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 一言九鼎 的九鼎指的是幾件寶物

時間 2022-08-03 14:00:06

1樓:匿名使用者

夏禹當了炎黃部落首領以後,為了把人們都聯合起來,發展生產,抗拒自然災害,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派人測量所有的土地並畫成圖。根據測量的結果,禹按照各地的土質和物產,把土地分成了九個州,冀、兗、青、荊、揚、樑、雍、徐、豫,並分別派出能幹的人管理,都要聽禹的指揮。

接著他做的第二件事,是召集九州的**,讓各州貢獻出銅,鑄造九個鼎。每個鼎好比一個州,九鼎就是九州,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九州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广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九鼎按張守節《史記正義》:「禹貢金九牧,鑄鼎於荊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歷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餘八入於秦中。周初亡。」

九鼎這名字,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取於九州。

中原歷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省及山東省各一部分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這裡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有學者認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為史書記載: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阪(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縣),都在山西南部。

後來中原所指範圍逐步擴大,廣義上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指整個黃河流域。

2樓:匿名使用者

只知道一樣是子母戊鼎

一言九鼎中的鼎的意思是指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還是?

3樓:匿名使用者

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4樓:匿名使用者

(3)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

一言九鼎是哪幾個鼎:黃帝寶鼎置於寶鼎壇的中宮位置,其他八鼎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按八卦之位放置。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

」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成語詞條: 一言九鼎

成語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成語釋疑: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成語出處: 《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誰知道一言九鼎的典故?

5樓:匿名使用者

毛遂站在楚王的角度,說出了楚王的心裡話,所以楚王認為毛遂非常聰慧,他說毛遂的話如同九鼎大呂一樣很有分量,字字精髓,鞭辟入裡。一言九鼎就這樣由來,而現在,一言九鼎不僅指的是這個人說話有分量,更多的是再說人們說話要敢說敢做,言行合一,認真負責講究誠信。

一言九鼎的九鼎分別是什麼名字 5

6樓:好快樂的小豬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象徵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九鼎簡介: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九州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 、宋徽宗也曾鑄九鼎。

詞語釋義:

一言九鼎,形容說的話分量大,起決定作用。

7樓:竹山小韻

九鼎是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8樓:匿名使用者

比如說你說出一句話你老婆就鼎你九句你就知道那個鼎是什麼意思了

一言九鼎的九鼎是哪九個鼎?

9樓:匿名使用者

你沒有寫bai錯字啊

一言九鼎: 戰國時,

du秦國的軍隊zhi

團團包圍了趙國dao的都城邯鄲,回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答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

」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

」(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寶鼎置於寶鼎壇的中宮位置,其他八鼎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按八卦之位放置。

11樓:匿名使用者

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

12樓:匿名使用者

夏禹當了炎bai黃部落首領以後,為了把人du們zhi都聯合起來,發展生產,抗

dao拒自然災害,他做的回第一件事,是派人測答量所有的土地並畫成圖。根據測量的結果,禹按照各地的土質和物產,把土地分成了九個州,冀、兗、青、荊、揚、樑、雍、徐、豫,並分別派出能幹的人管理,都要聽禹的指揮。

接著他做的第二件事,是召集九州的**,讓各州貢獻出銅,鑄造九個鼎。每個鼎好比一個州,九鼎就是九州,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分別指!!!!

冀、兗、青、荊、揚、樑、雍、徐、豫,

關於成語一言九鼎

14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一言半語就起決定作用。

可以表示守信用啊

15樓:清風明月綠水

「一言九鼎」與「一諾千金」的區別

「誠信是中國人的傳統,古有『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畫地為牢』的事例,這都是誠信的金科玉律。」在生活中,像這樣把「一言九鼎」理解為堅守約定、誠實守信的情況不勝列舉,而這種理解是有悖於此詞的原義的。

「一言九鼎」語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昭王十五年,秦國派兵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救,平原君的門客毛遂自薦願意同往。起初,隨同平原君前去的策士輪番上前遊說,楚王始終拒絕出兵,談判陷入僵局。

後來毛遂力挽狂瀾,申明此事的利害關係,楚王才同意救趙。平原君因而讚揚毛遂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其中「九鼎」指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這裡指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

後因以為典實,用「一言九鼎」比喻一句話即可產生極大的力量,能起很大作用。清代馮桂芬《致曾侯相書》:「執事一言九鼎,或有以息其議,甚善。

」朱自清《很好》:「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當別論。」這兩例都是準確使用了「一言九鼎」的意義。

由此看來,「一言九鼎」既不能理解成堅守約定,也不能用來讚美別人誠實守信。

自古中國便是禮儀之邦,推崇誠實守信的美德,所以讚美人講信用的成語其實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一諾千金」。

「一諾千金」語出《史記·季布欒佈列傳》:「楚人諺曰: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季布是西漢初年的一位俠士,他為人正直,樂於助人,特別是非常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麼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所以在當時名聲很好,官至河東太守。當時,楚地有個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辯,專愛結交權貴。

季布和這個人是同鄉,很瞧不起他。曹丘生登門拜訪,季布一見他,就表露厭惡之情。曹丘生對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禮,然後慢條斯理地說:

「我們楚地有句俗語,叫做『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樣得到這麼高的聲譽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處宣揚您的好名聲,這難道不好嗎?您又何必不願見我呢?

」季布覺得曹丘生說得很有道理,便不再討厭他,並熱情款待他,留他在府裡住了幾個月,臨走時,還送了他許多禮物。曹丘生確實也照自己說過的那樣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揚季布如何禮賢下士,如何仗義疏財。這樣,季布的名聲越來越大。

後人用「一諾千金」來形容一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李白詩《敘舊贈江陽宰陸調》雲:「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

」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一諾千金」很容易被錯誤的理解為「一句話價值千金,形容所言富有價值」,同「一言千金」混為一談。

由此不難看出:這兩個成語,出於對歷史上兩位傳奇人物的讚美。成語的語義往往保留了產生之初的意義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不能簡單地用現代漢語的意義去解釋。

16樓:上官幽韻

的確沒多少守信用的成分啊。

一言九鼎只是許下諾言的分量很重,並未表示已經守信。

一言九鼎的九鼎,是不是指的周天子的九鼎

17樓:武全

九鼎:傳說夏禹收九州之金,鑄為九鼎,後事把九鼎視為權利的象徵,傳國之寶器。一言九鼎表示說一句話,具有九鼎一樣的權利,權威。表示說話有分量,受到別人的重視.

18樓:課文你來說

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因為禹鑄造九鼎,取信諸侯,人們常用"一言九鼎"來表示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一言半語就起決定作用。後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9樓:相信未來都好

沒錯,延伸為說話有分量,要實現承諾。

常言所說「一言九鼎」的_九鼎代表哪九個州,現在九鼎在**?

20樓:下雪的憧憬

九鼎代表的就是九個州,分別是雍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豫州。豫州是王上所在的地方,所以就放在正中間的位置。當時九鼎可就代表了一個王上所擁有的最大權利,在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更迭中,換了很多的主人,歷代的王上都想去爭這九個鼎。

不過到最後這九鼎也沒有留下來。

我們現在說的成語「一言九鼎」就和這個有關。當時是夏禹實現了統一之後,就把全部炎黃子孫所在的整個大陸給分成了九個板塊,就是這九個州。然後他在每個地方派出一個人去管理,還讓他們一人從自己管理的地方拿出一點銅來造一個青銅鼎。

最後青銅鼎全部都給運到了王上在的關中地區。

王上把這九個鼎給擺在一起,也就代表了九個大州,更是代表了整個天下。所以這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王上權利的象徵,你的鼎有多大就代表你的權利有多大。而且一般人是不能過問鼎的事的,要是你開始對鼎有猜測,人們就覺得你想奪位想謀反。

所以當時的鼎就是王上權利的象徵,代表了整個天下。

所以說鼎的分量是很重的,天子一言九鼎也就是從這來的。人們覺得天子說的話肯定十分肯定,分量很重值得相信,鼎又代表了整個天下,所以有了一言九鼎的說法。不過後來這九個鼎經歷了很多王上的搶奪,在周朝之後就不見了。

歷史上有的說是沉進了海里,不過因為現在無從考證,有的人開始懷疑這個事的真實性了。總之這九個鼎現在是不存在了。

一言九鼎的意思

解釋 九鼎 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一言九鼎,比喻量大,能說話力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一言半語就起決定作用。出自 史記 平原君列傳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示例 你若是專家或者要...

一言九鼎是什麼動物,一言九鼎是十二生肖什麼動物

最愛心靈手巧 一言九鼎是什麼生肖 答案 龍。一言九鼎 拼音 y y n ji d ng 解釋 九鼎 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舉例造句 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當別論。朱自清 很好 拼音 yyjd 近義詞 一字千鈞 一言為定 金口玉言...

春秋鼎盛登堂入室尚方寶劍一言九鼎含糊其辭求田問舍四

登堂入室 拼音 d ng t ng r sh 簡拼 dtrs 近義詞 登峰造極 當行出色 爐火純青 反義詞 淺嘗輒止 一竅不通 一無所知 初出茅廬 用法 連動式 作謂語 賓語 定語 用於稱頌人 解釋 堂 室 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