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應該選用怎樣的字帖,練字應該選用哪些字帖?怎麼練?

時間 2022-04-01 19:15:05

1樓:

只要你看著好看,對你來說,就是最好,千萬不要去學,雖然名氣很大,但你並喜歡的字型。

目前社會上比較喜歡人比較多的有,龐中華、田英章、盧中南、司馬彥、鄒幕白、顧仲安、任平……

但你要學的,仍然應該是你自己覺得喜歡的,不然學不下去。

還有看你是什麼程度的學習者了。

2樓:清世濁流

顏風柳骨,楷書字帖多的很,呵呵……

練字應該選用哪些字帖?怎麼練?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練字看的是堅持,每天用鋼筆描一張,然後再照著臨摹一張(要仔細看認真字的結構後練習。),每天要堅持。字帖的話其實隨便的,只要是正楷就好了。

(本人覺得用鋼筆把較好,還有要注意握筆姿勢,我當時考硬筆證書時就是這樣練得,進步還蠻快的)

4樓:丁嘉耕的崇拜者

練字是思維活動和感覺器官的一種鍛鍊,是眼、腦、手並用形成的一種特殊技巧,從不會到會,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從會到熟,必須經過反覆的書寫訓練。在科學的練習方法指導下,在反覆的書寫訓練中逐步提高,是學習寫字的成功之路。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激發動機,培弊意志

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動機是激起人去行動或抑制這個行動的願望和意圖,是一種推動人的行為活動的內在原因。動機與需要是緊密聯絡的,動機的基礎是人類的各種需要。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練習寫字便是人的一種社會需要。

中小學生練習寫字是提高書寫水平,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成年人練習寫字是傳遞資訊,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從藝術角度講,練字則是人們對美的追求的需要。

人對練習寫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實踐的體驗,靠教育者的引導,逐步形成的,並由此產生情感,形成濃厚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練字的動機。否則,無意練字,勉強對付,定是筆力浮滑,結構鬆散,進步不快;這樣又會反過來影響寫字的興趣。

意志,對練習寫字的人尤為重要。在人們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產生練字的慾望後,還要根據練字的要求,擬定計劃,選擇練習手段,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這種自覺確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心理活動,就是錘鍊意志的過程。

練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話說“字無百日功”。練字要經歷一個反覆訓練,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到枯燥無味,練習時間難以保證,效果不明顯。

這時,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練字意志品質,就會出現棄筆停練、半途而廢的現象。因此,必須加強練字意志品質的鍛鍊,用耐心、恆心、信心克服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到忙中抽閒,持之以恆。要長計劃、短安排,求質不求量,天天寫、天天練。

如果每天能堅持寫好兩、三個字,兩年後,就可把兩幹多個最常用字練好了。總之,要做到進步不快不洩氣,成績顯著不驕傲,只要馬不停蹄,勤練不掇,終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

二、循序漸進,規矩練字

循序漸進是人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個普遍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人的認識能力發展順序進行學習,從而逐步地、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相基本技能。這一原則是由學科知識本身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決定的,也是人們的認識及其能力發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序”可循的客觀要求。

漢字結構以筆畫為最小單位,由筆畫組成獨體字,由筆畫和獨體字演變為部首,再由部首組成合體字,這是一個由簡到繁的邏輯系統。練習寫字就應該遵循這個系統的順序,一步一步地練習。但是,強調循序漸進,並非順序唯一。

因為漢字筆畫、部首、結構各要素之間的關係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比如,字的筆畫與字的結構,按順序講,應先練筆畫,再練結構,因為筆畫是結構的基礎。但是,在練習筆畫時,單練筆畫還不行,還必須結合字的結構一起練習,因為同一種筆畫在不同字的結構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只有將筆畫與具體字的結構結合起來練習,才能逐步寫出合格的筆畫。

同時,在練習過程中還應根據練習內容確定練習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平分時間,不能盲目貪多貪快,要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難寫的字、難練的內容就要多下些工夫,以掌握書寫要領、寫好為原則,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規矩練字,就是指練字要合乎法度,只有從規矩入,才能從規矩出。除了上面說的循序漸進之外,練字時還要特別強調“認真”二字。練字,必先心定氣和,神入靜界,做到:

靜下心來慢慢寫,看帖、看格寫字,意在筆先,寫一個對照一個,一個比一個寫得好。初學寫字的人,為了便於把握字的結構和字的大小,應該在畫有格子的紙上練習,充分利用格線來認識和把握方塊漢字的結構特點和結構型別。練字的途徑,應以摹帖、臨帖方法為主,在臨摹過程中逐步掌握漢字的書寫技巧。

三、臨摹結合,掌握規律

古今學書練字的經驗證明,臨摹字帖是唯一途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摹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筆照著字帖上透出來的字一點一畫去描,要求描寫的字筆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筆畫軌道。如果摹寫的是毛筆字帖,則描寫的筆畫應走字帖上字的筆畫的中線;如果摹寫的是鋼筆字帖,則描寫的筆畫應與字帖上字的筆畫完全重合。

這樣,久而久之,就可以學到字帖上字的行筆軌道和字形結構。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筆畫寫得像,並注意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可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

由於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後臨。由於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書練字的手段,所以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在臨摹字帖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要先專一,後博學

剛開始練字的人,在選好一本字帖之後,就要專心致志練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隨意更換字帖。這是因為每一本字帖都各有特點,自成體系,如果今天臨這本,明天臨那本,到頭來哪一本也寫不像。只有待一本字帖臨像了,寫熟了,才可再換其他字帖,博採眾長。

第二,要認真讀帖

讀帖是臨摹字帖的前提。讀帖好比讀書,為的是明其道理,而不僅僅是識字或抄書。只有讀得懂、看得細,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

對字帖上的字,其筆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佈置。都要仔細琢磨,從中找出規律,才能寫得有興趣,寫得像。

第三,要注意練字的效果

在臨摹字帖過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摹的多,臨的快,而應該注重臨摹的實際效果,做到臨寫一遍就有一遍的進步,摹寫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收穫。對難寫的字要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反覆臨摹,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穫,才會不斷進步。

第四,要注意掌握規律

在臨摹過程中,不能停留在對每一個具體字的認識和練習上,而應注意歸納總結字與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去認識和掌握一類字寫法的共同點,以收到舉一反三之效。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練字的進度。這種規律,既可以通過自己臨摹實踐去總結,又可學習別人已經總結出來的經驗。

初學寫字的人應注重學習別人練字的經驗,以便少走彎路,節約時間。這實際上是要求練字的人,要讀一些練字技法方面的書或聽一聽課,先明其道理,做到在規律指導下練習,在練習中體驗規律,再用規律更好地指導練習,鞏固和提高書寫技能。

5樓:匿名使用者

嗯建議你用米字格吧1.5元一本、書面很滑寫出來的效果也很不錯。如果你還是要買字帖的話可以去買自己所在的年級書店應該都會有。

可以選擇鋼筆(英雄牌的比較好)或是一款很好寫的墨水筆品牌(zebra be-pen 0.5 be-100)三元左右ps:要給好評*∩_∩*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字帖

6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因為每一種字型都有他的感情,每一個書法家都有自己的風格,而每一位書法練習者有自己不同的口味。

比如,有人喜歡龐中華老師的工整美觀,也有人喜歡田英章老師的儒雅雋永,還有喜歡司馬彥老師的嚴謹規範;更有人喜歡盧中南老師的清秀……

總而言之,多看看這些書法大家們的字型風格,選一個適合自己口味的去練習就好了。

7樓:匿名使用者

選擇字帖的時候最好選擇碑帖 不要選擇印刷版的

8樓:匿名使用者

你如果沒有基礎,可以選擇歐體字,有基礎選擇柳公權的。

楷書練好後繼續練行書,進一步草書,練的時候不要著急,用心去寫。

最好在你練書法的同時將鋼筆字練習好。

9樓:可樂無限

最好是每一筆都教,試試孫龍華的

練字用什麼字帖比較好??

10樓:墨筆

建議你去書店(網上或者各種書店)逛逛,找一本作者是司馬彥或者龐中華的。他們兩的字比較正規。據我經驗,市場上的書店有很多字帖,不管你是想寫好字還是練書法,都不能盲目的買,不能因為誰的字在字帖上看著還行就拿去練。

要寫字,或者練字,就要有規矩,要規範。司馬彥和龐中華的楷書,也就是正正方方的一筆一劃的字,寫得比較規矩,也還好看。不必要用鋼筆練,一般的簽字筆、中性筆就行。

因為你不需要學書法,只是想寫好點,如果時間不多,建議多看看他們的字,拿著字帖常看看也能有所進步的。 補充:請注意你要的是寫字好看點,我不同意說以毛筆字字帖如顏真卿、柳公權的字帖練習。

我學書法練習鋼筆式練的柳公權的楷書,但是那對你不僅不必要,而且有害。要寫好字而不是練好書法,普通鋼筆字字帖幫助更大。

11樓:路遠碼亡

先練楷書。

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一個字好比一臺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

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佈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2.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12樓:僕僕風塵

首先,我建議大家儘量不要選擇龐中華的字帖,雖說龐中華的字寫的比一般人要好一些,但是他的字型從結構到筆觸再到整體的狀態都有很多明顯的缺陷,實在不好作為練習的借鑑。還有之前打入中小學課堂的司馬彥字帖,最好也不要選擇,他的字型龐中華要好的多,乍看起來也比較端正,因而受到中小學教師的熱捧,但是嚴格一點來看,他的字型結構很多就顯得很不嚴謹了。或者有人認為他們寫的行書看起來也還比較流暢,但那是因為行書的連貫性淡化了書寫中的缺點,私以為看一個人真正的基本功,還得是正楷。

擴充套件資料字帖是供學習書法的人臨摹的範本,多為名家墨跡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字帖多為兒童識字練字是習字形時使用,有塑字型的作用。

初中怎麼練字,中學生應該怎樣練字

首先練習楷書,字帖最好選龐中華的,可能你也接觸過吧,有硬槽的那種,用那種用白紙臨摹,一般人練字都練不好。雖然每天寫很多字,什麼古詩詞,現代詩歌,那裡面字的重複率太低了。我開始也這樣練,可寫了很久還是記不住,後來我自己想到一個方法,挺實用的,我當時就是這樣練好的。首先,選一個好的字帖,我當時練的龐中華...

求實用練字字帖,有什麼好的練字字帖推薦

你提出的問題很尖銳,很有代表性。我是專門研究寫字的。我認為書法和寫字是有很大差別的。書法和寫字的關係,就像播音藝術和普通話的關係一樣。作為一個國人,會說普通話就行了,如果不打算做播音員的話,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學播音藝術。有興趣請與我交流,也許我可以幫助你。田英章先生說 書法是不能寫太快的...

怎麼樣的行書字帖練字最好,誰的行楷字帖練字最好

力推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基本資料 唐貞觀十九年 公元645年 二月,玄奘法師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後,攜梵本佛典到長安,太宗見之甚喜。當年三月,玄奘奉命居弘福寺,並從事譯經。貞觀二十二年 公元648年 太宗親自為之撰序,皇太子 李治,後為唐高宗 作記,此序和記,與太宗御敕 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