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怎樣形成的,京劇是怎麼形成的?

時間 2022-12-26 01:35:02

1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2023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

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巨集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另外,「京劇」也是一個網路用詞,意思同「驚懼」。

2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地說就是先徽秦合流一下,又徽漢合流了一下,生出的雜種。

京劇是怎麼形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的形成大約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

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臺、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於崑腔劇目;春臺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 2023年以後,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

漢戲又名楚調,現名漢劇,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於湖北的地方戲。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係,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後,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如余三勝即是。 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

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2023年左右。 京劇從產生以來曾經有過許多名稱。

計有: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平劇、舊劇、國劇、京戲、京劇等。

4樓:匿名使用者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

《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

「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釐。」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

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

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間(1840-1860),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鑑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其標誌之一:曲調板式完備豐富,超越了徽、秦、漢三劇中的任何一種。

唱腔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聲腔主要以二簧、西皮為主;之二,行當大體完備;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劇劇目;之四,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三鼎甲」即:「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余三勝。

他們在演唱及表演風格上各俱特色,在創造京劇的主要腔調西皮、二簧上和京劇戲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語言特點的說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京劇怎麼形成的?

京劇是怎樣產生(形成)的?

京劇是怎麼來的

5樓:山海軒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京劇**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

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話本。

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6樓:匿名使用者

道光年間,徽劇與漢劇融合,兼收民間曲調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

京劇的形成

7樓:嘲笑三步顛

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劇種。它是由多種地方戲在北京匯聚、融合、發展而成的,約有140多年的歷史。

京劇的產生要從徽劇說起。2023年清乾隆皇帝八十壽辰時,徵集全國各地著名的戲曲班子赴京做慶賀演出。之後,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繼續留京獻藝,他們的精彩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2023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劇與徽劇出於同源,因而時常合班演出,漢劇是西皮調的唱腔、徽劇以二黃調為主,這兩種腔調同臺演出取長補短,並且不斷吸取當時流進北京宮廷和民間的秦腔、弋腔和崑曲等戲曲的精華部分,同時又根據北京觀眾的要求和北京的語言特點,創造出南北觀眾都能接受的戲劇語言——韻白。這樣京劇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最初稱為「皮黃」又稱「京調」。

2023年前後,京劇便成為了繼崑曲之後在全國風行的主要劇種。到了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京劇便盛行全國。

京劇是在何時開始形成的

京劇形成於 徽班進京 時期 1790年以後 京劇的前身是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 四喜 春臺 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 秦腔的部分劇目 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 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發...

怎麼欣賞京劇,怎樣欣賞京劇

enjoy就是家 1 看戲得有點準備。要有一定的文史知識 要有一點京劇表演藝術常識 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京劇雖然屬於寫意型的戲劇,不受生活本來面貌的侷限,但是京劇的內容卻紮根於實際生活。2 其中充滿了廣泛而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因而,只有觀眾具備了某些相應的閱歷,才能更好地理解戲情戲理。常有這樣的情況...

海是怎麼形成,海水是怎樣形成的?

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這是因為,它們與另一個具有普遍性的 同樣未徹底解決的太陽系起源問題相聯絡著。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星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