映出他們在哲學根本觀點上的差別。但兩人學術的實質、學術的意義,在維繫封建等級統治的作用上,沒有根本的差別。

這就是黃宗羲說的:「二先生同植綱,同扶名教,同宗孔孟。」「二先生之立教不同,然如詔入室,雖東西異戶,及至室中,則一也。

」陸九淵的學術思想,為明代王守仁所繼承發展,成為陸王學派。

現在著名的哲學家有哪些,世界最著名的哲學家有哪些?

波士商學教育 著名的西方哲學家有 西方古代 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西方中世紀 奧古斯汀 阿奎那 西方近現代 英國 培根 霍布斯 洛克 貝克萊 休謨 斯賓塞 羅素 維特根斯坦 法國 笛卡爾 萊布尼茲 帕斯卡 斯賓洛莎 伏爾泰 狄德羅 盧梭 孔德 帕格森 薩特 福柯 德國 康德 費希特 黑格爾 ...

西方哪位哲學家提出西方應學習中國的生而有為,為而不持

沐雨蕭蕭 西方哲學家伯特蘭 羅素提出西方應學習中國的生而有為,為而不持。伯特蘭 羅素 bertrand russell,1872 1970 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 數理邏輯學家 歷史學家,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者,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 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羅素也被認為是與弗雷格 維特根...

19世紀末有哪些偉大的哲學家,世界著名哲學家有哪些?

亞里士多得,柏拉圖,蘇格拉底 中國有馮契,李澤厚,馮友蘭.老子,孔子,鄧析 子思,墨子,莊周,荀子 董仲舒 揚雄,王充,嵇康,王弼,玄奘,韓愈,李翱,劉禹錫,柳宗元 李覯 很多的 世界著名哲學家有哪些?世界最著名的哲學家有哪些? 波士商學教育 著名的西方哲學家有 西方古代 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