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究說三阮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讀後感

時間 2023-02-15 09:00:03

1樓:

吳用向晃蓋,劉唐介紹三阮。並連夜起程行百二里地,來到梁山泊邊的石碣村。 阮氏三弟兄充滿對官府之滿;而對梁山泊好漢則生羨慕之情。

吳用因勢利導,說轉三阮。 六好漢在晃家莊設誓化紙;公孫勝強求會見晃蓋,與晃蓋說知取不義十萬貫之財的事。

吳學究說三阮等公孫勝七星聚義讀書筆記

2樓:司徒家的南瓜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是謀取生辰綱這件事的前奏和先決條件。吳用藉著替東家買大鯉魚的由頭,順著三阮的性格特點,觸其困苦之痛,搔其「圖個一世快活」之癢,步步誘導,層層反激,最終將三阮引入到入夥的主題上來。話題沒多久,三阮果然滿腔怨憤,叫苦不迭,中了吳用的圈套,文中吳用有一句獨白「中了我的計」,點出了他蓄謀和預謀得逞後的自得與喜悅,揭示出其多思、善斷的性格特點。

金聖嘆評曰:「其漸近即縱之,既縱即另起一頭,復漸漸逼近之,真有如諸葛之於孟獲者,此定非人之所能也。」

本篇詳細生動地描繪了漁民生活,一方面水泊為強人所佔,另一方面官兵不剿匪卻一味禍害百姓,漁民生活日趨困頓,阮氏三雄最後決定鋌而走險,也並不是要和官府抗爭,只是希望「學得他們(強盜)過一天也好」,這種描寫符合當時漁民的思想實際,真實可信。文中語言以口語為基礎,明快,洗練,準確,生動。

說說"吳學究說三阮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中吳用做了哪些事?

3樓:魔霸天下

赤發鬼劉唐找到晁蓋,又因為機緣結實吳用,吳用就跑到石竭村叫來阮氏三雄,接著公孫勝為了結交晁蓋,裝成窮人大鬧晁蓋家,最後七個都是因為要奪生辰綱聚在一起,結拜成兄弟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用計騙晁蓋入夥。謀劃智取生辰綱。劫取生辰綱後的去處。

5樓:亢呀亢還不夠呦

把晁蓋騙到阮氏三雄家裡。

吳學究說三阮撞等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300字概括

6樓:網友

字寫錯了,晁蓋不是晃蓋。

水滸傳之吳學究說三遠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梗概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7樓:54445空裡

吳用向晃蓋、劉唐介紹三阮。並連夜起程行百二里地,來到梁山泊邊的石碣村。 說轉三阮。 六好漢在晃家莊設誓化紙;公孫勝會見晃蓋,與晃蓋說知取不義十萬貫之財的事。

請幫我概括一下水滸的第十五回: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大概250—350字左右。急

阮氏三雄為什麼不叫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而是二五七

酷齊 三阮的民間傳說,雖然說法不一,但是對於彌補 水滸 的這個遺漏還是有所裨益的。一個傳說提到 山東省梁山縣銀山公社的石廟村,即當年的石碣村。村東有個四墳坑,當地老鄉講述,這就是阮氏另四位兄弟的埋葬地。老鄉們說,阮氏兄弟原是七人,以打魚為生,又具有豪俠的性格。兄弟七人不堪漁霸的殘酷剝削和官府的橫徵暴...

三國指的是哪三國?是魏蜀吳,還是魏漢吳?請詳細說明

三分 魏蜀吳 是一種錯誤說法。應當是 魏漢吳 劉備在蜀中稱帝,國號是 漢 不是 蜀 清代大學者顧炎武也說稱三國為 魏蜀吳 的說法不合乎歷史事實。他說這一說法是 三國志 作者陳壽為了阿諛當權的司馬氏而造出來。顧炎武批評說,後人 不察史家阿枉之故 沿用陳壽的說法,說什麼 魏蜀吳三國鼎立 這樣的史學研究是...

我們說清朝,為什麼不說清國,我們說三國時期吳國,為什麼不說吳朝

吸血排骨男 如果統一了全國,則可稱朝,沒有的話,只能算是一個王國。比如秦朝沒有統一全國時,被稱為秦國,而統一了,則變成了秦朝。三國時同樣如此,吳國 蜀國,都是偏安一隅,沒有統一全國。 因為朝是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大皇帝。而三國時期的國是有好幾個 領導人 所以每個人統治的都只是國朝算得上是國家,就象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