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前後,郭沫若與郁達夫,成仿吾發起的新文學團體是什么

時間 2022-10-29 01:30:07

1樓:花溪小妖

五四運動前後,郭沫若與郁達夫、成仿吾發起的新文學團體是「創造社」。

2023年1月4日,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郭紹虞、朱希祖、瞿世瑛、蔣百里、孫伏園、耿濟之、王統照、葉紹鈞、許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宗旨的文學研究會。

作為響應,2023年6月上旬,留學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於日本東京成立創造社。

創造社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

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

2023年5月13日,創造社的《創造週報》創刊,泰東圖書局出版,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編輯。發刊詞是郭沫若寫的一首詩《創世工程之第七日》。《創造週報》於2023年5月停刊,共出52期。

2023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封閉。

2樓:匿名使用者

是創造社

2023年7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

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

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2023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樹》、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李初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等文章,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

2023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封閉。

創造社前期主辦的刊物有《創造》季刊、《創造週報》、《創造日》(《中華新報》副刊)、《洪水》半月刊;後期的刊物主要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學外,後期創造社刊物更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和宣傳。創造社成立後即編輯和出版創造社叢書,出版的主要是該社成員的詩歌、**、戲劇、散文、理論及譯作,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共出版60餘種。

郭沫若在2023年和郁達夫、成仿吾等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什麼文學社團的?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郁達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同時創作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集《沉淪》,2023年又完成第2本**集《蔦蘿集》。兩部**的出版,震驚了國內文壇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7 月由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

田漢、鄭伯奇等人組成。他們於2023年秋在上海出版發

行了《創造社叢書》, 成立了 創造社

2023年郭沫若與郁達夫、成仿吾等人組織的文學團體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是創造社

2023年7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

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

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2023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樹》、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李初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等文章,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

2023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封閉。

創造社前期主辦的刊物有《創造》季刊、《創造週報》、《創造日》(《中華新報》副刊)、《洪水》半月刊;後期的刊物主要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學外,後期創造社刊物更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和宣傳。創造社成立後即編輯和出版創造社叢書,出版的主要是該社成員的詩歌、**、戲劇、散文、理論及譯作,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共出版60餘種。

「五四」以後,郁達夫是哪個社團的發起人之一

6樓:憑冷荷

2023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東京醞釀成立了新文學團體創造社。

7樓:

「創造社」和「左翼作家聯盟」

郁達夫是什麼人

8樓:卡卡羅特

郁達夫(1896.12.07~1945.

09.17),原名鬱文,幼名廕生,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2023年起開始創作舊體詩,並向報刊投稿。2023年7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後開始嘗試**創作。2023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東京醞釀成立了新文學團體創造社。

10月15日,第一部短篇**集《沉淪》問世,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   5月,主編的《創造季刊》創刊號出版。7月,**《春風沉醉的晚上》發表。

2023年底返滬後主持創造社出版部工作。《洪水》半月刊,發表了《**論》、《戲劇論》等大量文藝論著。   2023年3月16日,郁達夫、成仿吾、馮乃起等一群年輕孤傲的創造社作家發起創刊了自己的刊物《創造》,用以發表他們自己的文學主和實驗作品。

郁達夫在發刊詞中說:   天地若沒有合攏來的時候,人生的缺陷,大約是永遠地這樣的持續過去的吧!   我們過去的努力,雖不值得識者的一笑,然而我們的一點真率之情,當為世人所共諒。

再出月刊的原因,就是因為(一)人世太無聊,或者做一點無聊的工作,也可以慰藉人生於萬一。(二)我們的真情不死,或者將來也可以招聚許多和我們一樣的真率的人。(三)在這一個弱者處處被摧殘的社會裡,我們若能堅持到底,保持我們弱者的人格,或者也可為天下的無能力者、被壓迫者吐一口氣。

2023年加入太陽社,並在魯迅支援下,主編《大眾文藝》。   2023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   2023年12月1日,**《遲桂花》發表

於《現代》2卷2期。後收入《懺餘集》。   2023年4月移居杭州後,寫了大量山水遊記和詩詞。

2023年任福建省府參議。   2023年,赴武漢參加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並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   2023年12月至新加坡,主編《星洲**》等報刊副刊,寫了大量政論、短評和詩詞。

2023年,日軍進逼新加坡,與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蘇門答臘的巴爺公務,化名趙廉。   2023年在蘇門答臘失蹤,關於其死亡的推測最早出於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測郁達夫是為日本憲兵所殺害。建國後此一推論基本被延續下來,在2023年郁達夫的紀念會上,日本學者玲木正夫提出郁達夫是由日本憲兵掐死在森林裡的觀點,但是其對「**」卻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證據不足。

此外還流傳著其他的看法,如郁達夫系由印尼游擊隊殺害(郁達夫曾當過日本憲兵隊的翻譯)。故現在在學術界郁達夫只能謹慎地稱為是失蹤,而不能武斷地認為其為日本憲兵殺害。   夏衍先生曾說「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

」郁達夫在文學創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並曾赴臺兒莊勞軍。2023年底,郁達夫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宣傳抗日救國,星洲淪陷後流亡至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迫做過日軍翻譯,其間利用職務之便暗暗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2023年8月29日,在蘇門答臘失蹤,終年四十九歲。

因在南洋從事抗日活動,2023年9月17日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2023年經**人民**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郁達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這樣的評價:

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

五四運動的意思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 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

五四運動時間及意義,五四運動的發展過程 有什麼意義

雙魚中哥甲天下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 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發展過程 1 導火索 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3 最終結果 失敗。根據 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也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意義 1 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愛國精神貫穿運動...

五四運動的領導人是,五四運動的領導人,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他們是誰

魏 五四運動 總司令 陳獨秀 五四運動 旗手 魯迅 蔡元培 五四運動人物簡歷 錢 穆羅家倫 林語堂傅斯年 馬相伯嚴 復 康有為蔡元培 章炳麟梁啟超 林長民王國維 陳獨秀李叔同 蔣夢麟茅 盾 沈從文章士釗 沈尹默胡 適 郭沫若葉公超 臺靜農周作人 梁實秋朱光潛 夏丏尊徐悲鴻 郁達夫張元濟 老 舍李大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