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演奏用古琴,彈奏古琴有什麼禁忌?

時間 2022-11-05 19:55:02

1樓:心者琴也

選演奏級的古琴,需要找真正有業績的知名斫琴師。要看樓主在**,附近有沒有。國內知名斫琴師有王鵬、馬維衡、曾成偉、倪詩韻、李明忠、裴金寶等人。

正式演奏場合用得比較多的是王鵬、馬維衡、曾成偉、倪詩韻的琴。

練習用古琴與演奏用古琴二者主要是工藝和音色上的分別。

一張琴能否用於練習,其實只要斫琴師能認真把關各道工序,稍懂點彈琴常識就可以做到。但可惜的是目前市場上多數所謂的練習琴還達不到基本的練習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沒有煞音的同時又能做到不抗指。

這需要面板角度、琴面低頭、嶽山和龍齦高度的把握。很多所謂的練習琴為了沒有雜音,只能抬高琴絃,這對初學者極為不利,往往練到小曲中有四五徽處「跪指」指法的《酒狂》,這張琴就無法再用了。這就需要會彈琴的人仔細上手挑,方可選出可以用於練習的。

一張練習琴的工期短則一個月,長則三個月,多數為化學漆、就算是用傳統大漆,漆胎也較薄,遍數不夠,所以便宜。價位在六千以下。

而國內能做出演奏級古琴的,不到十人,通常從選料就有講究,起決定因素是琴內槽腹結構的聲學處理,需要有預見性聽音的功夫,也就是說要求斫琴師有豐富的經驗和一定的悟性,然後是漆胎的配比、大漆與鹿角霜漆胎的乾燥和打磨技術。以漆胎包裹抑制木胎使其不過分振動。整個傳統工藝制琴的工期包括木胎和乾燥、開料、成形、聽音挖槽、合板、漆胎分層表幹、漆胎完成後自然乾燥,面漆,需要兩年以上。

能達到演奏級的古琴,價位在八千以上。當然得分人,有人做的一萬和一萬以上的琴,也還不能用於演奏。

通常這樣比較二者的音色:將練習琴和演奏琴放到一張琴桌上,調到同樣音高,由同一人彈同樣一段旋律,要包含低音和高音。這時二者會有明顯的區別,演奏級琴音色優美、集中、圓潤,共振好。

而練習琴音色散、飄、或發悶無餘韻。即使從未學過琴的人,也能當場聽出來明顯的不同。

有機會一定要現場對比,不要輕信網上的推銷。

2樓:暗鞍

別到琴行買,

老師有時候可以弄到好一些的

彈奏古琴有什麼禁忌?

3樓:寸淑英次琬

古琴的右手彈弦亦有手指之別與指背甲彈與指面肉彈之別。右手的彈弦是由大指、食指、中指和名指承擔的。一般說來,大指與中指力度較強,食指與名指較弱。

這四指的彈弦又各分指背甲彈和指面肉彈兩種。前者音色比較輕、薄、亮,後者音色比較重、厚、實。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對此有過詳細的分析,他說:

「以指甲肉別之,輕而清者,挑摘是也;輕而濁者,抹打是也。重而清者,剔擘是也;重而濁者,勾託是也。外弦一二欲輕則用打摘,欲重則用勾剔;內弦六七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擘託;中弦三四五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勾剔。

抹挑勾剔以取正聲,打摘擘託以取應聲,各從其下指之便也。」

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彈弦出音。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異。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與食指外,最常用的是名指與大指;其按弦的部位亦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兩種。

一般說來,名指按弦其音溫厚穩實,大指則清脆明亮;肉按者溫厚穩實,甲肉相半者則清脆明亮。

就右手的彈弦來說,其強弱變化的幅度十分寬廣。由於古琴有效弦長長,振幅閾廣闊,故同樣一種彈弦技法,可以彈出極輕柔飄忽的音,同時也可以彈出非常沉重剛烈的音,這全憑演奏者使用的力度如何。而有效弦長比較短的樂器,例如琵琶、阮等,其可變化的幅度就小得多。

實際上,古琴彈弦的四指本身也是有著力度差別的。一般說來,大指的託、擘和中指的剔、勾尤見力度,而食指與名指則相對地要柔弱一些。四指中,用肉彈與用甲彈效果又有不同。

肉彈所出的音線較粗,甲彈則較細;如果用力相等,那麼較粗者體積大,單位壓強小,故以強度勝;較細者體積小,壓強大,故以力度勝。古琴演奏時可以根據出音力度的需要而選擇適當的彈弦技法,其選擇的餘地相當大。

左手按弦技法也會對力度造成影響。首先,按弦部位的不同和技法的差異可以造成力度的變化。若就按弦手指而言,則有大指與名、中指之區別:

用大指則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名、中指則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若就按弦部位而言,則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的區別:甲肉相半者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肉按者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

音線細而光滑者,其質感密,其力度強;音線粗、松者,其質感疏,其力度弱。何粗何細,何強何弱,演奏時也可以根據**表現的力度要求來選擇適當的按弦技法。

古琴發音的張力除了來自左右手的技法與使用的力量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左手運指的速度。一般來說,速度越快便越見力度,反之,則越是鬆弛。但是,更重要的還取決於速度的變化狀態。

左手在使用綽、注等技法時,其運指通常是非勻速的,即變速的,它們或者呈減速度狀態,或者呈加速度狀態。勻速運動所形成的軌跡是直線的,而減速運動和加速運動則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直線形不成張力,只有拋物線(包括反拋物線)才是富有張力的線條。

不同的是,拋物線的軌跡是由緊張趨於鬆弛,而反拋物線的軌跡則是由鬆弛趨於緊張。趨於緊張者剛健有力度,趨於鬆弛者則平穩、舒展。效果不同,但都是富有張力的音線。

古琴在以綽、注方式出音時所形成的軌跡大部分正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因而極富張力。

4樓:懿蘺

忌急躁,以祥和的心操琴。

撫琴前應洗手擦淨,剪去左手指甲。

無需過分執著於節拍,隨心所至。

不知曲意而胡亂撥弄是大忌。

手疼指甲疼都是正常的,無需在意。

您會古琴是麼?請問一下古琴5000以內的到底能不能作長期彈奏(就是非練習琴),現在網上好多人說買琴不能買... 30

5樓:離的小若

現在5000以下的古琴比較式合當作練習琴來用,當然不是說5000以下的琴都不好,只是在這個價位如今很難選到適合長期彈奏的琴。古琴價如今走得有些高。

至於樂器廠這一說法麼是這樣的。如果想要買一床長期彈奏的演奏琴的話,就最好不要買樂器廠批量生產的琴,而是選擇手工琴(帶印章簽名)。

我也是在北方,我的琴是很久以前買的。我一位朋友的琴是去年去北京買的,另一位是在網上買的(天一琴茶),他們的琴都不錯。

6樓:匿名使用者

能彈一點兒小曲,自己瞎玩兒的,網上買的話摸不到琴,不太好挑,只能買貴點兒的才放心,

我買的早07年在**買的揚州琴,底板裂了,不過還不影響音色,還算能彈吧,我就自己在家玩兒,見的琴太少了,所以也不知道他是好是壞。

我覺得還是找當地的斫琴人當面挑好了再買比較妥當,現在斫琴的人挺多的,雖然不一定要很有名的大師,但至少是人家精心製作的,我覺得這東西用心做總會出好琴的,不過好琴肯定還是稍微貴一些的,1萬塊的應該就挺好了

古琴的演奏特點有哪些?

7樓:漫閱科技

由於無品無馬,演奏時可任意轉調,古琴演奏方法多達百餘種,技巧複雜,表現力豐富,可以模擬奔騰的流水聲,也可以表現幽靜的空谷,古代樂曲很多都因古琴才儲存下來,而孔子、司馬相如、蔡邕、嵇康等人也都以善彈古琴而著稱。由於古琴音量小,多用於獨奏或伴奏,很少使用於樂隊中。

我想學古琴,需要注意哪些 10

8樓:匿名使用者

古琴是演奏難度較大的樂器,不像古箏那樣容易上手,學習前要有思想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不能急於求成。

一、識譜

二、彈奏

通過琴譜記誦指法。通過老師口傳身授掌握節奏。。

學會運用呼吸。訓練方法:詩朗誦。

若能聲情並茂地朗誦詩歌,則對於呼吸和節奏的控制能力就會大大增強。學習琴曲之時,要對每一首琴曲的含意、背景加以瞭解。彈奏之時,有如朗誦詩歌,按照朗誦詩歌的方法控制呼吸和節奏,就有助於較好地掌握曲意的表達。

三、打譜

通過確認譜本、揣摩琴曲意境、根據曲意確定節奏,使琴譜的文字,落實在具體彈奏上的一系列工作。作為學琴的提高階段,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首先,彈奏技巧是起碼的基礎。

另外,需要對琴學之道有相當理解,學習及領悟琴曲的歷史背景和意境。

四、小竅門

1、避免彈琴時手指的疼痛

初學古琴時,往往因左手大指的按弦和無名指的跪指在弦上磨擦而感覺疼痛。情況嚴重時會出血和發腫,由此影響到學習的正常進行。

左手大指按弦時,是用甲肉相半(一半指甲一半肉),往往按弦彈經過音時,進退上下摩擦時間過多,指甲被摩擦成一條痕路,觸及皮肉就發生疼痛。無名指跪指的地方,是在高音區絃線緊度較硬,跪指時皮肉受不了磨擦就會痛,起腫出血。要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首先要注意練習方法:

彈古琴用左手大指按弦的機會較多,因此要避免按弦時,指甲摩擦受損。大指按弦不要過分用力(但太不用力發音就會微弱)。如果發現指甲受損時,可掉換指甲的另一部分去按弦。

經常掉換指甲的部位,就可避免指甲受損過深,絃線就不會嵌入皮肉刺痛。如果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左手大指用薄牛皮(或人造革)做成指甲套,套在大指上或用橡皮膏貼在大、中、名指上按弦。在名指跪弦時,要注意絃線不要滑入指甲肉紋內,以免出血。

在跪指按弦時,右手應在離開嶽山遠一些地方(一徽左右)彈奏,這樣可使跪指少受壓力,發音也比較輕鬆動聽。

2、背譜方法

(1)一邊彈一邊觀察左手按弦的弦序,古琴名曲其弦序與指法結構十分順手,只要彈熟,將其合理結構化並轉化成自己的思維,就絕無可能忘記。

(2)光記旋律對背譜幫助不大。要邊彈邊想像古琴各種音色的穿插運用,將散音、泛音、按音、走音的音符都當作旋律來記,以後才不會出錯。

(3)手邊沒琴時,經常哼哼唱唱,把按、泛、散、走四種音色想像著哼,甚至綽、注、吟、猱都哼出來,背譜會有奇效。

(4)七條弦的散音,每條弦九徽,十徽,七徽,五徽的相對音高都要知道;散、按和絃的固定位置要記熟。

3、怎樣使琴絃發音亮

舊琴絃發音不亮,是受手指的摩擦和積垢所致。可用溼抹布把琴絃和琴面擦拭乾淨。不要用酒精棉,這樣對鋼弦外的尼龍有一定的腐蝕,同時對琴面的大漆也有一定的腐蝕,多次使用酒精擦拭會讓琴絃加速老化。

4、琴絃琴面受潮的處理

用紗布做成小袋,內裝滑石粉,用其擦拭琴絃和琴面,然後再用細軟布揩勻,彈奏時就會幹燥滑潤了。

5、校音技巧

(1)細數「拍音」辨微差

當兩個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時發出時,可以聽到「嗚—哦—嗚—哦—……」的強弱交替的混合音,稱為「拍音」。當聽到緊湊的「嗚哦嗚哦嗚哦……」時,說明兩個音相差有點大;當聽到很舒緩的「嗚————哦————嗚————哦————」,說明兩個音非常接近,可以認為已基本校準;當已聽不出「拍音」時,說明已經完全校準了。

(2)「推拿」蠅頭辨高下

在兩個音都彈出後,迅速用右手指將被校弦的蠅頭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擠(蠅頭能夠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鬆緊變化足以使音高發生變化)。聽「拍音」變化,若往左推蠅頭,「拍音」變緩或消失,說明該絃音偏高了,應略松該琴軫。反之則應緊琴軫;「拍音」變急說明該絃音偏高(偏緊),應松軫。

(3)防跑音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琴軫鬆動,二是蠅頭鬆緊不平衡。最好的辦法是,每當旋動琴軫調絃後,用手指輕輕推按蠅頭(緊軫弦則向右推,松軫弦則向左推),並向下按一按該弦,使弦和蠅頭克服阻滯,滑動到鬆緊平衡的位置,即可有效地防止跑音。

古琴如何自學,請問古琴可以自學嗎?怎麼自學。

儘量是找老師,自學指法不容易很對,也沒人糾正,膝琴的樣子就是比正常的古琴要短一些,怎樣學古琴 白承意 初學者應找老師指導學習,為後面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學習基本指法後,再彈曲子。認真練習後加以情感的表達。1 古琴入門,找對好老師來指導學習是最好的。有的老師教初學琴者先練習指法後再彈曲子,有的老師教初學...

新手怎麼給古琴調音圖,如何給古琴調音

調音嗎?下個調音器就可以我用過感覺蠻好用。如何給古琴調音 用調音器調,簡單的很!調音器30 300元的都有,說明書一看就會,古琴大致就3個調,緊5弦 降b 慢2弦,和正調!正調就是你平時的調,f調,10秒就調好了,等你彈到一定水平,用古琴1 7弦泛音對比就能調音了! 雪山飛蚊 不知你要調什麼調 古琴...

古琴演奏中發出摩擦木頭的聲音是有意的嗎?

弦,目前常用的有三種 絲線 冰弦 鋼弦。絲絃的摩擦聲音最大,因為蠶絲特殊的結構,絲絃的聲音也最有味道,可以理解為 絲絃是有生命的一種弦。但是絲絃很難伺候,很容易斷,使用的年限不長。冰弦,也稱尼龍弦,是在絲絃的基礎上,加入了不同比例的尼龍,這樣,既有絲絃的溫潤,又可以減少保養的麻煩,延長弦的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