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人譽為最能代表中國山水畫之作的《溪山行旅圖》是誰所作

時間 2022-04-21 17:35:02

1樓:閒擲葡萄

《溪山行旅》為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

2樓:哈呀咻

中國北宋畫家范寬《溪山行旅》

曾被人譽為最能代表中國山水畫之作的《溪山行旅圖》是誰所作

3樓:

為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

4樓:衡水游龍

宋代畫家范寬。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被譽為中國山水畫中的最高的一座山。

范寬擅畫山水,為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初學李成,後感悟「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

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巖,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范寬《溪山行旅圖》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中的地位

5樓:du知道君

宋代畫家范寬。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被譽為中國山水畫中的最高的一座山。 范寬擅畫山水,為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

初學李成,後感悟「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巖,屋宇籠染黑色。

作雪景亦妙。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中國古典山水畫名家共有誰?

6樓:牙牙的弟弟

董源、范寬、李成、徐熙、沈周等。

1、董源

董源 (934-約 962年 ),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鍾陵(今江西進賢縣)人。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與李成、范寬史上並稱北宋三大家。

南唐國主李璟以為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擅畫山水,兼工人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後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

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山頭苔點細密,水色江天,雲霧顯晦,峰巒出沒,汀渚溪橋,率多真意。米芾謂其畫「平淡天真,唐無此品」。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圖》《瀟湘圖》《夏山圖》《溪岸圖》《平林霽色圖卷》等。

2、范寬

范寬(950—1032),宋代繪畫大師,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

初學李成,後感悟「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

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巖,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

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3、李成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畫家。字鹹熙。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於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青州),故又稱李營丘。

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自成一家。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平遠寒林,畫法簡練,氣象蕭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如捲動的雲,後人稱為「捲雲皴」。

畫寒林創「蟹爪」法。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存世作品有《讀碑窠石圖》《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

4、徐熙

徐熙,五代南唐傑出畫家,金陵(今南京)人,一說鍾陵(今江西進賢)人。出身於「江南名族」。生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後在開寶末年(公元975)隨李後主歸宋,不久病故。

一生未官,郭若虛稱他為「江南處士」。沈括說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曠達,志節高邁,善畫花竹林木,蟬蝶草蟲,其妙與自然無異。

5、沈周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

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

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7樓:匿名使用者

提供幾幅著名畫家張硯鈞的水墨山水佳作,欣賞!

畫家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中國著名山水畫欣賞

8樓:匿名使用者

提供幾bai幅著名畫家張硯鈞的水墨

du山水佳作,zhi

欣賞!張硯鈞的dao水版

墨山權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畫家張硯鈞的水墨山水

9樓:匿名使用者

給您傳幾幅山水畫,張硯鈞作品

《 溪山行旅圖 》

溪山行旅圖是哪個朝代的畫家,誰的作品

10樓:寶格格

《溪山行旅圖軸》是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

范寬(950-1032),北宋畫家。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

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初學李成,後感悟"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

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巖,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

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11樓:繽紛7月

《溪山行旅》(溪山行旅圖)為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

中國山水畫的技法是什麼樣的,中國山水畫五大技法是什麼

北京創典文化 唐朝以前,山水畫中的山石是 空勾無皴 的。到唐末 五代 北宋時期,山石才有皴,這是山水畫一大發展。前人對自然界的山石經過長期的觀察 體驗和積累,終於總結出表現山水紋理 質感 體面關係的造型手段 勾皴方法 經過歷代畫家的藝術實踐,這些方法又在不斷髮展充實著。傳統的華法種類繁多,常見的皴法...

中國山水畫寫生的目的和手段是,對於中國山水畫研究的意義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是永遠不容懷疑的真理。古人云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宇宙間的萬事萬物 心源,即畫家的思想 意念 情感等。造化於外,心源為內,內外相融,發之於心,行之於筆,立之於象。黃賓虹先生說 作畫當以大自然為師,若胸有丘壑,運筆便自然暢達矣。黃賓虹先生還談到,古人論畫謂 造化入畫,畫奪造...

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並舉例說明,什麼是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紅粉娃娃 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對意境的創造是山水畫家畢生追求的藝術境界。而意境是對恬美景物的 暇思無限 而這種 暇思無限 最好的表達方式是詩 詞 因為詩 詞 的文學語言有內含深 寓意廣 言簡意賅的 功效 能使欣賞者浮想聯翩 遐思無限。通過筆墨的運用 構圖的安排 虛實的處理和詩意來實現對意境的營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