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畫山水國畫,國畫山水畫的技法

時間 2022-10-22 09:20:02

1樓:風之隨想

山水畫分為水墨山水和設色山水兩種。

顧名思義,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為表現形式;設色山水一般在水墨山水的基礎上施以淡彩或重彩,可分淺絳山水和青綠山水。亦有淋漓盡致的潑彩山水和沒骨山水。

中國山水畫技術成熟很早,且有長久的發展,筆法、墨法、章法、意境、肌理效果及敷彩,無不融匯在山水畫中,可謂集中畫技法之大成。所以學習山水畫應該從基本方法入手,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裡,上不求索。摹、寫生、創作的反覆實踐,就能畫出有既有傳統又富有個性山水畫,使「情與景會,意與相通」。

1、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實質上可以說是一個用筆、用墨和設色的問題。山水畫的用筆多種多樣。

這是由毛筆的效能決定的。它可以勾線、點苔、塗面、可皴、可擦、可染;筆鋒可聚可散,用墨可幹可溼。

2、筆鋒的運用,有中鋒與側鋒、順鋒與逆鋒、藏鋒與露鋒、聚鋒與散鋒。行筆有快與慢,輕與重,輕揮與頓挫。筆趣有巧與拙,剛與柔,光與毛等等。

這些傳統的用筆方法可以作出不同藝術效果和各種不同的質感。

3、中鋒用筆最廣,常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比如樹木的枝幹,人物、車船等和各種點,如圓點、斜點、直點、橫點、渴點(幹筆點),夾葉也多用中鋒。

4、側鋒多用於山石的皴擦,樹木的橫染,以及畫樹葉等。

5、散鋒多用於畫山石、樹木、皴擦點染,因勢利導,效果頗佳。

6、用墨要有濃、淡、幹、溼等層次變化。濃墨又有濃溼與濃幹,淡墨又有淡溼與淡乾的區別。一筆墨可出現濃淡乾溼和墨色變化。

古人啖「墨分五色,就是形容用墨有千變萬化,彷彿有色彩的感覺。因此,要掌握墨性。

7、山水畫的墨法,分潑墨法,積墨法和破墨法。

潑墨法,就是用闊筆蘸墨大寫,使墨彩生髮多種變化。它的主要待點是一道墨趁溼可以適當補加,並要注意細心收格,此法常與破墨法結合。雨景山水和馬夏一派山水畫的一層墨,特別是那些平塗式的大遠山,也是潑墨法。

8、積墨法是與潑墨的一道相對而言的,是一種由淡則濃,由薄則厚的多層墨法,是前一道墨幹後再畫後一道墨,層層新增,能增加畫面的蒼鬱厚重感。

9、破墨法是趁第一道墨未乾前加第二道墨。可以重墨破淡墨,亦可淡墨破重墨。它的特點是濃淡,乾溼相互破立。墨色融合,滲透變化,極有潤致。

10、畫山水用墨的一般的規律是:畫線畫點用濃墨居多,皴檫則濃淡可以兼用,渲染用淡墨居多。焦墨(燥墨)多作濃墨的輔助。

滋潤處用溼墨,醒提處用焦墨。蘸墨不要太勤,一筆墨把它用光方可出現幹筆, 調子才能豐富。

11、設色:設色山水有淺絳、青綠和沒骨之分。青綠山水中又分金碧、大青綠、和小青綠。

淺綠山水:它是在完成勾、皴、點、染的墨筆山水的基礎上敷以淡赭來表明山川樹木的氣氛和彩色的。但一定要淺,也有與長青、草綠結合著用的,一般不用石青、石綠。

12、沒骨山水:此法不用墨打輪廓,直接用顏色畫。但是用筆、用墨較難,現在很少見,有時在畫遠山時亦可試用。初學不易掌握。

13、青綠山水:青綠山水的特點就是要減少皴法,渲染石青、石綠以前需要打底色,目的是起襯托作用,使青綠色既厚重又鮮明。小青綠山水的畫法是先用赭石打底子,然後另上花青和草綠,最後上石青、石綠。

14、大青綠山水只勾而不皴,一般是用赭石和石硃砂打底子,著石青、石綠要分幾次渲染。如果在大青綠山水上勾金,便成了金碧山水了。

15、在傳統繪畫中,也有在淺絳山水墨面使用淡石綠或石青的,顯得別緻秀潤;有的將石青石綠滲和使用,有的加進一些花青或草綠,越到後來用法越靈活,實際上是把淺絳和青綠結合起來了。

16、我們在總結傳統繪畫設色方法的同時,可以借鑑西洋繪畫中的色彩關係和水彩畫的表現技法,以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

17、山水畫設色的一般方法是:首先完成勾、皴、點、染,墨 既足,然後敷色,上面所提到的「染」字,係指在勾、皴、擦、點的基礎上,用不同深淺的墨染出石的結構和明暗關係。

18、除先墨後色者,亦可先用色點染後勾墨(或先以淡墨點染後勾重墨),也有先用墨勾皴趁溼染色的,此法即打破了傳統的設色方法,使色墨交融,生動華滋。

19、設色要反覆大關係,色調要統一。渲染顏色不要把色彩調得很濃或一次完成,要多次渲染才能豐潤。如渲染後還不夠厚重,可在紙的背面加染顏色進行襯托,這種方法叫「背染」。

渲染時直接用原色染的不多,一般要用幾種色調配或加點墨使用。此幀設色與渲染協調統一,白雲以白粉背染自有韻味,天空以赭墨背染則顯深邃。

20、設色的順序一般是先上水色,後上石色。石綠一般表現陽面,石青表現陰面,兩色可以摻合使用,也可以互相罩染。要注意顏色是補充墨的不足,墨是顏色的骨幹,使墨和色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2樓:湛江吳志賢

臨摹、寫生最重要,理論是其次。要多畫,多摸索,多總結經驗,才能走到適合自己的路子,才能打破常規,畫出自己的風格。

3樓:橋頭堡

上海儒鴻書院國學培訓班老師的意見:

畫山水畫是畫大自然,從題材上講就是西洋畫中的風景畫。

筆墨技法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作為一種成熟的畫種,畫大自然時必定要用到一套系統的技法,它就是筆墨技法。

如果我們拋開筆墨的美學層次或筆墨精神,至少從外表上看我們畫山水或說畫大自然也是在畫筆墨。

畫山水是畫筆墨和畫大自然同時進行的,筆墨技法與大自然形體的完美結合。這個結合的程度也是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

大自然是山水畫的客觀表現對,他帶來的山水畫畫種的穩定和客觀,筆墨是山水畫的文化因素,是歷史積澱的結果,是山水畫藝術性的重要象徵。

4樓:安靜的小白菜

如果你是初學建議你先買些古代山水國畫書欣賞一下學習一下,推薦柳公權的或石濤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你有沒有基礎?學畫先懂畫吧

國畫山水畫的技法

6樓:萬花君

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

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到當代袁振西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

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7樓:

先學《芥子園》畫譜吧

8樓:雪雁你好

山水畫技法一般按山石、樹木、雲水等分類,技法也不一樣。像畫山石的傳統步驟是「勾、皴、擦、染」,其中「皴」又根據山石的質地分為披麻皴、斧劈皴、折帶皴、牛毛皴、捲雲皴、荷葉皴等等很多;樹木按品種分類,枝幹和樹葉畫法都不一樣,如樹葉的傳統畫法有介子點、個子點、圓點、雙勾等等,另外松樹的畫法比較特殊一些,需要畫松針,也分為很多種。

建議你還是看看專業的教材,就會一目瞭然。

9樓:常正德

先熟悉樹、石、山、水、人物、樓閣等的形象,再應用勾、皴、點、染等等各種技法。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的皴法:

1.折帶皴

又稱「側縱」。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方折山石的皴法。元代倪瓚融合各家皴法以寫太湖山石創用之。

畫法是先橫拖一長筆,然後以90°的方向偃折而下,用幾組這樣的筆法重疊堆砌,像帶子摺疊在一處。多長方形忌雷同,大小相間,須有賓主環抱氣脈,渾厚圓潤,用筆有力,線條簡淡、精審。

2.牛毛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是披麻皴的變體,一種橫向的細曲皴法,用筆柔勁披離,形如牛毛,故名。元代的趙孟頫、王蒙都擅用「牛毛皴」作山水。王蒙《溪山高逸圖》以繁密的牛毛皴見勝,乾溼相濟,秀潤中見厚重渾穆。

3.亂柴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如一堆亂柴,表現山石變化的無窮無盡和重感。用筆可點、線、面結合,中、側、順、逆鋒並用。墨應有乾溼、濃淡之變化,一氣呵成為妙。

4.披麻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以側偏的筆勢,順著山石的弧勢皴下,如散麻下披,故名。是一種最常見的山石皴法,善於表現坡勢比較平緩的山石。

皴時宜上輕下重,以此表示山石的陰暗。披麻皴是表現江南山水的傳統手法。五代江南山水畫的開拓者董源就以披麻皴表現江南山水的秀麗景象,如《瀟湘圖》卷。

董源多運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長披麻皴,董、巨所創江南山水畫派系即以披麻皴為顯著特點之一。元代黃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圖》卷,也是以此種皴法塑造圓渾的江南山勢。

5.解索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是披麻皴的變體。元代的王蒙在董、巨披麻皴的基礎上創造瞭解索皴。將筆勢較整齊的披麻皴,改變為靈活、交叉的線條,形似解開的繩索,故名。

歷史上運用解索皴取得突出成就的山水畫家是王蒙。他創作的《惠麓小隱圖》等,以解索皴塑造了形勢奇幻的山谷峰崖。

6.捲雲皴

也稱「雲頭皴」。最早形成的皴法之一。筆法像雲一樣綿軟、輕盈、舒展自如。

晚唐時已出現相似的筆法,李成總結前輩的方法,又結合所處地區的山川特點,完善了這一畫法,並使之進入空前水準,成為該畫派的淵源。

7.雨點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或稱之為芝麻皴,如雨點小粒,聚點成皴,宛如聚沙成山,後人因其形似而名。用筆似「小斧劈皴」。

雨點皴也按山石的陰陽向背加坡,以表示石紋和土壤,或稱之為雨淋牆頭皴。

8.小斧劈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如雨點皴一般,適宜表現山石剛硬的特色。用筆方向側鋒「聽」出,落筆時頭重尾輕。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是小斧劈皴運用的最早且最佳的作品。

9.大斧劈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從小斧劈皴演變成,整個南宋(尤其馬遠、夏圭)及明代浙派盛行畫大斧劈皴。畫時將筆側臥如斧之砍劈,形狀是平頭尖尾,下筆重而收筆快,最適合表現火成岩的結構。

10.荷葉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荷葉皴取荷葉筋展披拂之形,是表現江南土質山脈,經雨水長期沖刷後,形成的景觀特色。畫荷葉皴亦以柔美的中鋒為主,具有披麻皴與解索皴的特色。

11.骷髏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在王蒙及文徵明的畫中偶見空竅玲瓏如骷髏的山石。畫骷髏時應畫出惡形醜怪為佳,正如古人所揭的石之五德「醜、 漏、縐、透、瘦」,窟髏皴適合表現石灰岩地形或海濱的奇石、太湖石等。

12.米點皴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米芾、米友仁父子變董源的「點子皴」而成米點皴,描寫江南雲山煙雨,加上水份的渲染顯得格外秀潤。畫米點宜臥筆而點,注重濃淡交織表現,米點亦有覆蓋於披麻皴上者。

13.其餘皴法

中國畫皴法的名目繁多,除了上述十二種皴法以外尚有馬牙皴、點子皴、豆瓣皴、直擦皴、鬼面皴、拖泥帶水皴等多種。

14.點苔

畫山石在皴染之後,經常要經過點苔的程式,否則覺得過於光滑乾淨,苔點象徵山石上的小樹或雜草等,後來逐漸趨向寫意寫趣。北宋以前的山水畫多不點苔,南宋畫家表現江南潮溼而易生莓苔的山石,逐漸使用點苔,在元明兩代點苔最為興盛,如趙孟頫的「立苔 」,王蒙的「渴苔」,倪瓚的「橫苔」,沈周的「攢苔」及石濤的點苔都有獨到之處,此外尚有泥金苔點,色苔點的使用。**載自318藝術**)

客廳背景牆裝飾國畫山水畫如何選擇

沉默是糖醋味兒 客廳平時一般用作會客用,也是回家第一眼所見,可以掛一些氣勢磅礴,開闊的山水畫,比如繪名山大川 蒼莽群山的那種,讓人一看就有眼前豁然開闊的感覺。 財聚源 要看方位,東面應該畫旭日東昇,南方應該畫聚財的風水畫,西方應該畫顏色豔一點的山水畫,北方應該畫氣勢磅礴的山水畫, 水木水水木 看水的...

山水畫怎樣辨別好壞,如何看懂山水畫

從構圖,色彩,層次,表現技法等方面去辨別 如何看懂山水畫 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否 欣賞一幅繪畫作品常常是能否 看懂 他們的欣賞步驟是 畫的是什麼?畫得像不像?畫家畫這種形象的寓意是什麼?如果都回答出來了,便認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來,便認為是看不懂。這種方法就是一種傳統的講 故事 的方法,他們對於繪...

中國山水畫的技法是什麼樣的,中國山水畫五大技法是什麼

北京創典文化 唐朝以前,山水畫中的山石是 空勾無皴 的。到唐末 五代 北宋時期,山石才有皴,這是山水畫一大發展。前人對自然界的山石經過長期的觀察 體驗和積累,終於總結出表現山水紋理 質感 體面關係的造型手段 勾皴方法 經過歷代畫家的藝術實踐,這些方法又在不斷髮展充實著。傳統的華法種類繁多,常見的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