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入選非物質文化節日的是哪一個?

時間 2023-01-31 23:00:03

1樓:小楊同學解析電視劇

端午節。2023年5月,***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23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2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傳統習俗: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

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闢陰邪。

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為陰邪所懼。

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藥一年裡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藥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

由於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匯聚最利闢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藥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闢陰邪與祛病防疫內容,如掛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藥水、薰蒼朮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是?

2樓:車城盟主

2023年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申報每兩年進行一次,且每個國家一次只允許申報一項。那一年,中國確定了35個參加「申遺」的專案。為保護重要專案入選,在2023年專門召開的世界申遺會上,按照「少數民族專案重點關注、海峽兩岸專案有所傾斜、周邊國家共享專案重點考慮」的原則,確定了中國「申遺」的核心專案,而端午節只能排在備選之列。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申遺」規則的更改,並最終助推了端午節的「申遺」成功。

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過討論,對「申遺」評審規則進行了兩項大的修改:一是將以前的兩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二是每個國家一次僅申報一項改為可同時申報多項。

這讓中國的端午節申報專案從備選的第二梯隊一下子衝到第一梯隊,躋身重要專案。

2023年9月,好訊息終於傳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端午節」被審議並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

3樓:百年磨一劍

第94期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你知道嗎?

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是?

4樓:乾萊資訊諮詢

烤龍舟,掛艾蒿和菖蒲,端午節吃粽子,放紙鳶,洗草藥水,扎五色絲線,中午自來水,投陽歲,泡龍舟水,穿豆娘,貼午籤,拜神祭祖,畫額頭,抽蒼朮,躲端午節,避五毒,採藥,做涼茶,喝蒲酒,雄黃酒等。端午節是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202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稽核批准中國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成為中國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5樓:幻想家愛休閒

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是端午節。

2023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專案,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能夠先於春節、清明、中秋躋身世界「非遺」,不得不提幾年前的那場「申遺」工作。而這次「申遺」成功,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端午,並認識到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遺產的節日是什麼節?

6樓:一網情深的阿慧

1、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是端午節。

202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2、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3、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7樓:時年不是五月

端午節吧。 屈原投江而死,人民為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包粽子度龍舟。

8樓:蔡禮金

中國首個個人選世界遺產的節日,他應該是在這個周月份當時的時候,好像是有一篇這個報道,他們進入了他們的這個節日的。

9樓:網友

千年節俗傳統延續至今。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民俗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之一,這從節日名稱中就可看出。端午節,除了民間通常說的端陽節外,又名天中節、天醫節、衛生節、女兒節、龍舟節、粽子節、詩人節……

具有千年歷史的端午節影響範圍廣泛,雖然各地因自然風土與人文環境有所差異,具體的節日習俗上也各有側重,但總體來看,在千年的傳承發展中,形成了具有全國共享意義的端午節節俗傳統。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飲食節物、競技娛樂、家庭人倫等。

10樓:瓜瓜豬

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遺產的節日是端午節。為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我國第一個成功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昆 曲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2023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中國的崑曲藝術入選,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12樓:蘭州木目裝飾

我國的第一個得到國際相關組織機構正式承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崑曲,與其他18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第一批名單,並於2023年向世人公佈。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有哪些,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星星帶你轉地球 寧願餓死,放不放棄的精神。 京城 老炮兒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一。包括 皮影戲,剪紙,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節氣,鍼灸,書法,京劇,活字印刷術,清明節! 雪飄霜舞 2003年10月通過的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 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涵蓋五個方面的專案 1.口頭傳...

2023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列

時夏 1 h市皮影戲作為非遺是我國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對它的保護傳承有利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3分 教育具有選擇 傳遞 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建設傳承保護基地開展皮影文化的傳習,推動了h市皮影戲的保護傳承。3分 科技對於文化傳承有重要影響,實施h市皮影戲傳統劇目錄音錄影工程可...

糖畫於什麼時候入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樂觀的靚哥哥 糖畫不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糖畫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以糖為材料來進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僅一勺一鏟,糖料一般是紅 白糖加上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溫火熬製,熬到可以牽絲時即可以用來澆鑄造型了。在繪製造型時,由藝人用小湯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民間藝人的手上功夫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