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作者是誰,《史記》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

時間 2022-10-30 08:15:04

1樓:豆豆豆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著。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 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

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鉅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

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為「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近人梁啟超稱讚這部鉅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採納哦

2樓:小驢辣炙

太史公司馬遷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

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

當地名勝古蹟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於公元前87年,48歲終。現司馬遷墓祠,在韓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鎮南門外,位於黃河西岸的梁山東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宮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據《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遷有賦八篇,但大都不傳,只有《悲士不遇賦》儲存在唐歐陽詢等編纂的《藝文類聚》卷三十之中。

3樓:喬叔愛熙

司馬遷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

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

當地名勝古蹟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於公元前87年,48歲終。現司馬遷墓祠,在韓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鎮南門外,位於黃河西岸的梁山東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宮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據《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遷有賦八篇,但大都不傳,只有《悲士不遇賦》儲存在唐歐陽詢等編纂的《藝文類聚》卷三十之中。

4樓:秦五糧

司馬遷用整個生命寫出了這部光輝的著作《史記》

《史記》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

5樓:春暖花開之不敗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西漢人,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人尊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鉅著《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瞭解司馬遷的作品特點,主要在"遷"這個字上。

6樓:七七的小店

《史記》作者司馬遷,是西漢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7樓:

司馬遷  (前145—前90)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於公元前90年,55歲終。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

8樓:起名要有字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別忘了採納哦,親..

史記的作者是誰 《史記》作者是什麼朝代的

9樓:阿沾愛生活

《史記》作者是西漢的司馬遷。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10樓:繼潤

《史記》作者是西漢的司馬遷。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據現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此前「史記」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東周時期王道廢弛,秦朝譭棄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貴圖書典籍散失錯亂。漢朝建立後,蕭何修訂法律,韓信申明軍法,張蒼制立章程,叔孫通確定禮儀,品學兼優的文學之士逐漸進用,《詩》、《書》等被譭棄的古書亦不斷在各地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搜尋並獻出。

11樓:有太陽就有光

《酈生陸賈列傳》、《樊酈滕灌列傳》兩篇應出自司馬遷之父司馬談之手,而漢書中記載的缺失的十篇由國家檔案補足,且《李將軍列傳》是否出於司馬遷之手存疑,總而言之,史記的作者應該在三人以上。

12樓:魚如伊雋美

簡介:《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

13樓:濮天曼

西漢朝代的。立刻馬上北極貝魁拔的語氣都快啦考慮考慮喝咖啡

14樓:牢水苼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的年代是西漢。

史記的作者是誰

15樓:遠方夢想

是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早年從董仲舒學《春秋》,從孔安國學《尚書》。《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司馬遷賦》八篇;《隋書·經籍志》有《司馬遷集》一卷。

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學問淵博,曾「學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著貧苦的生活,10歲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認真刻苦,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覆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20歲那年,司馬遷從長安出發,到各地遊歷。後來回到長安,作了郎中。

他幾次同漢武帝出外巡遊,到過很多地方。35歲那年,漢武帝派他出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他瞭解到那裡的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他父親司馬談死後,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曆」。同年,開始動手編《史記》。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獲罪**,被判宮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報任安書》)為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他55歲那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16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

「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

史記作者的兒子叫什麼,史記的作者是誰

司馬遷雖然不幸受到宮廷當時最殘酷的宮刑,可是那時已經42歲了,他有一個女兒有史料記載,是肯定無疑的。漢書 楊敞傳 記栽 敞子惲,惲母司馬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以材能稱,好交英俊諸儒。同州府志 列女傳 也說 楊夫人者,漢太史司馬遷女,丞相安平候楊敞之妻也。至於有沒有兒子,無確鑿史料可查...

《昆蟲記》作者是誰

1823年12月22日,亨利 卡西米爾 法布林 jean henri casimir fabre 出生於法國普羅旺斯的聖雷恩村一戶農家。此後的幾年間,法布林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蟈蟈兒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1829年,法布林回到聖雷恩開始上學,但那一段...

《搜神記》作者是,《搜神記》的作者是誰

幹寶,晉新蔡人,初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關內侯,是一個有神論者,他在 自序 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就是想通過蒐集前人著述及傳說故事,證明鬼神確實存在。故 搜神記 所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不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