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認為怎麼才能使人與道合一呢?

時間 2023-02-18 15:45:04

1樓:漫閱科技

既然人生的終極意義和至高境界是與道合一,那麼怎麼才能使人與道合一呢?對此,莊子認為,首先要達到「無己」,就是要泯滅物我的界限,取消一切對立和差別。說得再明白些,就是擺脫一切外物的役使,超脫於自然之中,逍遙於天地之間,無為而為,才能獲得一顆自由廣大、清明澄澈的道心,從而也就達到了至人之境。

在莊子看來,怎樣才能獲得人生的最大自由

2樓:海之聲助聽器

你可以去看看他的文章。

莊子提出的修養方法

小儒合乎社會! 大道合乎自然!

莊子對「道」作了怎樣的理解?與《老子》講的「道」有何同與異?他的這一思想的意義何在?

3樓:風花雪月v夜

簡單地說。

莊子的是主觀唯心主義,主張心是主宰。

老子的是客觀唯心主義,主張道是主宰,道可道非常道。

4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的道和莊子的道都是無為,可老子的無為是用自然法則來普濟天下蒼生,莊子的無為是求自保,而且莊子大談了很多養生之道。

5樓:小貓浮

得道不叨叨,叨叨不得道。

6樓:答題小能手33號

于丹莊子心得去看看吧。

7樓:走尚

一直想看莊子,但是還沒時間看,只知道莊子的中心思想是「人性本惡」。老子得道沒有具體的含義,但是又包含了很多的含義,要結合自己的人生細細體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你認為莊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欣賞他哪方面的才能?

8樓:召齊薛明煦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這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

莊子應該怎麼看,我發現我看不懂

9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書是古文,所以不好理解,更要命的是莊子那種思想,哲學思想就是很難理解,需要特別深的智慧。似乎是最簡單,但又最複雜。有時候理解可能錯誤甚至相反,但是莊子書據說是一本指導人生不可多得的書籍,估計看看或者看看裡面的隻言片語估計也有好處。

10樓:冷月風無痕雲

不是有翻譯嗎,多看看,畢竟莊子追求的境界是不錯的!看看《天堂的證據》,《通往靈界的科學家》我相信你會更加感興趣的!不服,砍我!

如何理解莊子提出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11樓:浨芮

莊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無待的理想境界,同時也指出了從「有待」至『無待」的具體途徑。這就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這裡的『至人」「神人」「聖人」都是「道」的化身和結合體,是莊子主張的理想人格。在莊子看來,只有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能擺脫一切外物之累從「有待」達「無待」體會真正的逍遙遊。

出自戰國時期莊子的《逍遙遊》。

原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翻譯倘若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邀遊於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藉什麼呢?所以說: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12樓:筆有千秋業

這是莊子道家哲學的一種變相解讀,詳解如下:

2、這一句話的簡單解釋:

「至人無己」,是按道的本體說的。至人是與道為一,也即是與萬物為一的,所以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是按道的功用說的。

神人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雖說功在萬世,卻又無功可見,所以說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按道的名相說的。聖人是常守「無名之樸」的,雖說歌頌載道,而又不可名狀,所以說聖人無名。

道的體用如此,得道的人亦如此。

3、這一句話的哲學意義:

莊子哲學實質上是一種生死哲學。在莊子的生死哲學中, 莊子通過對生死問題的思考來揭示「道」的本質、作用以及世界萬物的產生,生死問題是莊子哲學體系建構的基點。莊子生死哲學充分表達了莊子思想的本體關切:

生死與世界的創生同步,生死與「道」有其內在的一致性,對生死的超越即是對「道」的認同。

4、總結:「至人」、「神人」、「聖人」有說「一人三名」的,有說「三名三人」的。以吾之見,此三者俱是不可企及的境界,同樣是不可企及的境界還有必要分三層嗎?所以,「至人」、「神人」、「聖人」是一個人,且稱之為「天人」。

就本篇來說,「天人」就是這句前面的「遊無窮者」,也就是這句後面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13樓:曦月

應該是至人可以觸及「道」,故而再無外界和"己"之分;神人所為的一切皆符合「道」,便無所謂什麼是刻意所為之「功」;而聖人則已經與"道"合一,聖人即為「道」,「道」亦即是聖人,聖人與「道」再無概念上的差別,是為無「名」。

1、至人:道德修養高尚之人。至人無已的意思:至人清除掉外物與自我的界限,從而達到忘掉自我的境界(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道德修養高尚的境界)

2、神人:精神世界超脫於物外之人。神人無功的意思:神人只追求於精神世界的超凡,不去追求功名利祿與建立功業。

3、聖人:思想修養養臻之人。聖人無名:聖人是思想修養養臻之人,不去追求名譽地位。

人怎麼才能使自己的惰性消失呢

個人始終認為,懶惰,其實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其實在作祟的就是心理因素,好逸惡勞,可以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這樣一種潛在的精神。因為不論你的心理有多麼的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其實在偶爾,還是會想,如果可以少付出一些,多獲得一些該多好.這些都是心裡因素吧.想改掉懶惰的毛病,首先比較重要...

籃球,怎麼才能做到人球合一,籃球怎樣投籃才能使籃球旋轉

建議多練習往返跑。就是往返移動摸線,注意增強爆發力。這個只能是練習!我覺得可能就是一種本能的境界,當你在場上想做任何動作都能隨心所欲的施展,在困境中也能本能的使用動作來進行比賽大概就是這種效果。這需要有天分,有勤奮的努力,和對體育本能的熱愛,這喜歡沒有理由,只要讓你快樂你就會一直去喜歡它,不會討厭它...

怎樣才能改掉壞習慣,怎麼才能使一個人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1 找到壞在哪。怎樣改掉壞習慣?要想改掉壞習慣,首先應該知道這個習慣壞在哪,知道了壞在哪,才能知道如何改正。比如有的孩子在坐凳子的時候喜歡只坐在邊上的一點,這樣對頸椎非常不好,知道了壞習慣壞在哪,我們就知道應該採取正確的姿勢。2 學會該怎樣。這也是第一步的後續,意識到了壞習慣,那麼就應該瞭解到好習慣...