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與道家有什麼區別,佛家和道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2-03-23 21:47:04

1樓:宥子kwkf恍癭

道家有玉帝,佛家有佛祖

佛家和道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2樓:有點意思si兒

最根本的區別:道教沒覺得這個世界有什麼問題,相反道教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還有更多更美好的東西需要你進行修煉才能獲得,而且是長久的獲得。

而佛教一開始就認為這個世界苦,告訴你不管你現在如何享受,都不會久遠,都會最終變苦,並且用輪迴說告訴信徒你的未來也會變苦。

道教是真正的本土宗教,但其理論根源除了道家的學說,其餘的實際就是中國人的祖宗祭祀和民間流傳的神仙傳說和方術,並且道教是一直在吸收其他理論的。

1、就道教的追求來說,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道教不追求來世,道教追求現世成仙。神仙是這樣一種存在,他們具有超人的能力,具有無盡的壽命,能享受最好的供養,能解決任何問題。

道教裡的天宮、三十三天等概念都是後來吸取了佛教概念而形成的,最開始神仙就是在世間的——也就是說道教的追求是在世為神。

2、道教沒覺得這個世界有什麼問題,相反道教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還有更多更美好的東西需要你進行修煉才能獲得,而且是長久的獲得。雖然道教的修行過程中充滿了恬淡無為、清靜無慾這類的看起來很出世的要求,但其終極的目標其實就和世俗凡人沒啥兩樣。

3、而佛教一開始就認為這個世界苦,告訴你不管你現在如何享受,都不會久遠,都會最終變苦,並且用輪迴說告訴信徒你的未來也會變苦——如果你不跳出輪迴的話——最終什麼都是苦的。在小乘佛教來說修行的最終目的就是徹底的寂滅,只有徹底的寂滅以後剩下的才是無為法——即所謂涅槃。

4、從幸福觀、人生觀、世界觀來說,佛教和道教的差別都不可以道里計。

3樓:匿名使用者

單獨從生死角度去考慮有些狹隘了。

其實這兩者是從不同的方向、角度在思考問題。

佛是以自己為中心看問題,是從內分析外;道是以「道」或者是整體的宇宙、自然為中心看問題,是從外理解內。因為方向不同,自然解釋的角度、追求的道路就有不同,但最終一樣是可以調和和歸攝的。

佛教思想中以自我為主體,基本思路是如何解脫,而不是自然如何表現。佛法是為象佛祖那樣以正知正見正覺正行認識世界,成就真正的「覺」,最終達到超脫六道輪迴。其中的標誌是任何思想和行為的錯誤都由個人的因緣和慾望而來,也就是向內求,從內修,以自我的心來觀察,思維有極大的自由性,極大的變化、伸縮和無限。

道家思維以順應規律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其特點是靜,其工作是疏導,是非常客觀地思索著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講要復歸於嬰孩,返樸,無為,莊子講要齊物、自然。這個道,所尋找的是如何認同客觀世界,如何把複雜變為樸素和太初,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質,因此需要服從現實和把問題客觀化,減少自身的疏忽。

4樓:匿名使用者

「道」散形為炁,聚形為「太上老君」。——《老子想爾注》

這句話非常震撼,老子是道的本體,不是釋迦牟尼這種修道人可以比的。

佛教是道教的分支,老子化胡,世界人都知道,大家都知道的,老子出了函谷關去西域印度點化了釋迦牟尼,後來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

5樓:飛哥來看看你

簡單來說道家追求清心寡慾,佛家追求香火旺盛

6樓:蘄門俠士

佛道兩家的主要宗旨都是揚善,但是,各自的揚善方式卻不一樣,道家講究的是替天行道,除惡揚善;而佛家則是勸善渡人,道家是以武力揚善,而佛家則是文力揚善;道佛兩家的修行方式也不一樣,道家講究修今世,練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以達到成仙得道,不生不滅,長生不老,而佛家則講究的是修來生,今世種的什麼因來世就結什麼果,佛家講究:佛法無邊;道家講究:道法自然。

道家是站在中間看四面,佛家則是站在邊上看前方

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一邊否定這個世界,說是苦,我贊同這個說法,比如說怎麼知道這個世界最大的數字和最小的數字是什麼,,但佛教否定這個世界又用輪迴說,用什麼善惡之類的,地獄之類的,佛祖並沒有說有什麼地獄之類的,是後人為了傳教從裡面新增進來的,並導致佛教世俗化,世俗化的結果是被人誤解,,,善惡是不存在的,也許你行善後就是破壞「惡」,萬物平等,惡也是平等的,對不對,

8樓:煩惱即菩提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9樓:我為河洛狂

簡單的說 道教主生 佛教主死 道教認為人應該修好今世 而佛教許諾的是飄渺的來生 道教認為人死後有太乙救苦天尊接引去東極妙嚴宮 佛教認為人死了要接著輪迴 道教有修持之術 而佛教只有空洞的語言文字

10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道家追求的是肉身不死,佛家追求的是精神不滅。

11樓:匿名使用者

都想科學解釋宇宙終極真理。

12樓:蛇腰

道家蓄髮束髮髻,佛家剃髮留光頭,斜眼笑。

13樓:匿名使用者

成仙或稱長生不死分別是佛家、道家的最終目標,從這方面來說,佛家、道家這兩家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們 從以上論述不難看出佛家、道家的修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然而由於佛家、道家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又有所不

1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都一樣 只是信仰不同 要說區別麼 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 而道教是我國的國教

15樓:匿名使用者

所信奉的神不同。

主張的觀念也不同。

16樓:蓮動下漁舟

對現世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對自我的看法

道家佛家區別

17樓:地處時代邊緣

佛教和道教沒有直接的關係,道教更講究今生今世之事,佛教更多說來生之事,道教不否認來世,但認為今生人應該過得不留遺憾,更認為來世之時人早已不是自己。

1、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

2、佛家,指的是諸佛之淨土。如:《觀無量壽經》: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家也指佛教者。如:

《朱子語類》卷七六:「佛家有函蓋乾坤句,有隨波逐流句,有截斷眾流句,聖人言語亦然。」

18樓:摩辣訶

道因佛而設教,佛依道而弘傳!佛為根道為枝葉,無根之木不可存

19樓:莊君貿薄

他們研究的都是一般規律的哲學,道是自然、佛乃心神,道是樹、佛乃其枝葉,所以信佛者眾、得道者寡。如是而已.....

20樓:周公後

末學以為,佛家應該在「慈悲為本」的基礎上加一句「方便為門」,也就是說,慈悲眾生,也是為了接引眾生,讓他們有機會悟入佛知見,因為在佛教看來,一個人的最終幸福決定於每個人自身的思想語言與行為(即所謂「身口意三業」),所以佛家的慈悲是與智慧不可分的。如果沒有對宇宙人生實相的真實瞭解,是不可能擺脫煩惱與生死的痛苦的,所以佛最終極的目標是讓每個了了解自己的本來面目。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有種種修行的方法,如唸經唸咒唸佛參禪等等。

道家講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也是一種破除了我執的大智慧。而很多人對「大道無為」的望文生義,使人覺得其「冷」。末學認為,道家的「無為」是一種心態,略等於佛教中的「空」,二者取的都是「不執著」之義,取「超越」之義。

只有以超越之心,以不執著的精神去做一切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因為這才符合宇宙人生的因果律。所以,「無為」是為了「無所不為」,不然,老子為什麼要說「以道臨天下,其鬼不神」,「以道治天下如烹小鮮」之說呢?

如果實在要說道家冷,可能因為它缺少大乘佛法中提倡菩薩道以許多慈悲接引眾生的那種方便法有關吧?

佛家和道家有什麼不同?

21樓:匿名使用者

到究極的時候,沒有不同,走的路不同,所以不同的是術,不是法。這個說就多了,外形啊,修煉偏重的方向(身、心)啊,修行場所供奉的先輩啊,等等吧。

22樓:之春燕

問題太大了,有同,也有不同,望採納謝謝

佛教和道教有什麼不同?

23樓:齊成茆午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宗教。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鴻儒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它的信仰深入民間,『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正是忠實的寫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盪,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

24樓:天人合一研究會

兩教都致力於探索宇宙終極真理。

因各自所攜帶的原產地文化不同,

故在對道的表述時,語言不同、思維不同、情感不同。

25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是告訴你什麼是最好的你得到的不最好的告訴你如何得到最好的(以無私成就大私)佛教告訴你不論好壞都是不實的都是(露)都是(幻)讓你找到真實的我(非來非去不生不滅非法非空).

26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講真話'做真事'返本歸真=>修成真人'(比如:太乙真人)...

佛教強調慈悲心...

27樓:雋雪卉暨真

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實則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成就金剛不敗之身,解脫六道生死輪迴,

解除無盡的煩惱和痛苦,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28樓:文哥

有人說道教為木,木性仁慈,慈悲,我感覺可笑。做善事,行善心,只有懷有慈悲心的人才可以去行動,但是不是忘了,慈悲不是終極目標,而是心理上的一種約朿,一種規範。如果慈悲當作終極目標,你就錯了,顛倒本未。

我們平時看到觀世音菩薩才會說大慈大悲,因為他還未成佛,還屬於修行階段。而看到釋迦牟尼佛,沒有人說大慈大悲,成了佛就功德園滿。慈悲是修行的心理指導方法,憑這一點判定道教屬木是牛頭不對尾,只知其一,不知其一的膚淺認知。

29樓:平天下心量要大

道家佛家,最終的目的都是教人段惡修善。

3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講的是因果,道教講的是規律。

佛教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3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無神論,道教是有神論。

佛教和道教認為人皆可成佛或神。但佛只是思想上比人境界高,生理上和人一樣,也會生老病死,道教神則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佛教主張學習巨集觀的世界,各門各類各種知識都應該去學習,所謂勤學五明,道教集中修煉內功,依靠煉丹術等輔助手段以成仙為目的。

佛教是以覺悟,滅除苦為目的。

擴充套件資料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

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儒家道家佛家相同點與不同點,道家 佛家 儒家 有什麼區別

儒家講的是中庸之道,三綱五常。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倡導天人合一。以 仁 義 禮 智 信 為基礎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講氣節,重道義,關心別人,提倡寬忍平和 豁達樂觀 關注國家 人民的整體利益,講求修齊治平,這對於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保持和諧的社會關係,穩定社會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佛教講的是眾...

我是不是和道家或者是佛家有緣翱,我是不是和道家或者是佛家有緣啊?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我們國家為了國家的穩定社會的安寧就把這樣的一些事情都壓了下來.但是,這個世界確實還存在一些組織,專門研究前世轉生之類的事,像你的經歷也有一些人有過,那些研究者,管這個叫做 第六感 但這個第六感絕非是我們平常人所說的那些隨隨便便的感覺,而是帶有預知能力的.研究表明,...

為什麼說「盛世佛家,亂世道家」,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純潔的黃瓜 因為在古時候,國家繁榮昌盛的時候佛法弘揚的比道家的好,但是一道戰亂年代,和尚就很少出面,相反更多出面的是道家。這時候就會讓人覺得 盛世佛家,亂世道家 其實這個兩個不同教派的思想有關,佛教講究的 因果 還有這一切都冥冥之中註定的,所以他們認為打仗。百姓受苦其實都是一切註定的,都有定數。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